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七章
岱山港区

岱山港区陆域范围西起小岙村、东至浪激咀,小长涂岛西侧和北侧大长涂岛东南侧,秀山岛西南侧和东北侧,以及大、小鱼山岛,划分为长涂、鱼山、仇家门、浪激咀、岱山北、秀山共6个作业区。规划港口岸线57.9千米,已开发利用27.3千米。长涂规划布置1万~5万吨级油品泊位23个及若干万吨级以下泊位。东部樱连门及附近岛屿预留发展大型液体散货泊位;鱼山规划为石化基地配套服务码头区,以液体散货码头为主,配套建设煤炭及散杂货码头,主要发展绿色石化等海洋产业和大宗商品加工服务。岱山港区以液体散货运输和临港产业发展为主,兼顾杂货运输、旅游客运及陆岛运输功能。

第一节 鱼山作业区

位于岱山县鱼山岛。2014年,国务院提出“国家规划确定的石化基地炼化一体化项目向社会资本开放”,浙江舟山绿色石化基地项目应运而生。该项目总投资超2000亿元,产能4000万吨/年,时为世界投资最大单体产业项目,也是迄今国内民营企业投资规模最大项目,与之配套的岱山港鱼山作业区建设成型。

2015年6月,舟山绿色石化基地一期工程开工建设。2016年9月,鱼山南防波堤合龙。是年11月11日,《宁波—舟山港鱼山作业区进港航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舟山市发改委组织的专家评审。

2017年2月24日,岱山港鱼山作业区航道工程初步设计通过专家组评审。工程分南、北部作业区航道。一期鱼山南部作业区航道为5万吨级船舶全潮双向通航、北部作业区航道为2万吨级船舶乘潮双向通航,其中南部作业区航道炸礁区按10万吨级航道一次炸礁到位,同时建设6个配套锚地和2个锚位。10月19日,绿色石化基地围填海工程初步设计通过专家审查。基地规划总面积41平方千米,分三期开发。其中,一、二期为浙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总投资1730亿元。近期为2015—2020年,开发面积约16平方千米。推动炼油、乙烯、芳烃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初步形成石化原料生产基地。中期开发面积约10平方千米。积极推动第二套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同时发展芳烃及中下游精细化工项目,到2025年,实现炼油4000万吨/年产能。远期形成世界级大型、综合、现代的石化产业基地。12月底全面投产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配套项目,实现了“十年任务四年完成”的建设目标。

2020年,全年共加工原油2310万吨,生产乙烯148万吨、PX约340万吨,创造产值748亿元,占舟山2020年工业总产值的近一半。是年12月31日,浙石化从市场监管部门取得《首批产品全国工业生产许可证》,生产的苯、PX、苯乙烯、乙苯、丁烯—1等10个产品取得生产许可条件。

鱼山绿色石化基地配套码头 位于鱼山岛绿色石化基地配套服务码头区。项目计划一期建设2个5万吨级多用途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396万吨,泊位长度810米;1个5万吨级油品泊位和1个10万吨级油品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998万吨;4个5万吨级液体化工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896万吨;3个5万吨级卸船泊位;1个1万吨级装船泊位和1个3000吨级出灰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993.7万吨,泊位长度1300米。项目总投资约55.18亿元。是年11月,交通运输部正式批复同意宁波舟山港岱山港区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配套码头一期工程使用港口岸线。该配套工程承担绿色石化基地原材料及产成品的水路运输任务。是年,多用途码头和干散货码头完工,液体化工及油品码头泊位水工部分完工。

2019年12月7日,舟山绿色石化基地——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一堋配套液体化工码头和油品码头通过消防、安全等设施环节验收。12日15日,取得由市港航和口岸部门颁发的《5万吨级泊位港口经营许可证》及相关附证。本次发放《港口经营许可证》的码头包括4个5万吨级泊位的液体化工码头、1个5万吨级泊位和1个10万吨级泊位的油品码头,泊位总长1850米,码头设计通过能力为1894万吨/年,主要承担浙石化一期部分原料和成品的装卸运输。包括前期已投产2个5万吨级泊位的多用途码头和5个3000吨~5万吨级泊位的干散货码头,鱼山岛上所有配套码头均取得《港口经营许可证》。此时,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所有配套码头全面投入试运行,出运鱼山炼化产品,成为油气全产业链打造和江海联运的重要承载和运输平台。

第二节 浪激咀作业区

位于岱山岛南侧(又名浪激渚)。距秀山岛3.5海里,距定海三江码头8海里,距宁波镇海46海里,西北距小洋山16海里,北距泗礁24海里。

2009年3月30日,交通部、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复《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浪激咀作业区从原高亭港区高亭港中析出新设。早先的浪激咀岸段多为滩涂和盐田,少有航埠码头。1986年,交通部门投资361万元,辟高亭港以西浪激咀新港区。翌年,在浪激咀新建3000吨级货运码头1座,时为岱山县内最大吨级货运码头。1988年2月,岱山县政府确定将高亭港域西段自浪激咀扩展至双合山水域。浪激咀至双合山南侧港池,水深10~50米,可通航5000吨级船舶。其西段港池,自岱山船厂至浪激咀,沿岸建有岱山县发电总厂、岱山县及高亭镇冷冻厂、岱山县粮食加工厂等单位,建公务码头14座。驻有船舶修造厂为主临港企业14家,时为岱山县境域主要临港工业区。

