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革命烈士李宗望

蔡少尤

1940年2月初,李宗望陪同岗尾凉塘村李宗檄参加由郑宏璋、周道庄牵头召集的建党学习班,三天后李宗檄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李宗檄的好友李宗望在场旁听,深受教育,也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与其谈话后,同意由李学汪和李宗檄介绍李宗望加入中国共产党。3月,阳春特支在先农乡中心小学建立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中共先农乡支部,并批准李宗檄、李学汪、李宗望三人建立岗尾党小组,李宗檄为党小组长,接受先农支部领导。李宗望入党后思想积极奋进,充分体现出青年人的热血爱国情怀。

重建后的中共阳春先农支部

(程辉提供照片 摄于2023年)

李宗望,1914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10岁开始在思与小学读书,毕业后考上了县立中学,因家贫无钱缴学费,只好辍学回到思与小学做杂工。李宗望1940年入党后,经组织安排,他在阳春城青年书店以店员身份为掩护,任党的春城地下联络站站长。1944年夏天,由于李宗望与进步青年学生接触较多,为防止暴露身份,党组织研究决定安排他到高鹤县参加学习班。之后,他加入了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不久就担任了连队司务长。

1945年1月,根据中共广东省临时工作委员会的部署,为了进一步扩大粤中的抗日根据地,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加紧向西挺进。由于在高明老香山转战新兴县时被敌人发现,部队打算转入阳春、阳江地域。2月22日,部队在新兴蕉山村作临时休息,遭到了国民党正规军一五八师四七三团的包围伏击,部队奋起反击。在地形极端不利、军事力量悬殊的情况下,部队迅速兵分两路撤退,经过多日艰苦行军,到达恩平县石马村,两路军会合后,再转到恩平清湾乡。这时,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决定,建立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第五团。2月25日,司令部委派李宗望带信前往阳春蟠龙,让时任蟠扶乡副乡长的地下党员严仕铭做好接应工作。李宗望在恩平清湾辗转到阳春三区区署(春湾)春北山区,然后从春湾来到阳春二区区署(合水)平东,终于翻过大山来到了蟠扶乡地界,离此不远的新寨村就是严仕铭的居住地。

此时正是开春时节,新寨村民有早春捕鱼的习惯,其捉鱼方法与一般的网捞手捕不同,而是在河道中首先截出一段水域,然后在水面上撒上石灰,鱼群吸入石灰水后就会晕头转向,人们趁机捕捉,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李宗望没有见过这种捕鱼方法,远远看到河面上灰烟如雾,人头涌动,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故。为了预防不测,他不敢贸然进入新寨村,只好转身取道春城而行。刚走了一段路,他便遇见了蟠扶乡乡长陈国福。他是李宗望当初在春城任店员的时候认识的,李宗望知道他有些亲共,便放松了警惕,迎面上前打招呼,陈国福也客气地作了回应,但见李宗望身上的打扮有点异常,忙问他到蟠龙干什么。李宗望说,自己贩牛刚回来罢了。陈国福不信,随即回到了蟠扶乡公所,把李宗望的可疑情况用电话向阳春县县长陈启钊作了报告,陈启钊立即电话命令龙湖乡乡长严文郁,要他派人在中途拦截李宗望。当李宗望来到通往春城的北寅(泷)河北岸乡公所前的驻龙(箸笼)庙时,被严文郁带领的预先埋伏在那里的一群乡丁逮捕了。敌人在李宗望的身上搜出了左轮手枪一支、连队伙食记账簿一本,还有藏在竹帽子里的两封密信。

解放前阳春龙湖乡(头堡)驻龙庙(重修)

(杨瑞安提供照片 摄于2024年)

如临大敌的乡丁把李宗望押到了阳春城的国民党牢房。县长陈启钊亲自审问李宗望,想逼他说出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的下落。但李宗望坚贞不屈,没有向敌人透露半点部队的信息。

恼羞成怒的陈启钊斥责道:“自古以来,谋反作乱都没有好下场,你年纪轻轻的,为什么要学人谋反,违背纲常呢?”

李宗望反驳道:“当今天下,只有你们国民党的顽固派才是反动派,违背纲常的是你们。我们共产党一心为民众!你们国民党鱼肉百姓,不得人心,灭亡的钟声早就为你们敲响了!”

陈启钊又改口道:“识时务者为俊杰。你李宗望是个聪明人,好汉不吃眼前亏,你还是好好跟我们合作吧!只要你肯改过自新,我一定给你一条出路,怎么样?”

李宗望浩然答道:“共产党人顶天立地,要斩要杀随你便,谁稀罕你的所谓出路!”

陈启钊见软硬兼施都无法让李宗望屈服,就命人对他严刑拷打。先是在他的十只手指上“钉竹签”,然后在他的双腿上“压大杠”,最后把他吊起来,实行“坐飞机”,一次次的严刑毒打,把李宗望折磨得死去活来,一次次昏死过后,敌人又用冷水把他泼醒,逼迫他说出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的驻扎地点。李宗望始终守口如瓶,坚守党的秘密,没有向敌人透露半点消息。李宗望被打得遍体鳞伤,骨折身残,根本无法走动,敌人又把他投进一个木笼中,放进大牢用冷水泡浸。在这样残酷的折磨下,冷酷无情的刽子手还架着李宗望在春城进行游街示众。面对人头涌动的街边行人,李宗望忍着伤痛,挺起胸膛大声高呼革命口号:“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人民万岁!”“打倒国民党反动派!”很多同情革命的群众看到这悲壮场面都涕泪涟涟。

最终,李宗望被一路架到阳春城的东门郊外英勇就义,时为1945年4月26日。中共优秀党员李宗望光荣牺牲时年仅32岁,其骸骨后来被安葬在阳春革命烈士纪念碑下,供后人缅怀悼念,他的英雄事迹将激励人们不忘初心,牢记革命斗争史。

2021年10月3日 cFJ3g5mm5pBzGmX0at6/UhZJQnCZi5tkKyOsy5UTn8JX0jRZrk+TNgvXECOnCMC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