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 张梓林

岁庚子,余携友登天门山,时普融法师即有编书之志,嘱余编撰邑报恩寺、东岳庙之志略。余浅薄粗陋,诚惶诚恐,然文化兴亡,匹夫有责,遂不揣浅陋,勉力而为之,至今已历三载矣。其间搜览方志、诗文集,田野调查、采访考证,终有是编问世。

余观夫明清、民国甘肃、伏羌诸志,寺观记载,皆是寥寥数语,专志几为空白,故搜览资料,甚为艰辛,所得资料,亦错漏层出,令人慨叹。然横渠四句时时勉励,岂能稍有懈怠。故为邑报恩寺、东岳庙立言之志益坚。

邑北街报恩寺肇建于宋嘉祐八年(1063 年),明万历碑文可证,千年古刹,竟毁于文化浩劫,寺内僧众后栖身于天门山东岳庙以至于今,文化命脉几中断矣。幸有普融法师振衰起敝,为报恩寺、东岳庙绵延一线命脉,始有眼下之盛况。法师秉博大之胸怀,欲以报恩寺、东岳庙并存于天门山巅,三教互补,共惠人寰,见可谓远矣。

是编也,虽简陋,然历史沿革、布局、建置、人物、艺文,各体皆备,权作抛砖引玉,以期不断完善。更可观者,插历史文物、人物、风物、景物之图于其中,图文并茂,相得益彰。历史文物、人物之图历浩劫而幸存,弥足珍贵。邑报恩寺、东岳庙之流风余韵,亦于此而可见之。惟愿诸君不忘红羊劫火,传大道而扬浩气,方不负是编之良苦用心也。是为序。

癸卯春三月陇右张梓林于伏羌双扇堂

何遂宝根据本继老和尚口述手绘报恩寺原貌 6TlWVxOS4T7S9SwjZ8I8UfFCy2SWrk4aISl40dtvrzZCe+0dCLy1m3yXwg0vXaM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