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共始兴县委根据三中全会确定的“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指导方针,以解放思想为突破口,迈进改革开放的第一步。1978年8月,县委按照韶关地委的部署,开展“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以进一步解放思想,肃清“四人帮”
流毒。由于大家初次接触这类问题,对问题的探讨心里没底,故初次讨论会议主要学习中央、省委有关文件及“两报一刊”
中的重要文章。县委书记凌海洋要求与会者多读书看报,结合县内实际多思考。9月,县委常委“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会再次召开。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思考,与会者对实践与理论的关系已有所领悟,发言踊跃。凌海洋首先谈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观点鲜明正确。随后,县属各单位、各公社党委就“真理标准”问题进行了讨论,在党员干部和群众中解决了对“两个凡是”
的认识。县委同时举办培训班,培训党员干部1.06万人(次)。由于过去长期受“左”倾错误的影响,有些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受到严重束缚,给解放思想带来较大的难度。为推动解放思想,县委于1979年2月14-20日,在县城召开县直机关、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四级干部会议,凌海洋代表县委传达学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工作会议精神,并作《学习三中全会精神,实现工作重点转移》的总动员。会议指出,县委领导班子要从实际出发,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统领全县各项工作。就如何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问题,会议制定了夺取农业生产全面大丰收的主要任务和措施。会议还要求,必须打破思想僵化观念,进一步解放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继续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会议还总结了县内近20多年来经济建设发展缓慢的经验教训,提出只有坚持实事求是,克服“恐右”症,才能把党的重点工作真正落在实处。
为检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宣传贯彻落实情况,1979年3月17-20日,县委常委召开了碰头会,全面汇报了县四级干部会议后贯彻三中全会精神的情况,分析全县的形势和存在问题,结合省委书记习仲勋在肇庆地区农村基层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和韶关地委《关于深入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几点意见》,以及地委书记马一品最近到始兴县检查工作时的讲话,联系实际,着重研究如何深入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夺取早稻丰收等问题,并以县委名义于1979年3月21日向全县各公社、大队党组织下发《关于落实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几点意见》。各公社分别组织召开生产队干部、作业组长以上干部会议,随后又以大队或生产队为单位召开社员大会,使学习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县内迅速展开。据不完全统计,期间参加会议人数4690人;公社办学习班13期,参加人数807人;大队办学习班124期,参加人数12943人。
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在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过程中,对拨乱反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虽有一定提高,但对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的认识仍处于模糊状态,如什么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资本主义复辟还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等问题仍未形成共识。针对这种情况,县委在1980年1月31日召开全县三级干部会议,凌海洋在会议上作了《继续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为实现1980年的新跃进而奋斗》的报告。报告指出:1980年是大有作为的一年,是继续贯彻落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打好“四个现代化”
第一战役的关键一年。报告还强调,1980年一定要坚持党的三中全会精神的再学习、再宣传、再教育,进一步统一党员思想,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地始终贯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必须组织好党员干部及群众对三中全会精神的再学习,县内各级党委要把组织学习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头等大事来认真抓好,县党校要把领导干部轮训一遍,各公社要举办短期学习班,恢复、健全学习日和学习辅导制度。报告提出,主要学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文件和中共中央副主席叶剑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邓小平同志关于目前形势和任务的报告及中央、省、地委的重要指示,要联系实际学习。
全县各级党委,通过广泛组织开展学习,使党员、干部和群众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党的政治路线上来,加深对改革开放政策的认识,并对拨乱反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有了一定提高,为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打好思想政治基础,也为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提供了思想保障。
1982年,县委继续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进一步落实农业生产责任制,整顿工交、财贸企业、打击经济领域和其他领域的犯罪活动,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使全县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政治更加安定,经济更加活跃,生产持续上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