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内岛屿众多,岛礁棋布,港湾罗列,航道交错。深水岸线和深水航道资源优势得天独厚,不仅拥有丰富的海洋、海岛资源优势和独特的区位优势,而且有悠久的对外交往历史。居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习惯中,把境域相关海域分成8个洋,并分别冠名为灰鳖洋、横水洋、峙头洋、黄大洋、岱衢洋、黄泽洋、嵊山洋、大戢洋。
本节按居民长期沿袭的称谓分别予以叙述:
灰鳖洋 境域西北部海域。北起火山列岛,西北连王盘洋(又作黄盘洋、玉盘洋),西抵大陆岸,南承甬江,东至岱山岛、长白岛。南北长约40千米,东西宽约50千米,面积约1500平方千米。清康熙《定海县志》卷三:“龟鳖洋,县北,因龟、鳖两山得名。”后谐音作今名。水深5~7米,由西向东渐深。年均水温17.3℃,最高8月26℃,最低2月7.6℃。年均盐度25.6‰,最高6月、7月28.7‰,最低11月20.4‰。水呈黄色,透明度0.5米。行规则半日潮,涨潮流向西,落潮流向东,流速3~5节,年均潮差2米左右。泥沙质底。夏季盛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年均风速5.7米/秒,最大风速23米/秒。年均雾日12.7天,雾季12月至次年4月,夏秋少雾。可通航5万吨级以下船舶,为航行定海、宁波、上海间主航道,南侧北仑港,可泊10万吨级船舶。金塘岛西侧深水锚地和七里峙、大菜花山、大鹏山、大长坛山、鱼腥脑岛、长白岛等岛均设有灯塔、灯桩及雾警器等助航设备,通航条件优越。
横水洋 境域西部海域,位于舟山群岛西南部的舟山岛、册子岛与金塘岛之间。清康熙《定海县志》卷三:“横水洋,县西。海水奔赴冲激震荡,极为险害,舟欲东西而水则横于其中,故曰横水。”因北有册子岛,又名册子水道,略呈长方形,南北12.5千米,东西9千米,面积约100平方千米。南接金塘水道,北经西堠门、富翅门水道通灰鳖洋,东经螺头门、蟹峙门水道通峙头洋,航道条件甚佳,为定海港至上海便捷航道。水深东北部8~11米、西北部20米以上,最深处106米,可通航30万吨级船舶。年均水温17.3℃,最高8月26℃,最低2月7℃。年均含盐度25.6‰,最高6月、7月28‰,最低11月20.4‰。水呈黄色,透明度0.5米。规则半日潮,涨潮流向西,落潮流向东南,流速2~4节。南北两端均有强旋涡,尤以西堠门为甚。泥沙质底。中部半洋礁置灯桩,其北0.86海里处,有水深3.6米的横洋暗礁,南部有禁止锚泊、捕捞区域,东部舟山岛一侧辟有避风锚地。舟山港域的老塘山港区及锚地濒临该海域。
峙头洋 境域东南部海域,因穿山半岛之峙头得名。西起穿鼻岛,东至大蚂蚁岛,西南起梅山岛,东北至小干岛。呈马蹄形,东西20千米,南北15千米,面积约300平方千米。西深东浅,北深南浅,最深处穿鼻岛东北119米,最浅处蚂蚁岛北11米。年均水温18℃左右,最高9月26.1℃,最低2月7.2℃。年均含盐度27‰左右,最高8月30.64%,最低10月24.17‰。水呈黄色,透明度0.5米。潮流流向复杂,有旋转流,涨潮流向西南,落潮流向东,流速2~3节。泥沙质底。年均风速4.5米/秒,最大风速35米/秒。夏季盛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强风向西北偏北,常风向偏南偏北。雾季3—6月,年雾日26~52天。因海域较宽,遇大风时有涌浪。
峙头洋海域系进出宁波—舟山港的定海港区、老塘山港区、金塘港区及北仑港区的主要节点通道。洋内有两条水道:东西向为螺头水道,东北—西南向为佛渡水道。洋中主要有白鸭山、洋小猫岛等礁石。北面主要岛屿有大猫岛、小猫山、摘箬山等。航道有4条:船舶自虾峙门或条帚门航道从外海驶入,西经螺头门水道入金塘水道,此为国际深水航道,10万吨级船舶无须候潮可昼夜进出,候潮可通航30万吨船舶;北经普沈水道入莲花洋;东经虾峙门入外海;南经佛渡水道入磨盘洋、大目洋,系沿海近岸航行的常用航道。
大猫洋 境域北部海域,东起秀山岛,南接舟山岛北岸,西至下灰鳖岛与灰鳖洋相连,北抵岱山县大峧山。东西10千米,南北9.6千米,面积约90平方千米,境占其71%。水深5~20米,由西往东渐深。年均水温17.3℃,最高8月26℃,最低2月7.6℃。含盐率最高6—8月25‰,最低1月20‰。水呈黄色,透明度0.5米。不规则半日潮,涨潮流向西,落潮流向东,年均潮差3米。粉砂底质。夏季盛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年均风速6.9米/秒,最大风速31米/秒。年均雾日12.7天,冬春多雾。为定海至岱山常用航道。小乌峙、野鸭山、大峧山、小园山等岛设有灯塔、雾警器。
黄大洋 因洋西南有黄它山岛,别名黄大山,又作黄它洋。境域北部海域,东北部干镇、北蝉乡为其沿岸,西与大猫洋相接。北起中街山列岛,西起秀山岛,南至普陀山,东临东海。面积约1400平方千米。自西北向东南渐深。海域西部较浅,水深10米左右,东部较深,水深在30米以上。年平均水温18℃,年均盐度为27‰左右。海域宽阔,东南及偏南风时风浪较大,平均风速4.5米/秒,最大风速35/秒。强风向西北偏北,常风偏南偏北。7—9月为台风季节。3—6月为雾季,年雾日26~52天。海底多为泥质,近灌门、岱山水道、长涂港处有岩质底。属规则半日潮,涨潮流向西,落潮流向东,流速2~5节,西部流速大。岛礁众多,主要有大青它山、小青它山、黄它山、梁横山、小梁黄岛、里镬屿、外里镬屿等。近岛处多礁石,并多急流、旋涡。岛屿间多航门水道,东北小板岛设有灯塔。三块山、黄它山、小交杯岛、里镬岛、香炉花瓶礁均设有灯桩导航。
黄大洋是舟山群岛海域南北向国际航道中航路,和舟山中部海域东西向主要航道的天然载体,是舟山港域马岙港区和岱山高亭港区的进出主通道,也是船舶往来大连、青岛、上海、定海、宁波、椒江、温州、厦门等沿海港口的必经航段。
莲花洋 又叫莲洋,位于舟山本岛与普陀山岛之间。北接黄大洋,南连普沈水道。南北长约4.8海里,东西宽约1.84海里,面积约33.2平方千米。
清康熙《定海县志》转引《普陀志》云:“宋元丰中,候夷人贡,见大士灵异,欲载至本国,海生铁莲花,舟不能行,倭惧而还之,得名以此。”即指莲花洋因日本僧人慧锷自五台山奉观世音菩萨像回国,海牛铁莲花阻渡的传说得名。
莲花洋是香游客进出普陀山的必经海域。航船驶至洋面,若赶上午潮,可见洋面波涛微耸,状似千朵万朵莲花随风起伏。
舟山港域的沈家门港区濒临莲花洋布局。莲花洋海域亦为定海港区、沈家门及六横港区往来舟山北部各港区,以及北上上海和长江的沿岸航行的常用航道。
磨盘洋 位于舟山群岛南部。北起梅散列岛,南至韭列岛,西自东屿山一带海礁,东南是东磨盘岛的东海。因有东西磨盘岛,故称磨盘洋。该洋海域南北长约8.6海里,东西宽约19.3海里,面积约35平方千米。水深10米左右。东端有2.1米的大磨盘岛,西部有高11.6米的西磨盘岛,两磨盘岛上设有灯桩。因海域宽敞少遮掩,东南及南风时风浪较大。常风向偏南或偏北,最大风速35米/秒。7—9月为台风季,3—6月为雾季,年雾日26~52天。
该海域系自舟山港域南下驶往石浦港、海门港和温州等港口的沿岸航行常用通道。
嵊山洋 位于舟山群岛东北部海域,北纬30°32′~31°02′、东经122°35′~123°24′。西起东、西绿华山,东至海礁以东领海线,北临佘山洋,南与黄泽洋相连。西北—东南走向,轴线长76千米,宽50.4千米,面积约3600平方千米。洋面东部开阔,面北岛礁棋布。水深多在20~60米之间,海礁以南一带深达70米,年均水温16℃左右,最高水温在8月,30℃左右;最低水温在2月,略高于10℃。海水平均含盐度29.37‰,12月含盐度最高,达34.81‰;9月最低,10.37‰。水质清,透明度3米左右。属规则半日潮,涨潮流向西北,落潮流向东南。多往复流,局部回转流,流速3~4节。平均潮差3.5米。泥沙底质,北部夹贝壳质。盛行季风,4—8月东南风,9月至翌年3月多西北风,年平均风速7.25米/秒,全年大风日119.8天,5—11月多台风,年平均4.29次,最高年份9次,最少2次。春季多雾,一般在夜间出现,中午消失,年平均雾日34.7~54.3天。年平均波高1~1.5米,台风时波高7~9米,最大10米以上。
嵊山洋是远东和国内南北航线船舶出入长江口和上海港的主航道,导航设施北有花鸟山灯塔,枸杞导航台,南有嵊山鳗鱼头灯桩;西有猫山、鳗头山、上三横山等灯桩,东有海礁灯桩,中有意海山、野猫洞等灯桩。助航设施完善。是舟山群岛海域国际航道外航路的天然载体,亦是大型船舶进出绿华山港区及长江航道的必经航路。
大戢洋 舟山群岛西北部,因大戢山而得名。位于北纬30°4′~30°56′、东经121°57′~122°24′。西起上海南汇沿海,北连佘山洋,东至嵊泗马鞍列岛,西南部临王盘洋,南至东南临近小戢山、崎岖列岛、徐公岛和此鼎星岛,洋面呈椭圆形,东北—西南走向。轴线长约50千米,宽约35千米,水域面积约1600平方千米。水深多在7~9米,泥质底,水呈黄色,透明度不高。年均水温16.8℃,含盐度11.38~。属规则半日潮,涨潮流向西,落潮流向东,流速1~3节,年均潮差3.5米左右。年平均风速7.1米/秒,4—8月多东南风,9月至翌年3月多西北风,5—11月多台风。春季多雾,年平均雾日34.7~54.3天。洋面开阔,是远东和中国沿海船舶出入长江口的主航道。主岛大戢山设有导航灯塔。
黄泽洋 因有黄泽山而得名。位于舟山群岛东北部,北纬30°25′~30°26′、东经122°54′~122°56′,西起小衢山大洋山,东讫浪岗山列岛,北至鼻头礁、川湖列岛、白节山、南鼎星岛、大黄龙岛一线,东北接嵊山洋,南至衢山岛、鼠浪湖诸岛、三星列岛,濒临岱衢洋。东西走向,长约67千米,南北宽约30米,水域面积约1700平方千米,水深12.8~55米。规则半日潮,往复流,涨潮流向西—西北,落潮流向东—东南,流速2~3节。泥、泥沙底质。1—3月多北风,4—9月多东南风,10—12月多西北风,7—9月多台风,年均2~3次。年平均风速6.9米/秒,平均雾日28.5天,多出现在4—5月。近岛海域多锚地,有黄泽港之称。洋内白节峡是中国沿海南北航线重要通道,主要导航设施有半洋礁、白节山、下三星三座灯塔,鼻头礁灯桩。
岱衢洋 曾名衢港洋。位于岱山县城东北,介于岱山、衢山两岛之间。呈东西走向,西起火山列岛大鱼山,与灰鳖洋相接。东至浪岗山列岛,连公海。北起衢山岛,连接黄泽洋。南至岱山岛、大小长涂岛、中街山列岛之间,与黄大洋相通。全长约92千米,平均宽约17千米,最宽处24千米,面积1500平方千米。
岱衢洋水深多在10~20米之间,平均深约15米,最深40.50米,最浅10.20米,底泥质。潮汐比较复杂,西部属不规则半日潮,东部属规则半日潮,高潮时间东部先于西部,潮差东部大于西部,海区近岸多往复流,外海为回转流。涨潮流向西北,落潮流向东南。流速2~5节,落潮流速大于涨潮流速。4—9月多东南风,其余月份多西北风。年平均风速6.90米/秒,最大风速28米/秒。1—6月为雾季,最多出现在4—5月,年平均雾日28.5天。7—9月受台风影响,最大风力12级以上至17级。
岱衢洋,是岱山海区通往嵊泗、上海、长江及北方航线通道,是我国沿海南北客货运输航道和外轮进入我国沿海必经之处,可通航万吨级船舶,中小客货轮畅通无阻。导航设施,东有小板灯塔、三星灯塔及蜂巢岩灯桩,西有寨子山、鲞蓬山、癞头峙等灯桩。海区无暗礁、沉船。
境内海域广阔,岛屿罗列,航门水道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互为连统,是外轮和沿海船舶进入沪、甬及往返我国沿海南北港口的主要航道。
主要水道
水道一般系介于两个以上岛屿之间,且面积较大具备一定通航条件的条块状水域。境内海域主要水道多集中分布在境内南部及中部海域,有螺头水道、盘峙北水道、册子水道、金塘水道、长白水道、普沈水道、白沙水道、福利门水道、乌沙水道、佛渡水道、葛藤水道、牛鼻山水道、岱山水道等13条。
册子水道 介于舟山岛与金塘岛间。呈西北—东南走向,西北接西堠门、菰茨航门,东南连金塘水道、螺头水道、蟹峙门和螺头门。水道周围整个海域称横水洋。航道开阔,水深20米以上。涨潮流向西北,落潮流向东南。大部分水域流速3节。系南来船舶进入甬江的主要航道,是定海港至宁波航行船舶的安全通道。
金塘水道 介于金塘岛、宁波北仑和大榭岛间,东西走向。东连册子水道,南靠北仑港,西通甬江口,长15.5千米,宽5.5~7千米,泥质底,水深20~100米。涨潮流西,落潮向东,流速3节。南侧大榭岛泥涂嘴、黄牛礁和北仑港沿岸、金塘岛长鼻嘴及大黄蟒山等处均建有灯桩,为通宁波必经航道。