1997年3月,高亭港域浪激咀12车/400客1000吨级车渡码头(码头平台为趸船)竣工,并建轮渡站房、停车场,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投资总额650万元。

2001年8月,岱山县政府决定将浪激咀轮渡站迁往高亭港域山外,原高亭渔业队船厂搬迁,原岱山县生产资料公司、岱山县装卸运输公司等单位老房屋及旧码头拆除,新建高亭车渡站。2002年9月,高亭车渡码头1号车渡码头建成,翌年3月竣工投入使用。此后,所有高亭港客轮、车渡均从山外客运中心始发,浪激咀轮渡站停止使用。

2005年3月,浪激咀以西双合山30车客渡兼靠快艇码头开工建设,并建成陆域配套设施,场地面积18735平方米,客运大楼建筑面积2398平方米。2008年10月建成使用。

至2006年底,高亭港域西部浪激咀有13家船舶修造企业入驻。

2009年3月30日,依据《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作业区在原有晨洲、华晟、盈洲、恒京、恒大、元鑫、和泰、万艇、蓬莱、东达(远盛)、晨业、海天等13家临港企业和3家船配企业基础上,由东向西为通用泊位区和待开发泊位区,布局3万~5万吨级码头10个。陆域纵深400~650米,面积为126万平方米,港区后方155万平方米规划为临港工业区。

第三节 长涂作业区

位于岱山岛以东约1.3海里的大小长涂山(岛)和小长涂山西侧、大长涂山南、东侧及周边水域。作业区主要包括小长涂山西侧岸段港池,长涂港及大长涂山南、东侧岸段港池。西距高亭港7海里,北距衢山港18海里,西北距上海港104海里,南距沈家门港24海里,距定海港48海里,西南距宁波港51海里。其中位于大小长涂山之间的长涂港,四面山冈环抱,港内水深浪平,是船舶停泊和避台风的天然良港,也是岱山县境内著名军民两用港。长涂山西侧岸段、港池即为岱山水道,水深港宽避风遮蔽。

1999年9月14日,舟山港务管理局确定并公布高亭港区范围,长涂港隶属高亭港区。至2000年,长涂港域南北两岸建有码头16座(1978年报废客货码头1座),最大靠泊能力1000吨级。

2004年2月,金海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在作业区小长涂山西侧岸段港池落户。始建大型舾装码头5座。2007年7月投入生产。建有船坞6座,船坞总容量168万吨,其中最大1座船坞50万吨级,配备800吨龙门吊2台,550吨、450吨、300吨龙门吊多台,25~150吨门座起重机40多台,拥有4条钢板预处理生产线等多种大型自动化修造船设备,年造船能力600万载重吨。

金海重工具备制造国内外各类大中型集装箱船、LNG船、LPG船、滚装船、浮式储油轮、成品油轮、原油轮、散货轮、客船、特种工作船等不同类型船舶的条件和能力。

是年5月,岱山县交通局在长涂港域长西—村大浦口,建成1000吨级10车渡兼靠客轮交通码头1座。

2005年10月,开工建造500吨级小长涂高鳌山交通码头和1000吨级长涂岛高鳌山车渡码头各1座。2006年4月,高亭—长涂倭井潭高速客运航线恢复,日营一班。2007年7月,航线调整为高亭大蒲门—长涂大浦口,日航10班。

2008年12月,长涂客运中心大楼在新址长西—村大浦口建成,占地面积35150平方米,建筑面积3552平方米。同时建成2号车渡码头1座,总投资1500万元,翌年1月投入使用。

2009年3月30日,依据《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确定建立长涂作业区,隶属高亭港区,主要开发运营金海重工船舶修造基地,形成规模化修造船水运工业区。

大长涂岛东南岸段港池规划建造油品集散与化工基地。分三大区块:双剑涂区、樱连门区和大西寨区。双剑涂区为油品、通用件杂货、化工原料及制品组成的作业分区。樱连门区为油品、液体化工组成的作业分区。大西寨区为原油接卸作业分区。2010年8月,《宁波—舟山港高亭港区大长涂作业区建设条件论证》通过专家评审,报省交通厅审批。同月,舟基集团启动大长涂岛樱连门围垦工程开发工作。一期投资2亿元,围垦面积11000亩。用于建造石油中转基地项目,总投资约为42.6亿元,规模为建设8万吨级泊位2个,60米长工作船泊位1个,油品库区储罐总容量6.30万立方米。设计年吞吐能力4500万吨。是年11月,拆迁居民240户,完成政策处理及水陆域地形、水文勘察。3250亩围填工程启动。长涂油品仓储3000吨级码头开工建造。

