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章
嵊泗港区

嵊泗港区陆域范围包括嵊泗列岛中的马迹山及其周边岛屿、划分为马迹山、绿华山2个作业区及黄龙、李柱山港点。规划港口岸线9.5千米,已开发利用1.9千米。马迹山一期已建成30万吨级、5万吨级和1万吨级矿石码头各1个,二期已建成30万吨级和5万吨级矿石码头各1个;绿华山已建成20万吨级散货减载平台1个。嵊泗港区以铁矿石中转运输为主,兼顾临港产业发展、城市生活、旅游休闲服务及陆岛运输功能。

第一节 马迹山作业区

位于泗礁山岛西南4.6千米的马迹山岸段,地理坐标:北纬30°40.7′、东经122°25.0′。由老虎嘴、北山、马屁股山深水岸段和前沿水域组成。后缘有面积550平方千米的马迹山海岙。作业区前沿水域开阔,深水近岸,深水岸线长7300米,深水通道宽畅,顺直向东与国际航道衔接,20万~30万吨级大型超大型船舶可自由进出。马迹山作业区距上海宝钢原码头101海里。

1994年6月,上海宝钢向国家计委上报《宝山钢铁(集团)公司建设嵊泗马迹山矿石中转港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1995年7月3日,国家计委批复同意并核准立项。此后,马迹山港开发建设正式启动。1998年10月28日,马迹山矿石中转港码头工程打下海上第一桩。是年11月8日正式开工建设。同月,陆域回填工程展开。自2000年10月20日始,设备安装。11月,陆域围填工程完工。其间,马迹山—中柱山—中中柱山—泗礁岛南岙岗墩的连岛公路贯通,结束马迹山岛不通车历史。2000年12月20日,码头水工结构结束。2001年6月15日,嵊泗县电厂开始向港区供电。7月18日,设备单试,9月16日设备无负荷试车,10月25日全线负荷试车。2002年1月29日负荷试车结束,3月10日,向港区供电。4月14日,设备功能考核结束。一期工程总投资13亿元,设计年吞吐量2000万吨(年卸船量、装船量各为1000万吨),建设25万吨级兼靠30万吨级矿石卸船泊位1个,3.5万吨级兼靠5万吨级矿石装船泊位1个及工作船泊位1个,形成陆域总面积36.5万平方米及建设相应配套工程。同时,储存量108万吨的矿砂料场投入使用。

2002年5月30日下午4时,满载17万吨矿石的塞浦路斯籍“阿瑞绍萨”(RETHOUSA)轮首靠马迹山矿石中转码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马迹山港为一类口岸正式对外开放。12月21日,举行宝钢马迹山港开工投产典礼。2004年12月1日,经国家验收合格,舟山口岸马迹山港区正式对外开放,是舟山口岸继老塘山、沈家门、岙山三个港域开放后,第四个一类对外开放港域。

2005年11月28日,投资20多亿元的宝钢马迹山矿砂中转基地二期工程开工。二期工程在一期工程基础上,新建30万吨级的卸船泊位1个,1万吨级、5万吨级的装船泊位各1个,围海形成新陆域0.32平方千米矿石堆场,以及增添配套和辅助设施。二期工程设计年吞吐量3000万吨。2007年9月5日,马迹山矿砂中转项目二期工程建成投入试运行。10月27日,马迹山作业区二期项目正式建成投产。2009年5月,通过交通运输部组织的工程竣工验收,核定为优良工程。

2009年5月20—21日,马迹山宝钢矿石码头二期工程通过交通运输部竣工验收。2018年,全年靠泊中外散货轮1719艘次,接卸一程矿船230艘次,其中30吨级散货船50艘次,完成接卸量3169万吨,疏运二程矿砂船1489艘次,完成出运量3134万吨,全年累计完成吞吐量达6303万吨。2020年,马迹山矿石中转基地全年实现货物吞吐量5379.91万吨。

2011年12月,嵊泗县政府与舟山港务集团(现为宁波舟山港舟山港务有限公司)合资成立舟山港马迹山散货物流有限公司,共同推动马迹山矿砂中转码头三期工程建设。该项目注册资金3亿元人民币,双方各占比50%。2022年,中矿集团舟山公司接手该项目,着手推进国家大宗商品储运基地项目(MJS基地),至是年末,该项目围垦区地基处理工程(衢山、马迹山港口基础设砤重点项目先行工程)己交工,港口基础设施重点项目主体工程正在推进。

第二节 绿华山作业区

位于舟山群岛最北部的马鞍列岛海域,濒临长江入海口,由东、西绿华山,花鸟山,枸杞与嵊山诸岛及周边水域组成。西南距泗礁港区约12海里,距洋山港区约30海里,西北距长江口引水锚地约10海里,距上海吴淞口约65海里,南距北仑港约80海里。绿华山港区扼长江口门户,是上海港北美航线和跨太平洋航线必经之地,享受“国际锚地”之誉。现为长江沿线地区大宗散货水水中转、水上过驳的重要基地。

1979年,交通部批准11万吨级“双峰海”轮改装后锚泊绿华山锚地,作为外轮进入上海港前的减载过驳作业平台。

1981年,国家正式委托上海港务局承担绿华山锚地口岸与行政管理。是年6月1日,在绿华山锚地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港务监督绿华监督站,建有国际导航台讯号塔,塔高30米。翌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港务监督绿华监督站正式成立,配备工作人员20人。绿华山锚地岸上配置设施,包括征用土地、民房拆迁、修筑通往码头的公路、建造办公及生活用房,配置齐全,耗资600余万元。此后,绿华山锚地由上海管辖。