螺头水道 介于大猫岛、摘箬山岛和穿山半岛间。东西走向,西连册子水道,东通峙头洋,接舟山岛东南方各水道。宽约2.22千米,水深60米以上。涨潮流向西,落潮流向东,流速3~4节。船舶南下浙南和福建各港口及北上宁波、上海等港的主要通道。
菰茨航道 介于舟山、册子岛间。北连灰鳖洋,通杭州湾,南接册子水道。富翅岛将水道分成东、西两航门。东侧响礁门,宽约220米,水深11~52米,南口与富翅门相接。西侧桃夭门,宽550~1300米,水深20米以上,泥质底。涨潮流向西北,落潮流向东南,流速2~3节。富翅岛东侧有下大礁。
长白水道 介于舟山岛与长白岛间。东西走向,长8.5千米,宽1~3千米,水深10~54米。航道中央和东侧6米、3米处各有一急流旋涡区。泥质底,涨潮西流,落潮向东,流速2~3节。置有长白嘴、大长山灯桩。长白岛东南侧水深5~16米处有锚地,可避8级西北风。
盘峙北水道 介于舟山、盘峙岛间。呈东西走向,西接螺头门,南连蟹峙门,与盘峙南水道隔岛相对。宽约1.5千米,水深20~69米。涨潮流向西,落潮流向东,流速1.5节。西来船舶进出定海港之必经航道。
盘峙南水道 盘峙岛南,介于王家山、小盘峙与高背山、干山间。呈东西走向,东连火烧门,西接蟹峙门。长约2.7千米,宽约500米,水深15~40米。涨潮流向西南,落潮流向东北,流速4~5节。
普沈水道 介于普陀山岛,普陀沈家门东侧与朱家尖岛之间。因普陀山及沈家门得名。呈“『”型转角走向。水道在沈家门半升洞东侧与朱家尖岛之间为略偏南北走向,至普陀山岛南侧与朱家尖岛北侧之间为偏东西走向,长约4.64海里,宽0.46~1.78海里。水深4~26米。其南口涨潮流向北,落潮流向南,流速1.8~2.3节。其东段涨潮流向西,落潮流向东,流速0.6~2.8节。除南口的分水礁附近底质为岩石外,水道其余底质多为泥。
普沈水道系从沈家门半升洞码头乘船去普陀山和东极、嵊泗等岛屿的必经航道,也是汛期及台风期前后千百艘渔船进出沈家门的主航道。
白沙水道 曾称伊佛兰水道,介于白沙山岛、柴山岛、珞珈山岛与朱家尖岛之间,因白沙山岛得名。呈南北走向,北连普沈水道,南通外海。南北长约3.5海里,东西宽0.85~1.19海里。水深除有11.2米和13.6米的两处浅水区外,其余均在25米以上,最深达90多米。涨潮流向北,落潮流向南,流速0.3~2.5节。底质为泥沙。该水道是船舶自南方外海进出普陀水道和莲花洋的捷径航道。
福利门水道 介于朱家尖岛与登步岛之间。呈西北—东南走向,北接沈家门港,南连乌沙水道和乌沙门,水深大于20米的航道宽约0.6海里,最大水深达100米以上。水道中央有26米特殊水深区,两侧岸边有干出礁,可见浪花。涨潮流向西北,落潮流向东南,于定海港高潮前、后3小时转流,流速3节。底质为岩石、贝壳及泥沙。该水道与乌沙水道和乌沙门一并,现已开辟为舟山南部海域的主要进港航道,航道设计水深22米,通航宽度1000米,可通航20万吨级船舶,是船舶从外海进入沈家门港区和马峙锚地等港域的重要通道之一。
乌沙水道 介于悬鹁鸪山岛与西峰岛之间。呈西北—东南走向,北接福利门水道,南通外海。长约1.2海里,宽约1.1海里。水深20~91米。主航道最窄处位于西峰岛与铜钿礁之间,仅宽0.45海里。水深大于20米的航道宽度在0.3海里以上。水道内涨潮流向北,落潮流向南,于定海港高潮前3.5小时和高潮后2.5小时转流,流速3.8节。底质为岩石、贝壳及泥沙。该水道与福利门水道一同开辟为舟山南部海域的主要进港航道。
佛渡水道 由水道南端的佛渡岛得名。介于上溜网重岛、东西白莲山、六横岛、穿山半岛与梅山岛之间。呈东北—西南走向,北接螺头水道和峙头洋,南接双屿门、青龙门和汀子门,东连青滋门、虾峙门和条帚门。长约10.8海里,宽约4.5海里。水深10~61米。为正规半日潮,涨潮流向东北,转流时间为定海高潮前2.5小时,落潮流向西南,转流时间为定海高潮后3.5小时。流速2~3.6节,最大流速可达5节。水流复杂且流速大,有些区域还有旋转流。底质多为粉砂黏土混合物,在水深大于30米的区域底质多为岩石。舟山港域的六横港区和宁波港域的梅山港正濒临该水道布局。
该水道冬春季节浓雾多发,圆山西南水域、梅山岛东侧沿岸及青龙门水道至温州峙附近水域常有涨网挤占航道,在鳗鱼苗捕捞季节碍航情况尤其严重。
水道内航经船舶密集,航路多有交叉,从虾峙门和条帚门驶入前往定海港区、老塘山港区、金塘港区和北仑港区的国际航道均经过该水道中北部,有C级航路、梅山进港航道、岛即与大陆客运航线等8条汇集相交,航经时尤须谨慎。
葛藤水道 位于六横岛东侧,介于六横岛、对面山岛和悬山岛之间。水道狭长弯曲,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西北口接条帚扫门,东南门连小山门可出外海,南面有海闸门和调剂门两口通南兆港。长约3.2海里,宽0.16~0.81海里,航道宽0.1~0.4海里。水深8.8~30米。为正规半日潮,潮流流向与水道走向一致。涨潮流向西北,落潮流向东南,流速3节。水道东南端元山附近200米处有水深0.9米和5.9米的2个暗礁,对面山东侧有急流。该水道可通航小型船舶。六横港区台门港濒临该水道。
牛鼻山水道 位于六横岛南侧,大陆象山半岛东侧,介于梅散列岛、韭山列岛与大陆之间。呈南北走向,长约20海里,宽6~9海里,水深5~10米。为正规半日潮,水道南北两口潮流呈往复流,韭山列岛西方为回转流。水道北口涨潮流向西北,始于定海港高潮前4小时,落潮流向东南,始于定海港高潮后2小时。流速1~2.3节。底质多为软泥。为吃水5米以下船舶的近岸航道。在台风和大风来临前,外海常有特大涌浪袭来,浪高达2米以上,小型船舶不宜通航。
岱山水道 介于岱山岛与小长涂山之间。由岱山岛得名。呈南北走向,北接岱衢洋,南连黄大洋,南北长约4海里,东西宽0.7~1.1海里。水深15~67米。正规半日潮,涨潮流向北,落潮流向南,流速1.8~3.3节。底质多为岩石。水道内有礁石、点滩多处,助航标志完善,可昼夜通航。长江口与舟山岛之间重要航道之一,也是舟山本岛、普陀山至上海,衢山与泗礁等北部港区的主航道。
舟山港域的高亭港区濒临该水道布局,其长涂作业区和竹屿作业区分别濒临该水道东西两侧布局。
主要航门
航门一般系位于2个及以上岛屿之间的,具备通航条件的天然关隘门户及狭长形通道。舟山海域有名称的航门共42个,大多集中分布在舟山群岛南部和中部海域。主要有虾峙门、条帚门、双屿门、青龙门、汀子门、清滋门、螺头门、火烧门、响水门、吉羊门、西堠门、响礁门、菰茨航门、灌门、龟山航门、高亭航门、樱连门、治治门、小板门、蛇移门、白节峡等21个常用航门。
虾峙门 位于舟山本岛东南方向的虾峙岛与桃花岛之间,因有虾峙岛得名。呈西北—东南走向,西接佛渡水道,东连外海。与东口的桃花岛灯塔与虾峙岛东挑嘴连线,至西口的上溜网重岛灯桩与桃花岛西南端连线,全长约7海里,宽0.4~1.5海里。水深25~123米。航道水深平均超过60米,航道宽度在下栏山和大双山之间最窄,宽约700米,其中可供通航宽度约500米。底质为泥及岩石。
虾峙门水域为正规半日潮。涨潮流向西北,始于定海港高潮前3小时,落潮流向东南,始于定海港高潮后2小时。涨落潮主流向与等深线走向基本一致,流速垂线分布以次表层流速较大,最大流速发生在高(低)潮后2~4小时。夏季流速大于冬季,大潮流速大于小潮流速,落潮流速大于涨潮流速,流速3.5~4.5节,最大可达4~5节。
虾峙门两侧有岛屿遮挡,通常情况下涌浪不大,较大涌浪一般发生在受台风或持续东北风影响时段。冬季以偏北向涌浪为主,受冬季大风影响,实测波高最大值达到4.6米,夏季以偏南向涌浪居多,波高较小。当有东北、东南风时,下栏山至虾峙门之间易产生涌浪。
虾峙门系舟山海域最著名和最重要的天然航道,也是开发使用最早的国际航道,是大型船舶进出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的首条主通道。
条帚门 位于六横岛与虾峙岛、湖泥山岛及西白莲山岛之间。呈西北—东南走向,西接佛渡水道,南连葛藤水道,东通外海。长约11海里,宽0.4~2海里,水深17~106米,底质为泥及砂泥。门内岛屿众多,东西两口较宽,各宽约1.5海里以上。
条帚门内水域为正规半日潮。涨潮流向西北,始于定海港高潮前3小时,落潮流向东南,始于定海港高潮后4小时,流速1.2节,在狭窄处可达5节。舟山港域六横港区濒临条帚门内水域。
境内舟山港开发建设前,条帚门内因有小黄礁等碍航物存在,不适合大型船舶通航。2010年7月23日,舟山市港航管理局负责实施开辟条帚门航道建设工程动工。工程包括炸礁、助航设施、潮位站、锚地等建设项目。2011年7月12日完工,2011年12月通过交工验收。2014年10月8日,条帚门航道正式对外开放。主航道从虾峙门口外大型灯浮西侧起至佛渡水道,全长约22.5海里,按15万吨散货船通航标准建设(通航保证率90%),通航水深20米,支线航道自虾峙门口外航道西段至六横凉潭岛和六横煤电码头前沿,全长约3.6海里,满足25万吨散货船满载乘潮单向通航(通航保证率95%)。自此,条帚门航道正式成为大型船舶进出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的第二条主通道。
双屿门 位于六横岛与佛渡岛之间。因门内有上、下双屿山岛得名。又称双屿港。呈南北走向,北接佛渡水道,南连象山浦和牛鼻山水道。长约4海里,宽约0.8海里,水深38~95米。底质为石及贝底。门内水域为正规半日潮。涨潮流向东北,始于定海港高潮前2.5小时,落潮流向西南,始于定海港高潮后3.5小时,流速5~6节。在上、下双屿山岛和板方礁南方附近及南口有急流。
现六横港区的东浪嘴作业区和涨起港作业区均濒临该水域。
清滋门 位于桃花岛与登步岛、蚂蚁岛、小蚂蚁岛之间。呈略偏东西走向,西口接峙头洋,东口经悬鹁鸪门通乌沙水道出外海。长约4.2海里,宽0.6~1.3海里。航门宽0.55海里,水深14米以上。底质为沙泥、砂石与贝砂砾。涨潮流向西北,始于定海港高潮前3小时,落潮流向东南,始于定海港高潮后2小时,流速1.8~2.5节。悬鹁鸪山岛北侧流速达5.5节。西口常有大量渔栅,且无夜航标志。东口悬鹁鸪门可通航宽度仅为0.3海里,水深7~35米,可通航中小型船舶。舟山港域沈家门港区的桃花岛、登步岛及蚂蚁岛客(货)运码头港池,均濒临清滋门水域。
西堠门 介于册子、金塘岛间。因金塘岛东岸的西堠村得名。呈西北—东南走向,西北连灰鳖洋,通杭州湾,东南接册子水道(横水洋)。长约4海里,宽约1海里,在老虎山岛附近最窄,仅宽0.7海里。水域面积约24.4平方千米。水深2~90米。底质大部分为岩石,海底崎岖不平。航门中有礁石分布,南口西侧有水深15米点滩,老虎山西南方向有水深15.6米的暗礁,航道中央有水深2.1米、16.6米、19.8米的点滩,大樟树岙山咀附近有水深3.5米的碗盏暗礁。
西堠门潮流湍急,并有强烈旋涡,系著名的急流旋涡区。涨潮流向西北,始于定海港高潮前4小时,落潮流向东南,始于定海港高潮后2小时,流速一般4~6节,最大可达7节。最大流速发生在定海港高、低潮的前后1小时,最小流速发生在定海港高潮前3~4小时与高潮后2~3小时。
横跨该门的西堠门大桥,是连接舟山本岛与宁波的舟山连岛工程5座跨梁海大中的特大型跨海桥梁,主桥为两跨连续钢箱梁悬索桥,主跨1650米,时为世界上最大跨度的钢箱梁悬索桥。桥孔通航净空高度为49.5米,通航净空宽度为630米,设计通航等级3万吨。
西堠门北口的大菜花山灯塔,册子岛上的马王岗(275米),横跨西堠门大桥,大桥下的老虎山灯桩及册子水道中的半洋礁灯桩,均为进出西堠门的识别特征与导航标志。西堠门是船舶往来定海、上海的常用航道。舟山港域老塘山港区的册子原油转运泊位港池,濒临西堠门南部水域。
蟹峙门 位于定海港区的西蟹峙岛与大盘峙岛之间。因蟹峙岛得名。呈略偏南北走向,北接盘峙北水道,南通螺头水道,西转可连册子水道和金塘水道。长约2.1海里,宽0.6~0.8海里。水深16~66米。底质为岩石及泥。涨潮流向西南,始于定海港高潮前3~4小时;落潮流向东北,始于定海港高潮后2~3小时,流速2.3节。该航门水域较宽敞,助航设施完善,是进出定海港的主航道。定海港区的建桥能源西蟹峙石油储运泊位港池濒临该航门水域内。
灌门 介于舟山岛北侧与秀山岛及上圆山、下圆山之间。呈西北—东南走向,西北连长白水道东口和龟山航门西口,东南通黄大洋。航道长约3.7海里,宽0.3~1.25海里。水深大于20米的航道,最窄处位于灌门口门的粽子山与龙王跳嘴之间,宽仅约450米。航门内为正规半日潮,涨潮流向西北,始于定海港高潮前3小时,落潮流向东南,始于定海港高潮后3小时,流速1.6~2.5节,最大流速达4~6节。该航区水流湍急,多为回流和旋涡,为著名激流区。元大德《昌国州图志》载:“灌门,去州两潮,屹乎中流有一砥柱……水汇与此,旋涌若沸。”清康熙《定海县志》载:“风雨将发,涛鸣如雷,声闻百里。”当地有“老大好做,灌门难过”之说。
