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走少有人走过的路

“心理学就是我的暴君。”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致信威廉·弗利斯,1895

沙可的学术造诣颇深,除了其他研究成果,他还是第一位对多发性硬化症进行描述的临床医生。能够有机会向他学习,弗洛伊德感到发自内心的兴奋,并向玛莎分享了自己的心情:

天呐,这是一件多么绝妙的事情!我带着钱来,待上很长一段时间,为你带去美丽的东西,然后前往巴黎,成为一名了不起的学者,再身披无比巨大的光环回到维也纳。接着我们很快就会结婚,我将治愈所有难以治愈的神经疾病,我因你而变得健康。我将继续亲吻你,直到你变得强大、愉快和幸福……

沙可的研究促使弗洛伊德重新评估心灵是如何催生病人的身体症状的。沙可还将推动弗洛伊德从对脑解剖学的研究,转移到对神经症的研究。特别是,沙可正在酝酿关于癔症的开创性思想。“癔症”(hysteria,又称歇斯底里症)这个术语如今已经很少在医学上使用,但在当时指的是一种以压力(由起初的某次创伤性事件引起)转化为以身体症状为特征的疾病。这些症状可能包括癫痫、瘫痪、梦游、幻觉,以及言语、记忆和感官功能的丧失。传统医学观念认为,癔症要么是一种想象中的疾病,要么是由女性外生殖器受刺激引起的。然而,沙可并不同意这两种观点。他坚信,这不是想象出来的,也不是女性特有的疾病。此外,他认为这种症状根本不是由生理结构引发的,而是由于大脑分析过程中出错而产生的。换言之,癔症是对某个物理指标事故的情绪反应。沙可的思想为弗洛伊德的研究播下了种子,使得他相信任何创伤性事件,即使没有造成身体伤害,也可能导致无意识的症状形成。尽管对其效果感到担忧,但沙可还是让自己的病人接受了催眠,将其作为识别病情的一种手段。

结束了五个月的实习期后,弗洛伊德回到了维也纳,走上了一条远离神经学而通往精神病学的道路。他甚至主动将沙可的讲座翻译成德语,这样他就可以持续赢得这位新任导师的好感,同时也为他们二人在德语医疗机构中赢取了声誉。然而,弗洛伊德重新融入维也纳学术舞台的过程远没有取得成功。他提出的有关癔症和催眠的全新理论面临着他人的质疑,甚至是全然反对。而沙可不仅不是奥地利人,还是个法国人,这让他感到很不光彩。正是弗洛伊德以癔症为主题的一次演讲受到了批评,使得他严厉斥责了维也纳精神病学会那帮“笨蛋们”。

尽管如此,弗洛伊德最终还是找到了自己真正的职业激情所在,那就是精神病学和人类心灵的奥秘。他还需要花上几年的时间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一学科中。直到1896年,他才告诉弗利斯:“身为一个年轻人,我不知道自己除了哲学知识以外还对什么有所渴求,如今我即将实现这一心愿,因为我从医学转向心理学了。”但他现在已经步上了一条美名与恶名兼有的大道。正如他在1895年对弗利斯说的那样:“我已经找到了统治我的暴君,我毫无保留地为它献身。心理学就是我的暴君。” gh0VNdJ/WMUKqkIX2MIdIxz+q8w0Vi96L3UBGN2epdeNHXujdNMQrsB4+8WC/p7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