1997年,上海浦远船舶有限公司成立,承担绿华山港区的过驳疏运业务。公司有11万吨级“双峰”海轮减载平台一艘,1.69万吨级散货船4艘,7.3万吨级全球无限航区散货船“卡玲娜”轮1艘。2000年,10万吨级“双峰”海轮替换旧“双峰”海轮,年减载货物吞吐量1000万吨。进入该锚地作业的有美国、日本、荷兰、加拿大、葡萄牙、巴拿马及东南亚各国的商船,停靠减载的外轮均在17万~20万吨间。一般作业需减载7万~8万吨,使其满载吃水16米的货轮上浮4米左右,方可通过长江口航道入上海港或长江。

自2005年7月1日始,舟山绿华山锚地由浙江省舟山港务管理局实施港政和航政管理。翌年9月21日,绿华减载平台举行试桩开工仪式。项目位于西绿华山石子岙南侧海域,距西绿华岛南岸约1000米,工程总投资7亿元,规模为建设海上散货减载平台1座,长460米,宽45米,设计年吞吐量1400万吨(装、卸各700万吨),平台一侧为20万吨级卸船泊位1个,另一侧为2万吨级、3.5万吨级装船泊位各1个。平台由卸船机械、装船机械、皮带机以及中控、变电所和一些辅助设备组成。装卸载能力为每小时4200吨。

2007年,承担绿华山减载平台任务,由舟山港浦投资有限公司、香港昕泰投资有限公司、上海浦远船舶有限公司出资组建的嵊泗浦远散货减载有限公司成立(按比例出资组建)。2009年7月31日,减载平台建成。2010年12月17日通过验收并投入运营。2010年,港口吞吐量达867.7288万吨,2014年,港口吞吐量上升至1425万吨。

2017年2月18日,时为中国最大、世界第二的10万吨级半潜船——“新光华号”与国内首座圆筒型FPSO“希望6号”,在绿华锚地完成潜水装载作业。2月25日,驶离嵊泗前往英国北海。

2020年,绿华散货减载平台全年实现货物吞吐量522.99万吨。

第三节 李柱山港点

位于泗礁山岛西北侧连下槌山(俗称“李柱山”)岛岸段。地理坐标:北纬30°44′,东经122°25′。作业区港池开阔,泥质底,自然岸线长3000米。港池东侧沿岸为浅水区,6米等深线从李柱山呈外“弓”字形向南延伸至中柱山。港池南侧为泗礁山岛西锚地,可避6~7级东北、东南风。作业区主要功能为岛屿生产、生活和旅游服务。

1974年8月,建造连接李柱山岛与泗礁山岛的李柱山公路桥(一桥)。桥长78.4米,宽4.9米,高9.5米,承载重量汽-10。同年9月,李柱山1000吨级客货码头动工建设,翌年10月交付使用,此后,泗礁港区告别轮船不能直接靠泊码头的历史。泗礁往来于境外及洋山的客运航线先后迁移至此。1996年1月,建李柱山公路桥(二桥),与一桥并列,结构、长度相同,中间相隔1米。

1975年9月,建造1000吨级客货码头。码头坐落于李柱山西南岸段,方向朝南偏西。采用嵌岩柱桩凉拌钢筋混凝土结构,平台长50米,宽10米,前沿低潮位水深5米;栈桥长13米,宽6米。平台集中荷载汽-10,均布荷载1千牛/平方米;栈桥集中荷载汽-10,均布荷载0.5千牛/平方米。1974年9月动工,1975年10月建成交付使用。1987年2月扩建。在原码头平台东侧增长49米,增设长18米,宽6米的栈桥1座。1988年3月动工,同年10月竣工。扩建后,码头有2个泊位,平台总长99米,码头广场5000平方米,停车场1725平方米,最大靠泊能力3000吨级。

1994年9月15日,李柱山车渡码头开工建设。吊架墩结构,均布荷载10千牛/平方米,码头栈桥均布荷载5千牛/平方米,集中荷载:20吨汽车和40英尺集装箱。1995年6月,高速客轮“茂盛”轮开通李柱山至定海西码头航线,泗礁港区迈入高速(准高速)客运时代。1996年2月6日,客滚船“舟桥1”轮投入泗礁—芦潮港航线运营。此后,开启远离大陆、地处海岛的泗礁与大陆直接通车时代。2006年7月,李柱山车渡改建,改建工程为接长1座平台、吊架墩3座、液压升降平台1座、钢过桥1座及栈桥1座组成。接长平台平面36.03米×10.0米,采用高桩梁板式结构,码头面高程为2.90米。液压升降钢平台和钢引桥为钢结构建造。改建栈桥平面65.19米×10米。是年10月底改建工程竣工。

2003年10月,建造李柱山北岙车渡码头,码头位于李柱山北侧,为高柱墩式结构型式。建设规模30车渡码头1座,码头靠泊平台1个,人行栈桥1座,钢吊桥墩1座,汽车栈桥1座,钢吊桥支座墩2座,及配套4300平方米陆域场地,和一道长60米、宽2.5米的人行隧道组成。码头面高程为4.0米。2004年6月底竣工。

2012年3月,动工新建李柱山西侧客运码头1座,规模为1000吨级,设计年客运吞吐量56万人次。高桩梁板式结构,桩基采用直径1000毫米钻孔灌注柱,建设工期1年。2017年,李柱山港区旅客年吞吐量达232.1万人次。

至2020年底,李柱山作业区几经改扩建,提升了泗礁港区客货运输线辐射能力,进出嵊泗列岛客流量大幅提升。 x9libz4SWttISZGTzh8mC2pAUyoWOuvtlwJuX74ln161Xj+HvF4xTDLbA4l77/r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