早先灌门航道仅能通航中小型船舶。近年来为开发建设马岙港区,舟山市港航管理局对灌门航道实施拓展整治。其中灌门狭口宽度满足10万吨级+5万吨级船舶双向通航要求。灌门航道总长11.93海里(含门外航道),航道设计水深15.9米,粽子山与龙王跳嘴峡口段,经炸礁后航道宽度550米,峡口外宽度1000米,峡口内宽600米,可满足10万吨级船舶双向通航要求,成为马岙港区公共航道的重要组成部门。
菰茨航门 位于舟山本岛西北岸与册子岛之间。因舟山本岛西岸的菰茨村得名。呈西北—东南走向。北接灰鳖洋,南经桃夭门、响礁门连通册子水道(横水洋)。长约1.6海里,宽1~1.7海里,水深23~75米。水深大于20米的航道宽0.8~1海里。底质为砂砾及泥。航门内涨潮流向西北,始于定海港高潮前3小时,潮流向东南,始于定海港高潮后3小时,流速1~3节。最大流速涨潮流达5节,落潮流达4节。该航门是低速船舶为避开西堠门急流而选择的常用航道。舟山港域马岙港区烟墩临港工业区的浙江天禄能源有限公司、舟山纳海油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的泊位港池濒临该航门水域。
龟山航门 位于舟山本岛北面的秀山岛与官山(龟山)岛之间,因龟山得名。呈东西走向,西接高亭航门南口和长白水道东口,东连岱山水道南口。长约3.5海里,宽0.4~0.8海里。水深23~103米。底质为岩石及砂砾。
龟山航门系舟山群岛海域著名的急流航门之一,流速可达5~6节,最大7节,并有涡流。航门内涨潮流向西,始于定海港高潮前3小时,落潮流向东,始于定海港高潮后3小时。
早先的龟山航道仅能通航中小型船舶,2007年11月至2009年10月,舟山市港航管理局组织实施龟山航门清障拓展工程。按5万吨级船舶双向通航要求,设计通航水深14.5米,将网仓礁与官山之间峡口炸礁后航道拓宽为500米,峡口以外航道拓宽为800米,狭口内段宽500米。瓦窑门山与小黄沙山咀之间架有110千伏跨海电力电缆,可满足5万吨级船舶双向通航,以及钻井平台(净空高度小于43.0米)拖带通过净空宽度要求。航道在秀山岛西侧与灌门航门相连通形成环线航路,航道全长19.5海里,系马岙港区公共航道重要组成部分,可满足马岙港区金鸡山作业区液体化工码头、长白山岛海洋平台基地等企业船舶进出要求。
高亭航门 位于岱山岛南面的官山岛与小官山及大峧山岛之间,因高亭港得名。呈东北—西南走向,东北连高亭老港,西南口接龟山航门、灌门和长白水道。长约2.5海里,宽0.5~1.2海里,水深30~84米。底质为岩石。官山西侧有浅延伸,航门北口中央有水深8.4米的百枝杆石暗礁,西侧有水深13.3米浅滩。涨潮流向西南,落潮流向东北,流速4.8~5节。转流时间与龟山门航门相近。该航门助航标志完善,可通航1000吨级以下船舶,是自舟山岛及西面海域进入高亭港的常用航道。
樱连门 位于樱连山岛与大长涂山岛之间。呈南北走向,北接岱衢洋,南连黄大洋。长约1.6海里,宽约0.4海里,水深8~57米。底质为岩石及水泥。大扁簪西侧水浅,其朝北0.2海里内有干出1.3米的礁石。为正规半日潮,涨潮流向西北,落潮流向东南,流速2~3节。航门中有急流,门口附近受横流压影响较大。大扁簪灯桩和大长涂山岛为良好的助航标志,系船舶往来于沈家门及普陀山至泗礁港区的捷径航路,可通航2000吨级船舶。樱连门30万吨等级进港航道开辟建设工程正在进行中。
小板门 位于中街山列岛的小板山、小龟山与黄兴岛之间,因小板岛得名。呈南北走向,北接岱衢洋,南连黄大洋。长约1.6海里,宽为1.67海里,深25~70米。底质为软泥。属正规半日潮,涨潮流向西北,落潮流向东南,流速1~3节。航门西侧的小龟山岛上建有小板门灯塔,可通航30万吨级船舶,系中国沿海南北交通的主航道,亦是国际航道东航路与中航路的交汇点及必经处。上海港及中国北方各港口往来于中国南方及东南亚的大型船舶航路多经此门。
小板门也是境内岱山县与普陀区的分界线。小板门以西隶属岱山县,以东隶属普陀区。
蛇移门 又称乍移门,位于大衢山岛与鼠浪湖岛之间。据传门内有蛇游动而得名。南北走向,北接黄泽洋,南连岱衢洋。西岸北起衢山岛东北端的外蛇舌岛,南至大沙头山东咀,东岸北自鼠浪湖北咀,南至小鼠浪岛南端。长约24海里,宽约1.08海里,面积约9平方千米。水深5.8~42米。航门中间有大小盘山、小蚊虫山及里外叶扫礁。水深2米的暗礁位于鼠浪湖岛头岗西咀以西约330米处。底质为岩石及泥。涨潮流向北,落潮流向南,流速2~3节。水深大于20米航道的最窄处,位于外叫扫干出礁(2.3米)与头岗西侧2米暗礁之间,宽约0.2海里。一般船舶均可通航。
自2010年起,为开发建设衢山港区,并将鼠浪湖作业区建成41万吨级矿石中转码头,形成年吞吐量5000万吨的中国最大海上矿石中转物流基地与保税港区,舟山市港航管理局着手筹建蛇移门41万吨航道。2011年11月,宁波—舟山港蛇移门航道工程项目建议书,获省发改委批复。2013年12月30日,蛇移门航道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该航道总长88.6海里,其中北方向主航道18.7海里(满足30万吨级散货船双向、兼顾40万吨散货船乘潮通航),支线航道1.99海里(满足25万吨级散货船全潮双向通航),南向主航道27.4海里,支航道36海里(水深按满足2万吨级杂货船乘潮双向通航设计),港内航道3.29海里。进港主航道最大设计通航水深25.7米,炸礁底标高-25.1米。可满足40万吨散货船进出港。同时建设引航、候潮、待泊锚地、危险品锚地、导助航、潮位站等配套设施。项目总投资3.2亿元,于2015年上半年完工。时为中国最大通航等级通道。
白节峡 位于白节山岛与川湖列岛之间。因白节山得名。呈西北—东南走向,北接大戢洋,南通黄泽洋。长约2.7海里,宽1.2~2.16海里,平均宽度约1.5海里。面积20平方千米。水深15~53米。底质为泥沙。属正规半日潮,涨潮流向西北,落潮流向东南,流速3~4节。航门西侧有沉船且常用渔栅。航门附近助航标志完善,有白节山灯塔、半洋礁灯桩等导航设施,万吨级船舶可昼夜通航,是往来于上海与南方各港口间大型船舶的主要航道。国际航道的中航路途经此处。
舟山海域主要航门一览
续表
续表
续表
航道,系海洋、内河、湖泊、港湾等水域内供船舶安全航行的通道,由可通航水域、助航设施和水域条件组成。舟山群岛海域是中国沿海南北航线的中央和必经处,众多岛屿间水道纵横,航门林立,形成数百条便捷通畅的天然航道。近年来,人工建设疏浚的深水航道,更为宁波—舟山港现代化、枢纽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舟山海域现有航道100余条,其中10万吨级以上大型航道有14条,30万吨级航道4条,国际航路4条。陆岛及岛屿间客运航线90余条。
舟山海域航道按其形成原因,分为天然和人工航道两种。天然航道系自然形成的航道,如螺门水道航道、册子水道航道、金塘水道航道、岱山水道航道、绿华山进港航道等。人工航道系经过人工开发的航道,包括人工开凿的航槽和人工疏浚的海域通道。如舟山虾峙门口外深水航槽,系亚洲第一条30万吨级人工疏浚航道。条帚门15万吨级航道,为人工开辟的航道。舟山海域以天然航道居多,人工航道次之,但彼此可互联互通。
航道分专用和公共两种。专用系由军事、水利、电业、林业、水产等部门及其他企事业单位自行建设和使用的航道。公共系由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建设和维护,供社会使用的航道。舟山海域的航道为公用航道。
舟山海域的众多航道走向大致为南北向和东西向。南北向大型航道,主要有途经舟山港域的外航路、东航路、中航路、西航路、内航路等5大航路,贯穿整个舟山群岛全海域。东西向大型航道,主要有虾峙门30万吨级航道(定制线)、条帚门15万吨级航道、福利门15万吨级进港航道、马岙港区10万吨级公共航道、蛇移门30万吨级公共航道、洋山15万吨级进港航道、马迹山30万吨级进港航道、绿华山30万吨级进港航道等8通道,串连舟山海域各港区及作业区。
国际航道
根据浙江海事局公布《浙江省沿海主要公共航路锚地公告》及《沿海航路指南》之规定,纵贯舟山海域的南北向沿海国际航道共4条,分别为外航路、东航路、中航路、西航路。
外航路 自长江口锚地东侧附近,经花鸟山、嵊山、浪岗山列岛、外甩礁(两兄弟屿)、渔山列岛东方至福建,是大型船舶的常用航路。
外航路从长江口锚地往南约7.6海里,航段深度23~30米;其余舟山海域内航段水深均大于30米,最大水深约70米。外航路所经海域宽阔,已公布的航路宽度为其中心线两侧各2海里。外航路助航设施完善,沿线设有花鸟山灯塔、嵊山灯塔、两兄弟屿等灯塔供导航。
东航路 自长江口警戒区B区始,经西绿华岛西、西半洋礁西、小龟山东、外洋鞍山西,向渔山列岛东海域,15万吨级船舶可自由通航。
东航路深度在18.2~70米间,水深不足20米航段位于岱衢洋外蜂巢岩西方,长度约7.6海里。东航路各航段海域开阔,已公布宽度大多为其中心线两侧各2海里,但在小板门海域宽度仅1.296海里,可航宽度供大型船舶避让的回旋余地不大,是东航路通过能力的瓶颈。船舶航行习惯上识别小板门海域白天用黄兴岛,夜间用小龟山灯塔。东航路导航设施完善,沿线设有西半洋礁灯塔、小龟山灯塔、东亭山灯塔、东矶岛灯塔等供船舶导航。
中航路 自长江口警戒区B区始,经大戢山东,白节峡、三星山东,在小板门处接东航路,亦是较大船舶常用习惯航路,系对外国籍船舶开放航路。航路水深6.2~18.5米,水深不足10米的航段长度约14海里;自长江口警戒区B区至半洋礁灯塔方位48°距离10.8海里处,航路水深9.0~18.5米,水深不足10米的航段长度约3.24海里;余航段水深均超18米。浙江海事局公布的中航路宽度除小龟山灯塔、白节峡和小板门航段外,均为2海里。白节峡水域最窄处约1.62海里。沿线设有大戢山灯塔、半洋礁灯塔、白节山灯塔、下三星灯塔、小龟山灯塔等供船舶导航。
西航路 自长江口南支灯船起,经东海大桥主通航孔至鱼腥脑灯塔方位96°距离4.6海里处,或经金山航路驶入大戢山西、洋山东支航道、金山航道,至唐脑山南侧转航向226°,至鱼腥脑灯塔方位96°距离4.6海里处南行,驶至西堠门大桥或金塘大桥南下,接螺头水道、双屿门、牛鼻山水道往南,航路水深7~12米,是中小型船舶南下北上的常用习惯航路。
船舶由国际航道驶入舟山港域附近后,可根据其需要选择舟山海域的南部、中部、北部航道。
舟山南部海域主航道
舟山南部海域,系舟山岛以南至梅散列岛之间的海域。舟山南部海域大型航道,分布于舟山岛与普陀山、朱家尖岛以南海区,包括宁波—舟山港船舶定制线航道、条帚门航道、乌沙门航道、福利门航道、佛渡水道附近航道、沈家门港区航道、定海港区航道、老塘山港区航道和金塘港区航道等主要航道。
定制线深水航道 系宁波—舟山港船舶定制线航道。从虾峙门口外30万吨级人工航道起,至西堠门大桥、金塘大桥,沿途涉及虾峙门口外水域、佛渡水域、螺头水道、金塘水道、册子水道、西堠门大桥和金塘大桥,共布置15个分道通航制、4个警戒区和1个环形通道,2010年8月颁布实施。定制线航道主要服务于宁波—舟山港南部核心港区,为大型船舶进出宁波—舟山港的主通道。
条帚门航道 位于虾峙门航道南侧,分为主航道和支线航道。主航道以服务六横港区、梅山港区和穿山南部港区为主,以分流虾峙门航道大型出港船舶为辅。其水深按15万吨级散货船满载乘潮通航设计,航道宽度按30万吨级空载油轮双向通航设计(狭口处宽度按10万吨级集装箱+30万吨级空载油轮双向通航设计)。支线航道为六横凉潭岛武钢矿石码头船舶进港通航所建,按25万吨级满载散货船单向乘潮通航(通航保证率95%)标准设计。
2014年10月8日,南京军区批复同意条帚门航道正式对外开放。主航道从虾峙门口外大型灯浮西侧起至佛渡水道,全长约22.5海里,按15万吨级散货船通航(通航保证率95%)标准建设,通航水深20米;支线航道自虾峙门口外航道西段至六横凉潭岛和六横煤电码头前沿,全长约3.6海里,满足25万吨级散货船满载乘潮单向通航(通航保证率95%)。此后,条帚门航道正式成为宁波—舟山港的第二条大型船舶进出港主航道。
乌沙门航道、福利门航道 位于乌沙门航道和福利门内。其主要为开发建设朱家尖岛西南侧岸线所用,乌沙门航道、福利门航道开通后,口外与东航路等沿海航路相接,口内与沈家门港区、定海港区、马峙锚地等直接相通,是船舶进出舟山港域南部各作业区的另一条通道,以分流缓解虾峙门航道的通航密度。
