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观察你们身边的超市,哪怕是很小的超市,现在基本都用上了收银系统。顾客来购物,收银员会用扫描枪扫每一件商品的条形码,如图2.2所示,收银系统会统计顾客购买商品的数量、总金额等,还会更新系统里每件商品的剩余数量。
图2.2 条形码
如果没有收银系统,超市老板就需要手动记录和更新每件商品的数量了。假设你是一个小超市的老板,每天都要为超市手动记账,就像下面这样:
红笔还剩12支 黑色签字笔还剩29支 16K作业本还剩21本 32K作业本还剩45本 散装大米还剩175.5斤 散装小米还剩68.8斤
时间长了,免不了要懒一点,就可能会记成这样:
第1种笔(红笔) = 12支 第2种笔(黑色签字笔) = 29支 第1种作业本(16K) = 21本 第2种作业本(32K) = 45本 第1种米(散装大米) = 175.5斤 第2种米(散装小米) = 68.8斤
再懒惰一点的话,就可能会变成下面这样:
bi1 = 12 bi2 = 29 zuo1 = 21 zuo2 = 45 mi1 = 175.5 mi2 = 68.8
终极简略版可能如下:
b1 = 12 b2 = 29 z1 = 21 z2 = 45 m1 = 175.5 m2 = 68.8
b1
代表什么呢?代表第1种笔的数量,即红笔的数量。
那
b1 = 12
又代表什么呢?代表第1种笔有12支。
超市里每一天每种商品的数量都在变化,卖出去了,数量会减少;进货了,数量又会增加。比如,一天的营业结束后,经过盘点,上面6种商品的数量更新如下。
b1 = 8 b2 = 17 Z1 = 33 Z2 = 41 m1 = 105.7 m2 = 90.8
其中,
b1
、
b2
、
z1
、
z2
、
m1
和
m2
就是本章要介绍的变量。简言之,变量里记录(称为存储)了可以变化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