①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在云南发现的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
②北京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发现的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
③山顶洞人使用打制石器,制造出中国缝制工艺史上的第一枚骨针,已会人工取火。
①新石器时代的代表主要有河姆渡文化(长江流域)、红山文化(内蒙古中南部至东北西部一带)、仰韶文化(黄河中游)、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山东)等。
②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掌握栽培水稻技术的国家。
约公元前21世纪,启继承王位,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即夏朝。
商汤起兵,推翻夏朝,建立商朝,定都亳城(今商丘)。
商朝晚期,周文王在众方国的帮助下举兵伐纣,后期周武王继续率军伐纣,最终两军决战于牧野,商朝灭亡,史称“牧野之战”。
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于镐,又称镐京(今西安),史称西周。
周幽王宠爱褒姒,废原太子宜臼。宜臼逃到母家申侯处,幽王讨伐申侯,申侯就联合缯、犬戎共同伐周。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平王即位后第二年,将国都迁至洛邑(今洛阳),开始了东周的历史。
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先后取得霸主地位。
战国时期,形成齐、楚、燕、韩、赵、魏、秦7个主要诸侯国。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奖励军功,按功授爵;建立县制;奖励耕织,禁止弃农经商。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260年,秦国于长平大败赵国,赵国主将赵括战死,秦将白起坑杀赵军40万人,加速了秦国的统一进程。
秦王嬴政建立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伐无道,诛暴秦”。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公元前207年,刘邦率部攻入关中,秦王子婴降,秦亡。
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以“汉”为国号,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为汉高祖。
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继续实行黄老“无为而治”的政策,与民休息。国家由贫变强,史称“文景之治”。
①大破匈奴: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②丝绸之路的开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路线是从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新疆,通往中亚、西亚,直到欧洲的大秦(古代罗马)。
③西域都护府的设置: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的管辖。
④昭君出塞:匈奴呼韩邪单于向汉元帝自请为婿,王昭君请求出塞。
公元25年,刘秀称帝,即光武帝,沿用汉国号,后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东汉刘秀在位30余年间,社会呈现较为繁荣的景象,史称“光武中兴”。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发生的主要事件如下。
公元200年,曹操率约2万人同袁绍的10多万大军在官渡决战,以少胜多,为其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公元208年,曹操与孙权、刘备联军在赤壁决战。孙刘联军使用火攻,以少胜多。此战使曹操率军退守北方,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定都洛阳,建立曹魏。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建立蜀汉。公元222年,孙权称帝,定都建业,建立东吴。
西晋末年,在北方,各少数民族政权纷争迭起。由氐族人建立的前秦逐渐统一北方。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讨伐东晋,东晋在谢安等领导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史称淝水之战。此战确立了南北长期对峙的局面。
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吸取汉族地主阶级的统治经验进行改革,加速了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公元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废周自立,改国号为隋,定都长安,年号开皇。杨坚即隋文帝。公元589年,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朝,南北实现统一。隋文帝在位期间,国力强盛,史称“开皇之治”。公元618年,宇文化及等人发动江都兵变,缢杀隋炀帝,隋朝灭亡。
公元618年,李渊正式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年号武德,是为唐高祖。
公元626年,李渊次子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后登基为帝,年号贞观,是为唐太宗。
唐太宗在位期间,国家呈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族和睦、国力增强的升平景象,史称“贞观之治”。
公元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为区别于历史上先秦时期的周朝而被称为武周。武则天执政期间,国家较贞观时期有更大的发展,史称“贞观遗风”。
公元712年,李隆基继位即唐玄宗,又称唐明皇。在他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之治”。
公元755年,安禄山与史思明在范阳起兵叛唐,唐玄宗西逃四川,传位于唐肃宗。公元757年,郭子仪、李光弼率唐军在回纥兵的帮助下收复洛阳、长安,公元763年彻底打败叛军。持续8年的“安史之乱”结束。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东京(今河南开封)东北的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取代后周,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靖康二年,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押解北上,史称“靖康之耻”,北宋灭亡。
1127年,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在应天(今河南商丘)称帝,为宋高宗,后来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
1276年,蒙古军攻入长安,文天祥、陆秀夫等人携幼帝逃入崖山,蒙古军紧追不舍。1279年,崖山海战宋军战败,陆秀夫背着宋末帝赵昺跳海而亡,南宋覆灭。
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1271年,铁木真之孙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定都大都(今北京)。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统一的政权,元朝的疆域达中国历史上的最大范围。
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建元洪武,建都应天府(今江苏南京)。明朝也是我国第一个由南方统一北方的全国性封建政权。
明太祖在位时期,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
朱棣得胜即皇帝位,年号永乐,是为明成祖。朱棣登基之后,迁都北京。成祖期间,编写《永乐大典》,派郑和下西洋,规模空前,史称“永乐盛世”。
明成祖朱棣派郑和出使西洋,郑和先后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增强了明朝同亚非各国的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的交流。
明朝中期,戚继光受命抗倭。至1565年,东南沿海倭寇基本被肃清。
明朝末年爆发农民起义,李自成农民军提出“均田免粮”口号。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推翻明朝,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
1616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改女真族名为满洲。
1644年,清军入关,迁都北京,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康熙年间,平定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三藩叛乱,维护了清朝的统治。
郑成功从金门出发,打败荷兰殖民者。1662年,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1.( )是发生在商朝中后期的一次历史事件,指盘庚继位后,为了挽救政治危机,决定迁都,这次迁都后商族定居下来,不再迁徙。
A.盘庚迁毫
B.盘庚迁殷
C.盘庚迁契
D.盘庚迁汤
2.下列咏史诗句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②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③明月满营天似水,那堪回首别虞姬 ④一举无两全,荆轲遂为血
A.④①③②
B.③④②①
C.④③①②
D.③①②④
3.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其文字被称为( )。
A.隶书
B.楷书
C.小篆
D.行书
4.( )是三国时期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也是“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
A.官渡战役
B.赤壁之战
C.夷陵之战
D.淝水之战
5.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与( )的和亲,加强了唐蕃之间的友好关系,为民族的交往和融合作出了较大贡献。
A.冒顿单于
B.呼韩邪单于
C.松赞干布
D.赤松德赞
6.下列事件发生在唐朝的是( )。
A.土木堡之变
B.玄武门之变
C.八王之乱
D.陈桥兵变
7.诗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中的“汴州”指的是今天的( )。
A.西安
B.开封
C.南京
D.北京
8.明朝废除丞相,权分六部,六部中掌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的是( )。
A.工部
B.吏部
C.户部
D.礼部
9.下列事件发生在明清朝时期的是( )。
A.郑和下西洋
B.安史之乱
C.靖康之变
D.焚书坑儒
10.( 多选题 )( )在古老的华夏族逐渐形成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被后世尊为华夏族(中华民族前身)的“人文初祖”。
A.黄帝
B.炎帝
C.尧
D.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