2014年10月8日,南京军区批复同意福利门航道正式对外开放。航道东起朱家尖东面外海东航路,经乌沙门航道和福利门航道,西抵朱家尖国际邮轮码头。航道水深最浅18.1米,可满足10万吨级满载船舶全潮双向通航,15~20万吨级船舶乘潮通航需求。
佛渡水道附近航道 又称六横港区航道,位于六横岛和穿山半岛之间。船舶从1号警戒区开始,往北可至沈家门港区,往南可至六横港区、梅山港区等水域。其中,利用自然水深,往南船舶可沿龙山船厂外侧航行,至东白莲、西白莲、六横岛西侧修造船厂等岸段泊位,并可至双屿门金润燃料油码头等处。航道满足12万吨船舶全潮通过、15万吨级船舶乘潮通航要求。此外,条帚门航道末端位于佛渡水道,可布局航线穿越佛渡水道连接螺头水道进出港。
沈家门港区航道 位于马峙岛、小干岛南部水域及普沈水道。船舶驶入沈家门港区航道,除乌沙门水道外,可由1号警戒区北经马峙锚地西侧进入,至小干岛南侧岸段泊位。航道满足30万吨船舶全潮通航要求。或从马峙1号、2号锚地之间穿越,进入普沈水道,仅满足3万吨级油轮减载进港通航。
定海港区航道 位于定海港区及以南水域。定海港区码头泊位主要分布在岙山作业区和定海港内,船舶可由定制线航道进入岙山30万吨级原油码头,或沿螺头水道从火烧门、小亮门进入定海港内水域。出港则反之。
定海港至沈家门港区航道 位于舟山岛南侧沿岸水域。船舶出定海港沿舟山岛南侧沿岸至沈家门,航程约16海里。定海港至沈家门港区航道上空,已建新城大桥2座(其中1座复线)和鲁家峙大桥共3座,新城大桥走向:临城—担峙岛—长峙岛;桥长1277米(其中复线1座长1362米),桥孔通航船舶等级为500吨级以下船舶。鲁家峙大桥走向:沈家门—鲁家峙,桥长470米,桥孔通航船舶等级为1000吨级以下船舶。
老塘山港区航道 位于册子水道(含进出册子、钓山岸段泊位)。船舶进入老塘山港区,由定制线航道从虾峙门进港,驶至涂泥嘴环形道后北上至老塘山港区,或在第十三分道通航制水域附近北上,驶入册子岛30万吨级油库码头和钓山岸段泊位。出港则反之。
金塘港区航道 位于金塘岛南侧的金塘水道。金塘港区已运营及在建码头泊位主要位于金塘岛西南侧。船舶进入金塘港区,自沿涂泥嘴环形通道转向,往北可至金塘岛东侧岸段泊位,往西可至金塘岛南侧岸段泊位,或沿西航路至金塘岛西侧岸段泊位。出港则反之。
舟山中部海域主航道
舟山中部海域,为舟山岛至火山列岛、中街山列岛间海域。海域主要由黄大洋、灰鳖洋、杭州湾东部、岱衢洋及舟山外海组成。舟山中部海域主要大型航道,包括马岙港区公共航道(包括口外主航道、灌门进出港航道、龟山航门航道)、东海平湖油气田岱山原油中转站航道、五虎礁锚地公共航道和马目航道等。
马岙港区公共航道 位于马岙港区水域,其公共航道包括口外主航道,灌门航道、龟山航道。
口外主航道 位于秀山岛以东海域。从东航路开始,经黄大洋海域,连接龟山航门航道。航道全长13.8海里,有效宽度1000米,满足10万吨级船舶双向通航要求。
灌门进出港航道 位于舟山岛和秀山岛间的灌门。航道满足10万吨级船舶双向通航要求,其中灌门峡口宽度满足10万吨级+5万吨级船舶双向通航标准。航道总长11.9海里,设计水深15.9米,粽子山与龙王跳咀峡口段有效宽度450米,炸礁后航道宽度550米。峡口外段宽1000米,峡口内宽600米。灌门水道受龙王跳咀与青山间的跨海电力电缆净空限制,仅满足10万吨级船舶双向通航要求。
龟山航门航道 位于岱山岛和秀山岛间的水域。航道按5万吨级船舶双向通航标准建设。航道在岱山岛西侧与灌门航道相连,构成环线航路。航道长19.5海里,设计通航水深14.5米。网仓礁与官山间峡口,经炸礁后峡口内段航道宽500米,峡口以外航道宽800米。龟山航门在瓦窑门山与小黄沙山咀间,已架设110千伏跨海电力电缆,净空高限43.0米,仅满足5万吨级船舶双向通航,以及低于此净空高度的钻井平台拖带通过。2012年,马岙港区公共航道已建设完毕,可满足船舶进出马岙港区金鸡山作业区、长白岛海洋平台基地等泊位需求。
秀山惠生海洋工程基地修造船航道 位于秀山岛北侧水域。航道专为满足位于秀山岛北侧的舟山惠生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船舶进出通航需要而建设,2008年建成投入使用。航道由龟山航门航道在小交杯山海域布置其支线航道。支线航道长5海里,宽500米,最浅水深12.3米,满足舟山惠生海洋基地钻井平台、FPSO等海洋工程装备的进出港需要。
东海平湖油气田岱山原油中转站航道 位于岱山水道至大小长涂山岛北方水域。航道由衢山岛南侧东航路起,沿岱衢洋、岱山水道进港,至位于岱山岛南峰的上海石油天然气公司岱山原油中转站2万吨级油码头。出港船舶则沿大小竹屿岛附近环路北向驶出。航道长约24.3海里,宽500米,满足3万吨级船舶全潮双向通航要求。航道往南与岱山水道、龟山航门航道相接。其中岱山水道长约4海里,宽1000~1300米,水深大于15米,满足大型船舶通航要求。
五虎礁锚地公共航道 位于岱山水道至长涂山岛北侧水域。五虎礁锚地公共航道总长约16海里,宽650米,最浅水深10.8米,满足10万吨级船舶满载全潮、30万吨级船舶空载通航要求。船舶进出五虎礁锚地公共航道,西接南北向的西航路,由大鱼山锚地南侧进入五虎礁锚地。船舶驶经五虎礁锚地,从峙中山与长白岛之间穿越后,与龟山航门航道衔接,是舟山中部水域连接东航路与西航路的重要通道。
长白航道 位于舟山岛与长白山之间水域。呈东西走向,长约4.7海里,水道最窄处宽约1000米,航道水深10~50米,潮流基本与岸线走向一致。水道内有4处礁石,其中最浅处礁石深度原为2.8米,是主要碍航物。2009年,长白水道内两处礁石按1万吨级杂货船全潮通航水深要求实施炸礁处理,炸礁底标高为-10.1米(当地理论最低潮面),清障后,航道宽度500米,满足1万吨级船舶全潮通航、钻井平台拖带出港通航要求。航道东与灌门航道相连,北与龟山航门衔接,以保证定海工业园区码头泊位的开发运营。
马目航道 位于舟山岛西北的马目山咀以北和山菰茨航门水域。航道为保证马岙港区烟墩作业区船舶通航需要建设。2009年,建设开通菰茨航门与西堠门大桥段航道、菰茨航门北向与西航路段航道。
菰茨航门与西堠门大桥段航道:自菰茨航门起,绕过册子岛北浅滩后,与进出西堠门大桥的西航路相接。航道宽度350~500米,最浅水深9.6米,按3万吨级减载(减载吃水11.2米以下)油轮双向乘潮通航设计。
菰茨航门北向与西航路段航道:自菰茨航门起,北向在鱼腥脑附近接西航路后,转接金山航道、洋山航道出港。航道宽度500米,最浅水深10.2米,满足20万吨级修造船舶全潮通航要求。
舟山北部海域主航道
舟山北部海域,系中介山列岛与火山列岛一线以北,至绿华山以南的海域。舟山北部海域主要大型航道,包括马迹山作业区进出港航道、洋山港区进出港航道、绿华山港区进出港航道和衢山港区进出港航道。
马迹山作业区进出港航道 位于马迹山周边海域。航道分为马迹山进出港航道和马迹山港中转东、西航道。
马迹山进出港航道:位于马迹山南部水域,系进入泗礁港区马迹山作业区的主要航道。由外航路至马迹山港池前沿,设计宽度1000米,最小水深22.1米,满足25万吨级及以下船舶满载进港,25万吨级及以上船舶乘潮进港。
马迹山中转东航道:位于马迹山以东水域,由马迹山港池向东连接东航路,北上驶往长江口。航道水深条件好,设计深度14米,宽度500米,满足5万吨级船舶双向全潮通航需要。
马迹山中转西航道:位于马迹山以西水域,由马迹山港池起,向西连接中航路,北上驶往长江口。航道水深最浅段约为9米,满足马迹山港二程船舶减载进入长江口。
洋山港区进出港航道 位于崎岖列岛以东水域。航道是大型集装箱船、LNG船、油轮进出洋山港区的主通道。三期进港主航道全程均为满足10万吨级和15万吨级装箱船舶交会通行的双向航道,有效宽度550米。2008年10月,按LNG船通航要求,开通650米宽航道。航道通航水深16.5米,其中约5.9海里的人工航槽段需疏浚维护,设计疏浚底标高-16.5米,满足10万吨级集装箱船舶双向全潮通行、15万吨级集装箱船舶乘1.2米潮位通过。
绿华山港区进出港航道 位于绿华山以北和以南海域。绿华山港区水域开阔,水深流顺,南方来船可由黄泽洋习惯航路直接抵达绿华山锚地,航路水深大于20米;长江口来船经长江口船舶定制线分道口直接抵达绿华山锚地。出港则反之。
衢山港区进出港航道 位于衢山岛以北海域。航道为满足衢山港区东邦修造船厂进出港需求而建。衢山港区进出港航道自上述洋山港区进港航道起,经黄泽山与上海山之间穿越,抵达衢山港区。2009年建成使用,设计通航宽度600~1000米。
陆岛交通航路 陆岛交通航路是大陆连接舟山境内各主要岛屿的陆岛航线,和舟山境内各主要岛屿之间的岛间中短途航线。2009年12月,舟山跨海大桥通车,2021年12月29日,宁波舟山港主通道建成通车,原本繁忙的上海至定海,岱山至定海、宁波等客运班轮相继停航减少航次,陆岛交通转由客运班车及短途客滚船为主。
现保留运营的陆岛航线主要有:舟山本岛定海鸭蛋山至宁波白峰客滚船航线;六横岛至宁波郭巨客滚船航线;桃花岛至宁波郭巨客滚船航线;舟山本岛三江至小洋山经东海大桥抵上海等地航线;岱山岛至小洋山经东海大桥抵上海航线;泗礁山岛至小洋山经东海大桥抵上海航线。
境内岸线总长2444千米,均为海洋岛屿岸线。港口岸线资源可利用362千米,已开发141千米,未开发221千米(有规划方案123千米,无规划方案98千米)。按地域划分,分布在舟山岛南部、岱山岛东部、六横岛西北部、衢山岛西北部、金塘岛东南部、桃花岛南部、绿华岛南部等海域。按舟山港域港区分,分布在洋山、六横、衢山、金塘、岑港、嵊泗、岱山、白泉、马岙、定海、沈家门等11个港区。
深水岸线
舟山海域自然条件和区位条件优越,是中国建设大型深水港的优良港。在舟山港适宜开发建港的362千米岸线中,水深大于15米的岸线长198.3千米,水深大于20米的岸线长107.9千米。按业界每千米深水岸线可承载500万吨年吞吐能力系数测算,舟山港口岸线资源的最大可支撑能力为年吞吐量10亿吨以上。
岸线使用至2020年底,舟山境内港口规划岸线共计362千米,已开发141千米,有规划123千来,无规划98千米。
定海港区岸段
定海港区滨海及境域南部海域,以定海区城东街道金垒角及南部东屿山为界,分为定海港区和西区两大区块。
定海港区(西)深水岸段 舟山岛金垒角至小洋螺的滨海岸段和南部诸岛深水岸段,除已开发岸段外,待开发的深水岸段有6处11段,总长15500米。
定海老港区岸段 即定海老城区滨海地带舟山岛南侧,西起小竹山东到金垒角,凹弧形岸线。可利用岸线4000米左右,岸滩稳定,前沿水深变化复杂,外侧有岛礁及沙质浅滩掩护,后缘为舟山城市区,沿岸遍布码头,舟山本岛水上客运中心移址定海三江前,此岸段曾是定海老港区主要客运码头所在处。
鸭蛋山深水岸段 舟山定海区盐仓街道的鸭蛋山与小竹山之间,东西走向内凹弧形,东接定海港区岸段,西连螺头岸段。岸线长约3500米,岸滩稳定。前沿10米等深线距岸100~200米,港池水域宽度1500米,后缘陆域平原约有3平方千米,列为舟山城区扩大用地。岸段遍布码头,建有舟山海峡汽车轮渡码头,是连接大陆“蓝色通道”的桥头堡。
螺头深水岸段 在舟山定海区盐仓街道螺头。岸线东西走向,可利用深水岸线长约1000米,前沿20米等深线距岸200~300米,港池水域宽度300~1000米。后缘陆域平原面积约有1平方千米,水资源丰富,列为城市拓展规划区。已有3000吨级码头1座,有公路直通定海城区。
西蟹峙深水岸段 属定海区环南街道,东与盘峙岛隔海相望,南为大猫岛。西蟹屿岛屿岸线长4590米,深水岸段在该岛南侧和东侧,总长2000米,南侧岸段长1000米,前沿水深大于20米,20米等深线距岸200米,港池深而宽阔,已建有1.8万吨级油库码头1座;东部岸段长约1000米,水深大于20米。岛屿陆域面积1.01平方千米,其中半为平原和盐田。2020年底有原住民306人,以农业为主。供电来自舟山岛,蓄水量1.95×10 4 立方米。有100吨和500吨级码头各1座。
大猫深水岸段 属定海区环南街道,大猫岛岸线总长14449米,深水岸线在岛的东北、西南,长约5000米,20米等深线离岸200~400米。东北茅草岙岸段和冷坑岸段各长1000米,后缘有小片平地;西南部分3段(大南岙岸段、淡湖岙岸段、盘峙湾岸段),由猫嘴巴至梅湾山咀,计长约3000米,后缘有少量平地和滩涂。大猫岛陆域面积6.92平方千米,2020年底有原住民1301人,以农业为主。舟山输电网供电,总蓄水量13.9×10 4 立方米。通电、通电话,有100吨级码头4座,有定期班轮往返定海。