2010年5月,岱渡1号轮开通长涂—高亭客滚运输航线,开启长涂岛车辆可通县城和大陆历史。至年末,长涂作业区有客运码头8座,货运码头5座,公务码头4座,渔用码头6座。海上通达航线5条,进出港客运船舶5艘计1133客位,16车位。是年,进出口旅客86.022万人次,运载汽车2.22万辆次。2014年4月10日,岱山竹屿客运中心(原名新城客运站)投入运营,原长涂高亭客滚航线改为长涂竹屿客运中心客滚航线。

第四节 秀山作业区

位于岱山岛南,秀山岛西、北、东北水域。地理坐标:北纬30°08′50″,东经122°09′00″。北距高亭6海里,南距定海三江码头3海里,西南距宁波45海里,西北距上海109海里。

秀山作业区港池由兰山、小欢喜、海岙3个水域组成,水域面积约5.59平方千米,全港底质泥、石相间。属正规半日潮,最高潮位1.76~1.80米(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下同),最低低潮位-1.55~-1.51米。平均海平面0.23米,最大潮差3.13米,潮流为往复流,涨落潮流流向与岸段走向大体一致,港区最大流速1.5米/秒左右,秀山北最大可达2.5米/秒左右。落潮流速略大于涨潮流速。落潮历时大于涨潮历时1小时左右。水深大于30米区域多为黏土粉砂等细软物质,大于30米的深水区域常为沙砾或老沉积层,甚至有岩基裸露。

作业区进出航道:东南经灌门水道出入黄大洋,最浅水深16.50米,北经龟山航门进出黄大洋,最浅水深13米左右。向西、西北经大猫洋、灰鳖洋进入杭州湾水域,浅水区10米左右。大猫洋锚地水深10~16米,可供3万吨级船舶锚地。

1990年1月,岱山县交通部门在秀山港域海岙建成500吨级客货运码头1座,修建兰山150吨斜坡式轮渡码头1座。同年8月,海岙新客运站建成,占地2500平方米,陆域设候船室、仓库500平方米,堆场2000平方米。此后,小欢喜渡口废弃,海岙客运站启用,客运船舶停靠海岙码头。每天有客轮自海岙、兰山通往岱山高亭及定海西码头等地。是年,客运量达16.9万人次,货物吞吐量5.10万吨。

2001年6月,秀山港域兰山500吨级客货兼车渡码头1座建成,可兼靠中、小型车渡,并建有相应港口配套设施。12月,40客位“仙洲3”高速轮替代“兰秀2”普通客轮,开通兰山—西码头高速航线,航班增至日营4班。是年底,秀山港域南北两处有客运码头2座,货运及公务码头7座。旅客年进出量14.24万人次,货物年吞吐量8.5万吨。

2002年3月,日本常石集团(舟山)船业公司在秀山港域兰山段落户,占地总面积1132200平方米,拥有8万吨船台2座,8万吨级船坞1座,8万吨级舾装码头2座,3000吨级出货码头1座,时为境内大型船舶修造基地之一。

同年6月,岱渡1号轮替代“仙洲3”高速轮,开通秀山兰山至定海三江客滚船航线,日营1班,此后,结束秀山岛机动车辆难以进出舟山岛的窘境。

2005年9月,舟山原野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在秀山港域西北凤凰山岸段落户。投资1731万元,建1万吨级舾装码头1座及栈桥1道(长63.60米,宽8米)等。2006年10月,秀山港域兰山1000吨级20车渡码头建成。

2007年3月后,岱山6号客滚船替代岱渡1号船,营运兰山至三江线,日营增至10班。2008年1月,舟山惠生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石油站井平台项目在秀山港域北部岸段小欢喜以东建设。舟山原野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将原1万吨级舾装码头改造成2万吨级舾装码头。5月,秀山港域兰山客运中心大楼建成,占地面积8861平方米,建筑面积1040平方米,停车场5300平方米。秀山港域建成500吨级交通码头1座和1000吨级车渡码头1座。2009年2月完工投入使用。此后,秀山港域客货疏运功能更趋完善。

2009年3月30日,依据《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确定高亭港区秀山港为秀山作业区。主要布局常石集团(舟山)造船基地、修造船水运工业区。同年10月,秀山作业区北部秀北北牛湾建成500吨级交通码头1座和1000吨级车渡码头1座。至年底,货运码头达6座,渔用码头2座。

2010年5月,高亭至秀山秀北客滚船航线开通,日营2班。进出秀山岛南北两口子客运船舶达3艘,日营航班19班(含夏季夜航班1班)。是年,秀山南、北两口子(站)进出港旅客达69.03万人次,渡运汽车7.19万辆次。2019年9月25日,岱山秀山大桥正式通车,岱山本岛、秀山岛之间公路互通往来,秀山岛至舟山本岛沿用客滚船航线渡运。 x9libz4SWttISZGTzh8mC2pAUyoWOuvtlwJuX74ln161Xj+HvF4xTDLbA4l77/r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