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阳春市春城街道蟠龙、金坪、林田、扶民、头堡五个村民委员会与阳春市漠阳江红色文化研究会共同编撰的《蟠扶红色印记》革命历史故事书,记载了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阳春县蟠扶游击区人民、革命工作者以及进步人士、堡垒户的事迹。他们不甘受日本侵略者的欺凌,不甘受国民党黑恶势力的压迫,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常人难以承受的极端恶劣环境中,不怕连累亲人,不怕流血牺牲,英勇斗争,艰苦前行,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迎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1940年,党组织派黄云(黄昌熺)进入阳春蟠扶乡中心小学开展工作,他培养严仕铭等积极参加宣传抗日活动,从此点燃了蟠扶山区人民参加革命的烈火。
1945年1月20日,我党领导的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宣布成立,梁鸿钧(后在新兴蕉山战斗中英勇牺牲)任司令员,罗范群任政治委员,谢立全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刘田夫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一团、第二团、第三团、第四团,后在挺进恩平县时又建立了第五团。
1945年3月13日,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在黄云、严仕铭的引领下,一路长途跋涉,从阳江大八进入阳春轮溪乡(现轮水村民委员会)直至先农乡(现七星村民委员会)。
1945年3月18日,挺进阳春的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与国民党阳春反动当局的自卫队、联防队300多人在七星岭激战,毙伤国民党自卫队和联防队武装人员10人,击退国民党阳春顽固派武装。当日下午,在阳春先农乡沙塘岗村成立“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第六团”,黄云任团长,郑宏璋任政委,陈国璋任政治部主任。从此,在阳春的中共武装部队对敌开展一系列武装革命斗争,建立了阳春先农、蟠扶、轮溪、金旦(金堡),阳江大八、珠环、太洞(垌)、程村,恩平清湾、蓢底等革命根据地。
六团在建立、发展与壮大的过程中,得到广大人民群众大力支持。国民党省政府派出武装部队纠合地方联防队对粤中地区阳春先农、蟠扶、轮溪、金旦(金堡),阳江程村、大八、珠环,恩平清湾、蓢底等革命根据地进行长达五年的大“清剿”行动。在残酷的武装斗争中,人民子弟兵始终与游击区人民血肉相连,不惜牺牲个人和全家的性命,坚持与国民党顽固派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且在革命游击区蟠龙保成立了“中共阳春县委”“中共广南分委、广南军分委”“阳春县人民民主政府”等重要机构,有效地打击了国民党黑恶势力,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为南下大军顺利解放阳春、阳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把老区的革命故事进一步挖掘整理好,阳春市漠阳江红色文化研究会在中共阳春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的全力支持下,派出人员与中共春城街道工委相关领导一起深入革命老区进行调查,走访健在的革命老同志,翻阅大量的党史资料,同时发动革命老前辈的子女将当年父母的故事撰写出来,“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
我们收集编纂的这41篇文章,大部分是作者根据父母生前描述的亲身经历写出来的,并配有珍藏的历史图片,从多个角度具体生动地反映了人民子弟兵与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一心,不屈不挠对敌进行革命斗争,最终取得伟大胜利的光辉历史。
本书以中共党史的时间、事件为背景,忠于史实,重点回答革命前辈为什么要参加革命的问题,希望我们的后代从小敬仰先辈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从小懂得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书中内容对传承革命历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很有意义,具有传播及保存价值。
本书编写组
2024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