盘峙深水岸段 属环南街道。盘峙岛岸线总长9985米,深水岸线位于岛的东北和西岸,长约3000米,西岸定海岙岸段,长约1000米,20米等深线距岸100~200米。港域水深大于20米的宽度400~500米;东北大岙岸段,长2000米,20米等深线距岸150米左右,前沿水深大于20米的宽度500~700米;盘峙陆域面积4.11平方千米,属渔、农、工、盐业综合经济地区。2020年底有原住民1814人。舟山岛输电网供电,总蓄水量53×10 4 立方米,通邮、通电话,有简易公路8.7千米,500吨级码头1座,船埠头6处。
摘箬山深水岸段 属定海区环南街道。摘箬山岛屿岸线总长7266米,深水岸线位于岛的东、西、南侧的东岙、西岙、沙岙沿岸,长约3500米,南岸后缘主要是山坡地,东西两岙有少量平原,前沿水深超过20米,20米等深线距岸100~200米。摘箬山陆域面积2.70平方千米,2020年底有居民233人。除农业、渔业外,尚有部分劳动力搞运输业。已接通舟山岛供电网,蓄水量2×10 4 立方米。有船埠头3处。
东岠深水岸段 属定海环南街道。东岠岛屿岸线长7726米,深水岸段位于岛西的西岙沿岸,长约1000米,前沿20米等深线距岸100米。东岠山陆域面积3.42平方千米,2020年底有居民345人,主要从事渔业和农业生产。舟山岛输电网供电,总蓄水量约3×10 4 立方米,有船埠头2处。
定海港区(东)深水岸段 金垒角至平阳浦的舟山岛滨海岸段和南部的岙山、长峙两岛沿岸,深水岸段总长约6000米。
金垒角至双阳岸段 定海区城东街道和临城街道滨海地带。该区段的舟山岛岸线长约11000米,近岸水域是定海至沈家门的内航道,航道窄,水深变化大,建有大于1000吨级码头13座。江(港)口浦深水岸段有瓦窑湾5000吨级杂件码头和港口浦3000吨级煤码头及5000吨级、3000吨级油品码头各1座,江口浦至十六门有5000吨级修理码头3座;在惠民桥岸段,建有惠民桥电厂3000吨级煤码头。在东部的长升村、双阳村外,建有3000吨级成品油码头各1座。东段牛头山至鳌头浦长1000米的岸段,前沿水深大于10米,宽300米,可发展5000吨级以下泊位。
岙山深水岸段 属新城管委会临城街道。岙山岛岸线总长13150米,深水岸段位于南岸、西岸和东北岸,可利用岸线5000米。岙山岛总面积5.96平方千米,以渔业为主。至2020年底,全岛原住民少,多为石油基地员工,舟山岛输电网供电,总蓄水量38×10 4 立方米。
岙山岛外长礁附近深水岸段有中化兴中石油中转码头1号泊位,靠泊25万吨级;2号和3号泊位,分别靠泊10万吨级和1.25万吨级。与1号泊位相配套的储油罐容量30×10 4 立方米,2号、3号泊位有相应的成品油储油设施。岛西尚有发展余地;岛南岸狗头颈以东长约1200米岸段,万向石油储运(舟山)公司一期10万吨级、二期20万吨级泊位已建成;兴中和万向两公司所用岸段之间的后方为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岙山岛东北岸段,介于庙山与前山咀之间,有长约1000米的深水岸段,港池为岙山港,水深10~30米,宽500米左右,后缘有虾塘和小片平原。主要进出口航道(通向峙头洋)水深10米左右(长约2000米),候潮可通3~5万吨级船舶。
长峙深水岸段 属新城管委会临城街道,20世纪50年代,长峙山与外长峙山筑塘围拢而成,海岸线总长14030米,南岸有长约3000米的深水岸段,正面与岙山岛相望,港池为岙山港。水深大于10米的宽度300~500米,东浅西深。东段2000米岸外,水深多在10~20米之间;西段1000米岸外,前沿港域水深大于20米。外长峙附近1000米岸段在建1万吨级通用泊位码头区。长峙岛陆域面积7.97平方千米,平原面积占70%以上。至2019年10月底,长峙社区有常住人口2736人(含海防、岙山、长峙3村人口数),用电由舟山岛输电网供给,总蓄水量33.7×10 4 立方米。建有临城大桥与舟山岛相通,船埠头5处,有定期航船通往附近岛屿。深水港区后缘平原面积大,已开发成为绿城如意小镇和浙江海洋大学城。
老塘山港区岸段 老塘山港区岸段在舟山岛西部和西南部海域,分别属定海区的双桥镇、岑港镇。有深水岸段6处9段,总长约20000米。
老塘山深水岸段 以老塘山嘴为中心,分东南、西北两段。东南段又称野鸭山岸段,属双桥镇,老塘山嘴向东南至野鸭山东约400米,岸线长约3000米,港池为册子水道(横水洋)北部,水域宽阔,水深10~50米,15米等深线距岸约1000米,东南为野鸭山锚地,后缘陆域滨海平原面积大于6平方千米,规划为临港加工区,滨岸规划为粮油、木材等多用码头区。老塘山三期已建5万吨级(兼靠8万吨级)粮油码头和在建5万吨级木材码头各1座。用电由舟山电网供给,水资源较丰富,交通便利。
西北段原称老塘山岸段,属岑港镇,由老塘山嘴向北伸延至花地里,长约2000米,掩护条件好,岸线稳定。港池水深10~20米,宽度400米左右。腹地平坦,陆域平原面积约有2平方千米。该段深水岸线已利用,一期工程于1987年4月竣工,建成1.5万吨级杂货码头1座,二期工程兴建2.5万吨级、7000吨级(主要为煤炭)泊位各1座,1993年10月投产运行。港区通电、通水,港区道路与舟山岛公路网络连接,已初步形成舟山煤炭、木材、粮油、杂货等大宗物资的中转及加工基地。
烟墩深水岸段 在舟山岛西北部的马目、烟墩西南侧,属岑港镇。岸线呈西北—东南走向,长约7000米,前沿10米等深线距岸100~500米,港池水域为菰茨航门,水深10~50米,前沿水深大于20米,宽1500~2000米。后缘约有陆域平原5平方千米。烟墩岸段后方是以农业为主、工农业并举的地区,用电由定海电厂输电网供给,总蓄水量124×10 4 立方米。此岸段因受富翅至册子跨海大桥建成通航限高影响(通航孔只能通过2000吨级船舶),开发深水岸段船舶只能绕道灰鳖洋、大猫洋、龟山航门、黄大洋进出,最浅水深10~12米的航路长约25千米,所以只能布置小于3万吨级的泊位。
富翅、里钓、外钓深水岸段 三岛均属定海区岑港镇。富翅岛深水岸线位于岛西南岸,长约1000米,港池为桃夭门,水深大于20米,10米等深线距岸约150米,陆域面积1.36平方千米。岛上原住民以农业为主,兼海洋渔业、石料开采和海洋运输业。岛上电网与舟山岛连接,总蓄水量6×10 4 立方米,跨海大桥连接里钓、舟山岛。
里钓山深水岸线 位于岛西岸,长约1000米,港池为富翅门,水深多大于20米,20米等深线距岸约150米,陆域面积1.87平方千米,岛上总蓄水量7.4×10 4 立方米,岛上原住民以农业为主,兼开采石料等。跨海大桥已与舟山本岛和富翅岛连通。
外钓山深水岸线 位于岛西南段,长约1000米,20米等深线距岸约100米,港池为册子水道北缘,陆域面积1.42平方千米,2010年有居民28人,以晒盐为主,有盐田约48公顷,年产原盐1300吨,该岛蓄水量约0.15×10 4 立方米,有100吨级码头1座,岛西北部有拟建中的输油管道通过。
册子深水岸段 属定海区册子乡。岸线总长23854米,深水岸段位于岛的东南、南和西南,可利用岸线5000米,前沿20米等深线距岸100~500米。后缘陆域平原约4平方千米。册子岛陆域面积14.97平方千米。岛上原住民以农业、渔业为主,电网与舟山岛连接,总蓄水量110×10 4 立方米,有公路10千米,建有客运码头2个,跨海大桥已架通。东南珠丝门2000米长岸段已建成石化石油储运码头2个,分别靠泊25万吨和30万吨(珠丝门北在建3万吨、15万吨、规划6万吨级船坞各1座)。南岸尖锋山岸段长约1000米,西南双螺岸段,长约2000米(港池西堠门)有待开发。
金塘港区岸段 金塘港区在金塘岛周边海域,深水岸段分6处9段,总长22500米。
金塘岛深水岸段 金塘岛在舟山岛西南部海域,属定海区金塘镇。岸线总长49210米,深水岸线20000米,分布在岛西、南、东三面,分为7个岸段。
木岙岸段 近南北走向,北起小山,南至龙洞咀,长4000米,港池称金塘洋面,10米等深线间的宽度大于3000米,水深多大于10米,15米等深线距岸约800米。正前方为油轮锚地,后缘陆域木岙平原面积大于3平方千米,沿岸为盐田,并有约300米×3000米滩涂,可围成工程用地。
大浦口岸段 东南至西北走向,介于大浦口与长鼻咀(外湾山咀)之间,内凹,直线距离2千米,港池为金塘水道西北口,宽约3000米,20米等深线距岸300米左右,后缘陆域为大丰平原,近岸有约85平方千米盐田,工程用地富裕。中间有海底输电电缆通过。
上岙与张家岙岸段 西南至东北走向,沿岸山岬和小山岙相间,港池为金塘水道北侧深槽,20米等深线距岸50~300米,由西南老牛岗山咀至东北宫山南,总长约6000米。后缘有小湾岙平原多处,可开拓为工程用地。
小李岙与北岙岸段 近南北走向,北起北岙东,南至宫山,总长约5500米,前方港域为册子水道(横水洋)西南水域,水深面宽。20米等深线距岸200~400米。小李岙码头以南小李岙岸段,长约2500米,后缘有4个小湾岙的平地可供工程用地;小李岙码头以北称北岙(或长沙)岸段,长约3000米,后缘陆域多为山坡地,湾岙小而少,有少量滩涂可围填作为工程用地。北侧有海底输电电缆通过。
东堠岸段 东堠、西堠平原沿岸,岸线总长2500米。北山咀以南长700米、以北长1800米,10米等深线距岸200~500米,20米等深线近岸。港池为西堠门,水深多大于20米,但跨海大桥预留孔位只可通航3万吨级船舶。后缘有东堠、西堠平原,有滩涂可围填。
金塘港区岸段已有详细规划,以建大型集装箱和杂货码头为主。
金塘岛面积82.11平方千米,舟山第四大岛。至2020年底全镇人口5.1万人,以机械加工、集装箱运输、农业为主,兼营渔业、工业、盐业和第三产业等。通过输电电缆与浙江电网相连接。水资源较为丰富,总蓄水容积788.6万立方米。海陆交通方便,公路通达主要乡村,有客货码头12座。跨海大桥建成后,海上客运退出运营,由跨海大桥承载连接大陆和舟山岛。
大鹏山深水岸段 大鹏山位于金塘岛西北侧,属金塘镇,两岛间仅隔宽350米的沥港港。深水岸段位于岛西侧,埠头山咀向北长约1500米,向东南长约1000米,港池为一深槽,滩槽稳定,大于20米的宽度约1000米,20米等深线距岸200~1000米,但跨海大桥通航孔只可通航5万吨级船舶。后缘有小平原和大片涂滩,可供工程使用。大鹏山岸线总长12310米,陆域面积6.09平方千米,平地1.032平方千米,滩涂约2.574平方千米,岛上原住民以农业为主,兼营船舶修理、海洋运输和渔业,电力与金塘岛联网,总蓄水量约7.7万立方米。
马岙港区岸段
马岙港区岸段位于舟山岛北部海域,分东、西两区。东区在白泉、北蝉、展茅沿岸,西区在马岙、小沙和长白沿岸。深水岸段总长约23000米。
马岙港区(西)深水岸段 舟山岛西北部海域,分隶马岙、小沙、长白3个乡镇,深水岸线共长13000米。海域为灌门水道(西段)、长白水道及大猫洋。北有岱山、东有秀山等岛掩护,水深条件好。
马岙深水岸段 定海区马岙镇北部沿海,长约4250米,分东、西两段。东段胜利塘岸段,在马岙盐场(胜利塘)外侧,介于庙山咀与龙下巴之间,长2000米,港池水深20~60米,宽度大于1000米。20米等深线距岸堤200~250米,规划建大宗散货泊位,后缘有约10平方千米的马岙平原,供建港配套工程用地;西段北海岸段,龙下巴至后湾山北,长约2250米,前沿水深13~20米,水下地形复杂,规划为大宗散货及临港工业泊位。后缘有虾塘、滩涂和小平原。
小沙深水岸段 定海区小沙镇北部沿海,长约5450米,分东、西两段。东段小沙(毛峙)岸段,东起后湾山北,西至小塘里(山咀),长3000米左右,10米等深线距岸100~500米,港池为长白水道东段,毛峙山附近深潭水深大于20米,受长白岛东南部水深小于10米的水下浅滩制约,水深多在10~15米之间,水深大于10米的宽度1000米左右,后缘有约4平方千米的小沙平原,沿岸有大于1平方千米的虾塘盐田可供工程用地;西段大沙(峙岙塘)岸段,从小塘里至峙岙塘(渡埠),长约2450米,10米等深线距岸200~600米,港池为长白水道,水深10~30米,两端北侧地形起伏大,外侧水深仅2.9米的暗礁。两段为预留发展港区。
马岙、小沙两镇由舟山电厂和大陆电网供电,水资源丰富,有昌门里、峡门、东岙等100万~300万立方米的中小型水库供水,陆上交通方便,多条公路通向定海、鸭蛋山轮渡,可直达沿岸主要村庄及深水岸段。水路有三江轮渡码头等。程控电话、卫星电视等通信、信息传输便捷。
长白深水岸段 属定海区长白乡。长白岛岸线长19161米,深水岸段位于岛东和北部,长约3300米。港域为大猫洋,水深20~50米,宽1500~2000米,20米等深线距岸100~300米。分两段:东北东山咀岸段,老鼠尾巴(东山咀)向西北至雄鹅头,长约1500米,20米等深线贴近岸边,后缘多山坡地,开发可利用南侧的大湾村平原;北段后岸(傅家)岸段,雄鹅头向西至外湾山咀,长约1800米,外湾山咀北有乌峙山,二者间水深大于20米的宽度约500米,后缘有大满等虾塘和滩涂,面积约1平方千米,可作工程用地,2006年,太平洋海洋工程(舟山)有限公司落户,2010年,舟山中电绿科船舶修造有限公司使用岸线2700米,在长白岛东北(东山咀—雄鹅头)落户。
长白岛面积11.272平方千米,原住民从事农、渔、盐业为主。舟山电网供电,岛小山低,水资源欠丰。公路连接各行政村。原有通往舟山岛的陆岛交通码头1座。2021年12月29日,宁波舟山港主通道全线贯通,长白岛连接宁波舟山港主通道。
马岙港区(东)深水岸段 在定海区白泉镇、北蝉乡和普陀区展茅镇沿海,港池处黄大洋西南海域。以钓山为中心,分东、西两段。
西段钓山至浪洗岸段 白泉镇浪洗至北蝉乡钓山之间。岸段长约4500米,港池为灌门东口外的潮流深槽区,深度20~50米。钓浪围填工程在建,完成后,20米等深线离堤约200米,水深大于20米的水域宽度约1800米。槽内底床起伏大,底质基岩裸露,南北两侧边坡和浅滩区为黏土质粉砂。浪洗至钓山岸段水深流顺,西端浪洗沿岸建有舟山发电厂的1万(兼靠2.5万)吨级卸煤码头1座(泊位长宽为208米×18米),前沿水深10米,东端钓山建有钓门冷库码头等。钓山东北侧有乌龟山、石皮礁等岛礁,乌龟山以北有一水下暗礁,水深10.8米,暗礁北侧水深大于20米的水域宽度约900米,南侧与乌龟山之间水深大于20米的宽度约250米,一般万吨级船舶亦可走暗礁南顺直进入港区,如作炸礁处理,大型船舶进入钓山及以两岸段更加顺直、宽畅。
东段钓山至小梁横岸段 钓山—牛头山—小梁横连线以北,分属定海区北蝉乡和普陀区展茅镇。深水区距后缘海岸较远。规划在钓山—乌龟山—石皮礁—牛头山—小梁横山—大梁横山—中柱礁—后门山—烧灰岗(螺门东侧)围堤,完成后,围堤线北侧可形成长约5500米的深水岸线。10米等深线距堤坝均在100米左右。牛头山以东至小麦杆礁段长约1500米,20米等深线距堤坝约400米,牛头山以西至石皮礁长约3000米,15米等深线距堤坝约700米,石皮礁与乌龟山连线以北长约1000米,20米等深线距堤坝400米左右。前沿水深多在15~20米之间,水深大于18米的港域宽度大于3000米。大、小麦杆礁东北有湖色礁等暗礁,水深分别为6.8米和7.6米。湖色礁与大麦杆礁之间水深大于20米的宽度约500米,湖色礁北侧水深大于20米的水域宽度大于1500米,水深大于15米的宽度有约2500米。正常情况下,湖色礁南北均可通航大吨位的船舶。围堤与舟山岛之间的三角形区块面积可达18平方千米以上。
岸段后缘陆域是白泉、北蝉、展茅三乡镇,农业、盐业、渔业等第一产业久负盛名,乡镇企业及第三产业发达:人口分别为30140人、11007人、23010人;舟山电厂和大陆联网供电;通信便捷,交通便利,定海、沈家门公路直达滨海前沿的洗浪、钓门和螺门。后缘陆域平原面积大,山体高,舟山岛最高点——黄杨尖,是舟山群岛第二高山,水库、山塘多,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
普陀区岸段
沈家门港岸段 位于东经122°18′,北纬29°57′,舟山本岛东南部,北起东港岸线的麒麟山,东自半升洞,西至勾山浦,南面包括鲁家峙、马峙、小干岛诸岸线。普沈水道内各岸段5米等深线距岸50~100米之间,马峙岛南岸段10米等深线距岸200~300米,鲁家峙岛南岸段10米等深线距岸100~300米,小干岛南岸段10米等深线距岸1000~1300米。后缘陆域面积16平方千米。
普陀山岸段 位于东经122°23′,北纬30°01′,舟山本岛东部海域普陀山岛的东南岸,隶属普陀山镇。距舟山本岛沈家门镇7.7平方千米,距朱家尖岛2.5千米,普陀山岛岸线总长31384米(其中基岩23459米)。
朱家尖岸段 位于东经122°29′~122°49′,北纬29°50′~29°57′之间,舟山本岛东南部海域的朱家尖岛西南岸,隶属朱家尖镇,西距舟山本岛1.5千米,北距普陀山2.5千米。朱家尖岛岸线总长83314米(其中基岩57896米),可利用深水岸线7000米左右,从钓鱼礁至梓岙涂,前沿水深10~25米,10米等深线距岸100~750米。后缘陆域面积8平方千米,港池宽度2000米。
蚂蚁岛岸段 位于东经122°15′,北纬29°52′,舟山本岛东南部海域蚂蚁岛南岸,隶属普陀区蚂蚁岛乡。距舟山本岛沈家门8.5千米,南隔清滋门水道距桃花岛1.7千米。蚂蚁岛岸线总长7821米,(其中基岸2816米),可利用岸线1000米,烂田岙至三八海塘,前沿水深10~20米,10米等深线距岸50~400米,岸线基本稳定,后缘陆域有山坡和滩涂,朝东北拓展约有陆域面积0.5平方千米。港池水域紧连清滋门水道(蛏子港),宽度1300米,水深10~40米。
桃花岸段 位于东经122°13′~122°19′,北纬29°46′~29°51°,舟山本岛东南部海域桃花岛的北岸和西北岸,虾峙门主航道的西北侧,清滋门的西南侧,隶属普陀区桃花镇。桃花岛海岸线总长57896米(其中基岸39760米),可利用深水岸线10000米,北岸为海积平原,栲树湾至外茅草屋,10米等深线距岸200~300米;西南岸为基岸,前沿水深10~25米,20米等深线距岸100~500米,岸滩基本稳定。后缘陆域平地纵深100~1500米,约2平方千米,向岛内拓展可扩大到6平方千米。港池水域紧邻虾峙门主航道,水深大于20米,宽度有750米,附近有大小双山、大小篮山等岛礁。
登步岸段 位于东经122°17′,北纬29°51′,舟山本岛东南部海域登步岛的南岸,隶属普陀区登步乡。登步岛海岸线总长23482米(其中基岩12223米),可利用岸线3000米(蛏子港南侧),余家岙至外竹山,前沿水深10~15米,10米等深线距岸200米,后缘陆域大部分为山坡,平地面积较小。港池水深10~40米,水域宽阔。
虾峙岸段 位于东经122°13′,北纬29°44′,舟山本岛东南部海域虾峙岛西北部和南部,虾峙门主航道南侧,隶属普陀区虾峙镇。虾峙岛海岸线曲折,总长57025米(其中基岩42237米),可利用岸线4800米左右,从尖咀头至虾峙角一带,前沿水深10~20米,10米等深线距岸200~300米,后缘陆域大部分为山坡地,陆域平地需开山围涂填海。港池水域开阔,水深浪平,掩护条件好。
六横岸段 位于东经122°02′~122°12′,北纬29°39′~29°55′,舟山群岛最南的六横岛西北岸。隶属普陀区峧头镇。六横岛海岸线总长85050米(其中基岩39637米),可利用岸线约20000米。一是西北岸,长12000米,黄风咀至东浪咀山。前沿水深大于20米,15米等深线距岸175~500米,20米等深线距岸250~550米,后缘陆域为海积平原,纵深300~1500米,平原面积约3平方千米,向岛内有拓展余地。港池水域宽度3000米以上。二是东北岸,长8800米,从聚源塘至葛藤涂,前沿10米等深线距岸200~800米,后缘陆域平地广阔,约有5平方千米。
佛渡岸段 位于东经122°01′,北纬29°44′,宁波穿山半岛与六横岛之间的佛渡岛东岸和西北岸,隶属普陀区佛渡乡,距舟山本岛沈家门32.7千米,西北距宁波梅山岛2.4千米。佛渡岛岸线总长17669米(其中基岩10312米),可利用岸线4000米。前沿水深10~20米,15米等深线距岸200~350米,20米等深线距岸250~400米。西北岸线长2500米,港域紧贴佛渡水道的青龙门;东南岸线长1500米,港域紧贴双屿门,后方无陆域平地,需围塘填滩。前沿水域宽敞,进出港域操纵方便。
岱山县岸段
岱山岛东南部高亭滨港。从东面大蒲门到西面浪激渚,呈东西走向。东段为内凹弧形,西段顺直,南面有江南山、官山、大峧山等岛环抱,是一天然避风良港。可利用岸线约10千米。现有大小泊位27个。东段大蒲门到闸口,长约4千米,主要为岱山港客运港区和油库码头,东段中部岱山港客运集散中心,建有8座客运码头,其中客滚船码头3座,西段闸口至浪激渚,长约6千米,有3000吨级货运码头2座、10000吨级货运码头1座和500吨级业主码头12座。
岱山港岸段 浪激渚至五虎礁岸段,位于岱山岛南岸。长约5千米,10米等深线距岸200~1100米,其中3千米岸段外10米、20米两条等深线靠近,港池水深大于20米,宽500~900米,可建5万~10万吨级码头。后缘为工业小区和盐田,近岸有数座小型码头。现有12家大型修造船企业落户经营。
南峰深水岸线 位于高亭镇东南3.50千米,隔江(150米)与大蒲门相望。深水岸段位于该岛东北和西南,共长2.50千米。东北岸段由蚶山(猴山)至大鸡笼,长约1千米,20米等深线距岸约0.30千米。港池为岱山水道南口门区,水深大于20米的宽度大于1千米。西南岸为荞麦格子山(野小蒲门)与和尚蟹山(和尚喊连线),长约1.5千米,20米等深线距岸200~500米。港池为龟山航门东部航道区,水深大于20米,宽1.50~2千米。大型中基修造船企业在此岸段落户经营,建有30万吨舾装码头2座和3000吨级材料码头1座。
大峧山深水岸线 位于岱山岛南。西北距高亭镇6.50千米。深水岸段位于岛北和岛东南,计2.50千米。北部岸段以长山咀为中心,向东西延伸,长约1.50千米,20米等深线距岸50~300米。港池水深大于20米,宽500~1000米,深水区东西延长数千米。东南岸段由黄礁咀向东北延伸,长约1千米,水深大于20米,港池宽度大于2千米,20米等深线距岸50~400米。
西南兰山岸段 位于秀山岛南面。从乌岩头至箬跳山,长2.50千米,10米等深线距岸130~500米,其中小兰山码头与三江隔岸相望。港域北有畚斗山、大长山等岛屿掩护,避风条件好。日本常石集团(舟山)船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此落户开发。为境内最早引进外资独资企业。企业用地面积1834亩,批准使用岸线2千米。建有8万吨级大型舾装码头2座,3000吨级材料码头1座。
西北凤凰山岸段 位于秀山岛西北面。从凤凰山麓至洞口山,长1.5千米,20米等深线距岸400~500米。港池为龟山航门西部。高亭航门南部的交汇水域,宽度大于2.20千米,水深20~60米。正前方有岱山本岛、官山、大峧山等岛屿掩护。该岸段东北有老鼠山等岛礁,水下地形起伏较大。
北岸黄沙山岸段 位于秀山岛北面。以黄沙山咀为中心,岸段长1.50千米,20米等深线距岸100~300米,港池水域大于20米的宽度大于600米,深20~50米。正面有秀山牛轭(山)、官山等岛屿掩护。此岸段船舶向东直接出入黄大洋,向西转向北可进出龟山航门。
小长涂岛深水岸段 位于岱山岛东约2.5千米处。岸线总长25235米,其中深水岸段位于岛西酒坛山咀向北经外山咀、龙头岙山咀至野猫洞、近南北走向,总长3.60千米。港地为略呈弧形之岱山水道。北有大、小竹屿等岛为屏障,遮蔽条件好。水深大于15米,港域宽度1~2千米,15米等深线距岸100~800米。后缘岸线曲折,多基岩岬角与小湾岙相间,陆域平地少。该港域适宜布设3万~10万吨级码头泊位。2003年,金海湾重工集团在此落户开发建设,建有大型舾装码头1座,材料码头1座,经营船舶修造业务,为岱山境内修造船企业。
大长涂岛深水岸段 位于小长涂岛南侧。隔长涂港对望,相距最近处约250米。岸线总长73921米,其中深水岸线区,水深大于20米(最深处达100米以上)海域长达10.40米,规划建3万~10万吨级泊位。
长涂港岸段 系非深水岸段。夹于大、小长涂岛之间,港呈反S形。长约8千米,宽250~600米,水深5~20米,水深大于8米的港域宽度200~300米。通岱衢洋北口水深大于5米,通黄大洋南口水深7米左右(分水礁之西宽200米)。该港沿岸建有300吨级以上码头14座,其中3000吨级1座,1000吨级1座,500吨级6座,其余为500吨级以下码头。
此外有300吨级以下埠头6座。长涂港是中、小船舶避风良港。
衢山港区岸段
东部蛇移门(饭粮岙)岸段 位于衢山岛东面。即蛇移门作业区。从大沙碗黄嘴头至外蛇移门,深水岸线长约3.50千米。岸线内凹,10米等深线距岸100~1000米,20米等深线距岸200~1200米。港池为蛇移门水道,水深大于10米的宽度1000米左右,大于20米的宽度700~800米。外叶扫东侧有一水下暗礁(顶部水深2米左右),此处20米等深线宽度仅200米左右。港区向北航道水深大于22米,向南水深浅至13~15米。规划用途大宗散货港口岸线,尚待开发。
南部岱衢洋沿岸深水岸段 位于衢山岛南面。自南沙塘咀向东至外鸡娘礁,深水岸线长约1.30千米。分为两段:西段沙塘咀至外泥螺山、分布在小黄沙和泥螺山两大作业区,长约7千米,前沿水深大于20米,港域宽度2~2.50千米。沿2米等深线围涂,距20米等深线仅200~300米。东段外泥螺山至外鸡娘礁,为胡琴岙作业区,长约6千米,前缘水深10~15米。沿2米等深线围堤,距14米等深线600~800米。由港区向西去杭州湾,局部水深10米左右,向东去外海,最小水深13米,5万吨级船舶可自由出入,10吨级船舶需候潮。经国内外专家多次现场踏勘,认定多处可建5万~8万吨级液化气、天然气第四代集装箱等多用途泊位。岸段西部建有多座石料装卸码头。中部南扫基由岱山东方港口开发有限公司进行围堤建设,拟造5万~8万吨级码头,将成为石油、煤炭、木材和粮食等大宗商品中转储运基地。岸段已利用深水岸线1千米。
北部黄泽沿岸深水岸线 位于衢山岛北面。自西北角潮头门山咀至石子门东山咀。大面积围涂后可获深水岸线总长约8.50千米。分三段:西段洞礁岸段,由潮头门至公山北,长约4.80千米,前沿水深大于10米,港池深度大于10米的宽1.50~3千米。经交通部勘测,可建造1万~5万吨石矿砂或煤炭码头5座,年吞吐量可达960万标准箱。2005年3月,青岛正和与韩国合资成立的浙江东邦修造船有限公司在此岸段落户开发,建有30万吨级舾装码头1座,15万~30万吨级船坞2座,已利用岸线1892米。中段长沙岸段,公山至外山咀以北,长约1.70千米,前沿水深9米左右。西段石子门岸段,长约2千米,前沿水深大于10米,部分水深大于20米,往东北进出航道水深大于15米。
衢山西侧岸段 位于衢山西侧打水嘴至桥梁山。岸线长5千米,沿岸建有客运码头4座,货物装卸码头1座,1000吨级石油码头1座,渔用码头3座,为衢山客运集散港区和当地渔业港。规划预留渔业岸线4千米,正准备建设中。
黄泽岛岸段 黄泽岛位于衢山岛北面,与衢山岛隔海相望。该岛深水岸段位于黄泽山岛西南岸。岸线总长15738米。有衢山和上海山等岛屿遮挡,风浪小。港池水深大于10米的宽700~1300米,大于20米的宽0.25~0.90千米,最大水深35米,外航道水深大于23米。适宜建设石油、矿砂等大宗货物中转码头。2006年8月,广厦(舟山)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与岱山县人民政府签约《开发建设黄泽山岛经营石油中转储运合同》。建设规模为建造10万吨级、15万吨级、30万吨级原油(含燃料油)码头各1座;1万吨级成品油码头2座;100万立方米原油储罐和51万立方米成品油储油罐及相应配套设施。2010年,民房折迁、赔偿处理完毕,山体爆破开挖启动。至2011年末,陆域回填,完成碎石垫层(占总量的63%);开山工程,完成开山665立方米(占总量的83%);海堤工程,完成南面围垦、场地平整18万平方米及护岸堤建设。2019年11月,黄泽山油品储运基地一期151万立方米地面储罐项目,在相关部门协调下,开港所涉23项专项验收均已办结通过,航道具备25万吨级通航能力,取得港口经营许可证,项目进入正式开港试运行阶段。2020年2月5日,一艘“长航先锋”号油轮装载3.7万吨汽油,首次成功靠泊黄泽山油品储运中转基地3号泊位,该基地已全面具备试运行条件。
鼠浪湖岸段 鼠浪岛与衢山岛蛇移门隔港相望。陆域面积4.38平方千米,岸线总长19704米。深水岸段在岛西南、西北处,长约4千米,其中西南岸段由西北岸段由头岗向北至小盘山,长约1.40千米,港池为蛇移门北段,水深大于20米,宽0.80千米,向北通黄泽洋,水深均大于22米。2003年,由宁波港务集团等5家企业共同出资组建成立舟山市衢黄港港口开发有限公司,与上海博威置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舟山鼠浪湖岛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协议》。建设规模为建造大型铁矿石卸船码头2座、7万吨级装船码头1座和5万吨级装船码头2座。国垦港区陆域总面积120公顷。在港区南北侧与相邻岛礁间,建总长653米封堵堤2条。2009年8月,岛民整体搬迁结束,围堤工程启动。至2011年末,围堤工程全部完工。陆域形成,完成吹填砂3537070立方米,占总量的114%。开山爆破完成开山方量4543843立方米,占总量的83%。累计完成工程投资86937万元,占总投资额的17.71%。2016年12月14日,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工程质量监督局交工验收小组,对鼠浪湖矿石中转码头水工(一阶段)及引堤、35千伏降压站工程进行交工验收,鉴定工程质量等级为合格,同意交工验收,投入试运营。
嵊泗县岸段位
嵊泗列岛岸线总长471.35千米,深水岸线28.2千米。7~15米等深线位于大洋山、小洋山、徐公岛、北鼎星岛等连线以西海域,20米等深线在泗礁山、黄龙岛、绿华岛、花鸟山、枸杞岛之间,30米等深线紧贴绿华岛、花鸟山和嵊山、枸杞岛、壁下岛诸岛礁连线,70米最深海域在海礁以南0.5千米处。水深10米岸线分布在嵊山(3.79千米)、枸杞岛(2.4千米)、花鸟山(0.7千米)、绿华岛(3.5千米)、大洋山(4.3千米)、小洋山(1千米),水深20米岸线分布在枸杞岛(1.1千米)、花鸟山(2.0千米)、马迹山(2.5千米)。
马迹山深水岸段 位于泗礁山岛西南端马迹山岛南侧,东北距县城菜园镇5.2千米,西北距上海芦潮港约31海里。马迹山岛总面积1.81平方千米,岸线总长10998米。其中马迹山岛南侧深水岸线长约2500米,前沿港池水深大于20米。
绿华山深水岸段 东西绿华山岛岸线总长19037米(其中基岩17637米)。深水岸段位于岛的南侧,西自绿华山的狗头颈,东自东绿华山岛的小铜钱礁,长约3000米。前沿水深10~25米,10米等深线距岸200~750米,后缘无陆域平原。
枸杞深水岸段 枸杞岛海岸线总长22509米(其中基岩21147米)。深水岸段位于岛的南侧,西自江爿礁向东经里西嘴至南龙舌,长约3000米。10米等深线距岸100~500米,20米等深线距岸200~1000米。
嵊山深水岸段 嵊山岛海岸线总长19264米(其中基岩17041米)。深水岸段位于岛的西南侧,北自双胖嘴向东南经泗洲塘、大玉湾至鳗嘴头、扫箕头,长约3500米。前沿10米等深线距岸50~500米,后缘陆域为岩石山坡。港池水深10~30米,可泊渔船5000艘左右,能避西北风、北风和东北风。
小洋山深水岸段 总长约9000米,分为两段,西北侧岸段为小洋山岛—镬盖档岛—小岩礁等岛屿筑堤连接后,形成西北至东南延伸的约6000米深水岸线,堤坝前沿水深大于10米,多数大于13米,局部大于20米。东侧岸段为西门堂至沈家湾抢虾山嘴,水深岸线长约3000米。前沿水深15~20米。
大洋山深水岸段 自大洋山岛东嘴外后门向西至酒埕山嘴、野鸭嘴头、大三塘等岛筑堤连接,形成长约7000米深水岸线。以大洋山岛西北角的野鸭嘴头为界,向东岸线长约4000米,前沿水深大于20米。向西岸线长约3000米,前沿水深10~20米。
锚地系港口供船舶安全停泊、避风、海关边防检查、检疫、装卸货物和实施过驳编组作业的水域,又称锚泊地、泊地。其面积因锚泊方式、锚泊船舶的数量和尺度、风浪和流速大小等因素而定。作为锚地的水域,要求具备适当水深,底质为泥质或砂质,有足够的锚位(停泊一艘船所需的位置),不妨碍其他船舶的正常航行等必要条件。
舟山境内港域锚地众多,锚域开阔,自北而南,适应各类船舶锚泊避风的锚地均有分布。从锚地类型、按位置划分,分为港外锚地和港内锚地。港外锚地设在港湾外,供船舶在进港前停泊等待引航或接受海关、边防检查及检疫等用。在有天然掩护条件的港外锚地可进行部分减载的过驳作业,使吃水较深的船舶能够进入水深不足的港池。港内锚地一般设在有掩护的水域,主要供船舶等候靠泊码头或进行水上过驳作业用。停泊在港内锚地的大船如遇台风,一般驶到开阔的港外锚地去应付台风。
舟山境内在未对锚地实行管理前,舟山海域自古以来已形成多处习惯性锚地,以渔船为主的船舶选择避风、水深、底质好的区域进行锚泊。2001年,浙江海事局印发《关于浙江沿海主要公共航路锚地的公告》(浙海〔2001〕358号文件),对浙江省所有海域的锚地实施规范和管理。
舟山境内港域的锚地均为公共锚地,主要为待泊、联检、候潮、避风之用。除近年建设完成的东霍山锚地、虾峙门口外锚地以及其他航道配套锚地外,舟山境内港域已有锚地54处,锚地总面积约500平方千米。另有规划锚地38处,面积约300平方米。
锚地分布 舟山境内海域范围大,港区分布广。各海域与港区锚地的划分,根据岛屿分布、港区分布和航道锚地资源情况,分别以朱家尖岛和中街山列岛为界,划分为南部、中部、北部三大海域区块锚地群。南部海域有定海、老塘山、沈家门、金塘、六横5个港区锚地。中部海域有马岙、高亭2个港区锚地。北部海域有衢山、泗礁、绿华山和洋山4个港区锚地。
南部海域锚地 2001年12月14日,浙江海事局印发的《关于浙江沿海主要公共航路锚地的公告》(浙海〔2001〕358号)文,境内南部海域原公布锚地主要有虾峙门南、北锚地、马峙锚地、野鸭山锚地、金塘西锚地等。随着宁波—舟山港的开发建设,锚地也在调整建设中。被调整锚地包括虾峙南锚地、马峙锚地、野鸭山锚地等。新建包括条帚门水道附近锚地、鲁家峙锚地等。为保证境内无动力船舶防台系泊,在南部马峙锚地西侧水域设置10万吨级无动力船舶防台浮筒2个。
境内南部海域集中舟山境内港域约50%锚地,锚地大多具有待泊、联检、避风等功能,分布于虾峙门外、舟山本岛南部岛屿间及舟山本岛西南、金塘岛附近等海域。到港大型船舶先在虾峙门口外的南、北锚地锚泊。驶入虾峙门后,外轮可驶至马峙联检锚地或岙山联检锚地联检。国轮可在马峙锚地过驳、待泊等作业。装载危险品的船舶可驶至马峙危险品锚地,实施水上作业和锚泊。
大五奎山南侧锚地、西蟹峙东北侧锚地是定海港内的大型避风锚地。沈家门港是中国著名的渔港,以小型渔船居多,船舶可在平阳浦、墩头、大五奎等小型锚地避风停泊。
金塘锚地主要为金塘港区服务,也为内航路来船提供引航、待泊、避风用。
2015—2019年,舟山港航和口岸管理局启动并先后完成条帚门外锚地工程立项、渔业政策处理、各相关专题论证、锚地勘察扫海、工程验收及锚地开放等工作。条帚门外锚地工程,是浙江省“十三五”海洋重大建设项目之一,锚地总面积32.8平方千米。该锚地主要为进出条帚门航道15万吨级及以下的满载船舶和象山港区5万吨级及以下的散货船提供待泊、候潮、引航服务,同时兼顾舟山港域保税船用燃料油的加注功能。2020年7月,舟山海事局发布航行通告,宁波舟山港条帚门外锚地正式投入使用。
中部海域锚地 舟山境内中部海域现有锚地12个。其中5万吨级以上船舶锚地主要为黄兴锚地和香炉花瓶锚地,1万~5万吨级船舶的锚地主要为大鱼山锚地、五虎礁锚地、马目锚地、秀山东锚地和香炉花瓶锚地。其余为万吨级以下锚地。此外,为满足中部烟墩作业区、老塘山港区等需求,近期建设东霍山锚地。为满足进出马岙港区船舶的引航待泊作业要求,配套建设秀山东锚地等大型锚地。近几年,为配套、适应长白岛附近修造船基地、定海工业园区、岱山南侧岸线开发建设、长涂岛作业区的开发运营,针对长白岛北侧水域附近原缺少大型船舶和危险品船舶锚地实际,规划将长涂山南北部、长白岛北部建设为大型船舶引航待泊锚地。
2008年,启动建设马岙港区公共航道工程,配套建设香炉花瓶礁锚地。后续为有效推动白泉港区液化天然气项目建设和顺利投产运营,助力浙江自贸试验区建设,2018年,启动宁波舟山港白泉港区进港航道工程,并扩建香炉礁锚地。香炉礁锚地位于马岙公共航道口外与东航路衔接点南侧水域,总面积24.15平方千米,锚地东侧为危险品锚地,西侧扩建部分为非危险品锚地,可供10吨级以下船舶候潮、引航、待泊使用。2020年6月5日,舟山海事局发布航行通告,香炉花瓶礁锚地正式对外启用。
北部海域锚地 境内北部海域现有锚地17个。其中20万吨级以上船舶的锚地有衢山临时锚地、衢山东危险品锚位、马迹山港引航锚地、黄泽山锚地、马迹山中转东航道南侧锚地、绿华山锚地共6个。10万~20万吨船舶锚地有洋山港区引航待泊锚地1个、大洋山南1号锚地,2个30万吨级空载修造船锚位。其余均为10万吨级以下锚地。
系泊浮筒 船舶系泊浮筒是在世界各港口得到广泛使用的便捷港口设施。在舟山港开发前,境内海域无大型系泊浮筒。自2006年始,舟山市港航管理局受舟山市人民政府委托,进行大型船舶抗台系泊浮筒方案研究。该局联合有关设计院、校和科研部门,经过三年多的研究论证,在选址、系泊方式、超大型船舶锚链系泊作业的安全性高效性等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2010年该项目申报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并获成功。
2010年8月12日,舟山市港航管理局在马峙锚地和五虎礁锚地,首次组织实施10万吨级无动力船舶防台系泊浮筒抛设作业获成功。作业使用“浙普工57号”大型吊船,将预制的大型混凝土台体沉入海底泥面下10米深海床,然后系牢链接浮筒体。此次作业抛设10万吨级无动力船舶防台系泊浮筒3个,1个位于长涂岛北侧的五虎礁锚地西侧,2个位于沈家门外马峙锚地西侧。
2011年2月21日,舟山市港航管理局组织相关部门,审查通过金海重工30吨级无动力船舶防台系泊浮筒设计方案。方案可在台风等级极端恶劣状况下,以浮筒系泊无动力大型船舶和超大型船舶。随后,中国首个30万吨级无动力船舶防台系泊浮筒在舟山港域建造,开创大型无动力大型船舶锚泊设施建造之先河。
2012年6月13日,舟山境内港域第一个30吨级无动力船舶防台系泊浮筒“岱山水道1号”在岱山水道锚地抛设成功,并通过交工验收,正式投入使用。
至2012年底,境内港域已有马峙锚地西侧的“南1号”“南2号”浮筒,五虎礁锚地的1号、中2号、中3号浮筒,共5个10万吨级无动力船舶防台系泊浮筒,和岱山水道一座30吨级无动力船舶防台系泊浮筒“岱1号”投入使用。
舟山境域地处钱塘江、甬江入海口,海域大部分在舟山岛西,属内侧性半封闭海域。海底平坦,底质以粉砂质软泥和黏土质软泥为主,水深一般在10~20米之间。横水洋有一条南北向深沟,最深处108米。
海流
江浙沿岸水流、台湾暖流和黄海冷水团交汇于此。大陆径流年均入海近1万亿立方米,形成强大的低盐水团,水色混浊,春夏向外伸展,秋冬向沿岸退却。台湾暖流高温高盐,水色澄清,春夏自南向北楔入,直抵沿岸水域,冬季偏离沿岸,向南退缩。黄海冷水团南下,随台湾暖流强弱变化,秋冬季舌尖状伸入,初夏逐渐向北退缩,形成南北带状逶迤水团混合区。海域外侧岛屿连线以东海区,潮流以顺时针方向呈回转流,以西海区,往复流转。
江浙沿岸水团 由长江和钱塘江等入海径流与海水混合形成,终年存在,水量和分布范围夏季大、冬季小,低盐。水团内部盐度水平梯度大。夏季型分布期间,等盐线自长江口呈舌状向东偏北方向扩展,形成较大范围低盐区。冬季水团温度低,夏季温度高,多年月平均温度的季节变化为本海域诸水团中最大。
台湾暖流水团 由台湾东侧北上的黑潮水和来自台湾海峡的海水混合而成。按温度和盐度特征可分为表层水、深层水。表层水呈高温、次高盐特征。盐度略低于台湾暖流深层水。深层水低温、高盐,温度低于表层水,而盐度则居于本海域诸水团之首。
黄海冷水团 主体在黄海,出现在境域的冷水团仅是其边缘部分。分布范围冬季大、夏季小。夏季,仅存在于本境域海东北一隅深底层,上层为江浙沿岸水所占据。黄海冷水团低温、中盐,盐度高于江浙沿岸水,低于台湾暖流水。
潮汐
境内海域的潮汐受外海潮波控制,潮汐性质为半日潮。境内东部海域多为正规半日潮,境内西部海域因潮波受岛屿和浅海影响而变形,潮汐性质多为非正规半日潮。境内海域的平均潮差在1.9~2.45米,其中南部的金塘至定海一带潮差最小,且由此向四周海域逐渐增大;杭州湾滩浒附近海域的潮差最大,为3.31米。
潮汐增水一般发生在风暴潮来袭时。境内海域常受风暴潮影响,最大潮汐增水可达1.42米(定海)。风暴潮主要由台风造成,多发生在7—9月,并经常与天文大潮同时出现。时潮汐增水幅度西部浅水海域大于东部深水海域。
潮流
外海潮流波由境内的东南方向经岛屿间的航门水道进入各港区。受地形影响,岛屿之间水域的潮流流速较大。流向大致与水道走向平行。境内港域大多数港池的潮流呈往复运动。潮流性质:境内东部海域多为正规半日潮流;境内西南部海域因潮波受岛屿及地形影响多为不规则半日潮流,浅海分潮明显。其中册子水道、马峙锚地、螺头水道、金塘水道及附近为不规则半日混合潮流。
境内海域的潮流普遍较强。以金塘岛东侧的西堠门和岱山附近最强,定海和嵊泗次之。最大流速超过4节(2.0米/秒),西堠门最大流速达7节(3.5米/秒),洋山、龟门航门实测流速达到6节(3.0米/秒)。
境内海域的余流主要受径流和风的季节变化,其中长江径流入海后的迁移路线和台湾暖流的影响较为明显。该海区的余流普遍较强,一般为0.2米/秒左右,最大可达0.5米/秒;余流方向一般与最大流速的方向吻合。
海水温度与盐度
海水表层年均温度3℃~17℃,略高于年均气温。最高水温29℃~30℃,最低4℃~5℃,15℃以上日数在195~232天之间,20℃以上日数在138~155天之间。
表层海水盐度变化在20.42‰~30.53‰之间,年均盐度25.6‰,盐度自西向东逐渐递增。
水质条件
沿海江河流注给沿岸水体带来大量营养盐类,海域水质肥沃。金塘洋面和岙山附近水质抽样测定:水质PH值在8.15~8.30之间,水体溶解氧为6.19~8.31毫克/升,氨氮0.04~0.10毫克/升,硝酸盐0.405~0.621毫克/升。1981~1982年分季调查表明:浮游动物均值为28.4~30.1毫克/立方米,浮游植物均值为34×10 4 ~40.6×10 4 个/立方米,底栖生物均值为300~1150毫克/平方米,各种鱼类及其仔幼鱼育肥生长的饵料基础丰富。但近几年来未经处理的废水及有害物质大量排入海域,水质污染严重。
地处欧亚大陆与西北太平洋过渡地带,属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季风交替明显、四季分明,有明显的干湿季节,光照充足,大风频繁,雨量丰沛,空气湿润,雨热季节变化同步。全年多大风,春季多海雾,夏秋多热带气旋(包括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
春季
南北风交替出现,东南风多于偏北风。天气晴雨多变,乍暖还寒,会出现较长时间的低温阴雨,气温回升呈跳跃式,常伴有倒春寒,多海雾。
夏季
受副热带高压影响,盛行南—东南风,气温明显升高,全年最热,但无酷暑,初夏“梅雨”期,阴雨连绵,7—8月晴热少雨,热带气旋是主要灾害性天气。
秋季
冷空气日趋活跃,偏北风多于偏南风,气温呈波状下降,9月仍有热带气旋活动,9—10月会秋雨绵绵,10月下旬起秋高气爽。
冬季
受大陆冷高压控制,盛行北—西北风,偏北大风频繁,是浙江省冬季风力最大的地方,全年最冷,但无严寒。
气温
年均气温16℃左右,年际变动15.7℃~17.3℃,变幅1.6℃。8月最热,平均最高气温25.8℃~28.0℃;1月最冷,平均气温5.2℃~5.9℃。1990—2020年,舟山极端最高气温42.3℃,出现在2013年8月8日13时21分(定海),极端最高低气温-5.7℃,出现在1991年12月24—29日,并伴2天大雪。
2019年全市平均气温17.4℃左右,相比常年偏高0.8℃。
日照
年均日照时数1937.8小时。月际分布,以7—8月最多,465.3小时,占全年日照数24%,1—3月最少,361小时,占全年日照时数18.6%。最多2004年2096.4小时,最少2006年1698.7小时,2019年全市年日照时数平均为1616.9小时,相比常年减少346.2小时,偏少18%。
降水
常年降水量927~1620毫米,降水时间分布不均,其中3—10月各月平均降水量都在100毫米以上,最大出现在8月,197.2毫米,占全年的13.7%,其余各月平均降水量都在100毫米以内,最小出现在12月,53.4毫米,为全年的3.7%。
年均降水日数153.4天(日降水量≥0.1毫米)。最长连续降水日数21天,总降水量226.7毫米。5—10月为暴雨(≥50毫米)最多期,其中8—9月为暴雨集中期,年均4次。最多2002年1888.0毫米,最少2003年835.5毫米,年均雨日149天。
最大月降水量446.5毫米(2005年8月),最大日降水量235毫米(2007年10月8日)。
年均雪日5.6天,初雪期12月27日,终雪期3月5日。2001年初雪期最早,12月12日。1998年终雪期最晚,3月29日。最多雪日,1995年17天;最少雪日,1994年、2000年、2006年各1天。
2018年,全市年降水量平均为1345.6毫米,相比常年偏多10%。四县(区)年降水量为1209.0(嵊泗)~1442.3毫米(定海),相比常年偏多2%(定海)~20%(岱山)。
2019年,降水量平均为1822.5毫米,为历年之最;相比常年增多599.9毫米,偏多49%。四县(区)年降水量为1498.6(嵊泗)~2124.6毫米(定海),相比常年偏多36%(嵊泗)~75%(岱山)。定海年降水量首次超过2000毫米。
风
随季节转换,4月由偏北风向偏南风转换,5—8月多东南到南风,9月由偏南风转向偏北风,10月至次年3月多北或西北风,北风出现次数最多。
年平均风速2.7~3.6米/秒,月平均风速8月最大,3.4米/秒;6月最小,2.6米/秒。
阵风8级以上的大风四季皆有,冬季最多,秋季及早春次之。造成境内大风天气系统为冷空气、低气压、入海高压后部、热带气旋及雷暴,前三者为主。1988—2007年,年均大风16天,最多1990年35天,最少2003年6天。
灾害性天气
台风 热带气旋是造成舟山大风、暴雨、风暴潮、巨浪的主要天气系统。常年影响舟山的热带气旋(含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超强台风)年均3.9次。其中有严重影响的年均1.2次,有中度影响的年均1.4次,有轻度影响的年均1.3次。热带气旋影响的时间段为5—11月,以7—9月最多。
2019年,受9号台风“利奇马”影响,全市受灾人口60.07万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0.29亿元。受18号台风“米娜”影响,全市受灾人口42.72万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23.64亿元;全市因灾死亡4人。
大风 极大风速≥17.2米/秒(风力≥8级)的大风日数常年平均在12~45天。其中8月及11月至次年3月是一年中大风日数最多的时期,5—7月为大风日数最少时期。大风以冷空气影响形成的最常见,以台风、低气压、强对流等天气形成的大风最凶猛。
能见度(海雾、霾) 海上能见度低是造成海运海损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70%以上的海损事故是海上能见度低(海雾)造成的。境内海域海雾的特点是:出现频繁,日变化大,一般都出现在夜间和清晨,在上午8时以后开始消散,持续时间多在12小时之内,时间跨度大,一年四季都有,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主要集中在春季和夏初,属地性强。有时舟山海域别的航区内没有海雾,但在定海鸭蛋山附近海域却有大雾,这种海雾的局地性现象在每年的5—6月出现次数比较多,对航运船只造成很大的危险。
2013年12月2日,市气象台首次发布霾黄色预警信号:受弱冷空气影响,舟山市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3000米的输入性中度灰霾天气并将持续。至下午1点15分,舟山市PM2.5浓度降至100微克/立方米以下,市气象台解除霾黄色预警信号。
旱涝 主要是夏秋降水不均,易出现干旱内涝,积水淹没公路中断车辆通行。
龙卷风 龙卷风出现的概率小,但其来势猛,风力强,威力大,速度快,范围小,生命史短,加上其所伴随的强风不是单一风向,而是旋转风,常造成大的危害,给海上航运船舶带来灾难性的海损事故。出现时间一般在4—9月。1994年9月5日,龙卷风袭击定海马岙乡光二村,所到之处空中砖块、瓦片、家具飞舞,转眼间地面上一片废墟,甚至将装满1.5吨黄沙的拖拉机移动20多米。此次龙卷风影响,定海区直接经济损失237万元,6人受伤,499间房屋损坏。
雷雨大风(包括飑线) 雷雨大风、飑线是有组织的强对流灾害天气,常伴有雷暴、大风、冰雹、暴雨等,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损失。且具有范围小(几十到几百平方米),生命史短(几小时),预报难度大特点。1991年3月26日下午至傍晚,遭强对流天气袭击,岱山衢山岛斗镇和太平乡两地降冰雹,小似绿豆,大如花生米,最大直径有10毫米。像飑线等在境区产生的概率很小,几乎都是从临近省市快速移入的,预报难度更大。1993年3月24日下午,普陀区六横峧头盐场一带突降冰雹,大者直径2~3厘米,盐场覆盖的塑料薄膜被打出如乒乓球大小的洞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