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山港区范围包括衢山岛南侧西起小黄沙、东至大沙头西,衢山岛东侧南起大沙头、北至蛇头,鼠浪湖岛西南侧以及周边黄泽山、双子山、小衢山等岛屿,划分为小黄沙、泥螺山、胡琴岙、蛇移门、鼠浪湖、黄泽共6个作业区。规划港口岸线64千米,已开发利用14.2千米。鼠浪湖已建矿石码头一期30万吨级卸船泊位2个,5万~10万吨级装船泊位3个;规划布置3万~30万吨级大宗干散货泊位10个,西北侧布置1个大型液体散货码头;黄泽山、双子山区域适宜大宗油品储运,小衢山已建开山石料出运码头,远期结合海洋产业开发配套建设码头。衢山港区以铁矿石中转运输和原油储运为主,兼顾成品油及液体化工品运输,发展保税仓储和临港产业功能。
位于衢山岛东岸。北起衢山岛东北端的外蛇舌山,南至衢山岛东南端大沙碗黄嘴头,南北走向且向西内凹,长约4.50千米,平均宽约2千米,港池即蛇移门,水域面积约9平方千米。水深5~40米。航道中心水深30~400米。西南距高亭港30海里,南距定海港51.9海里,距北仑港64.9海里,西北距洋山港区24海里。
作业区内20万吨级船舶可自由进出,25万吨级船舶需候潮。南口东侧有鼠浪湖锚地。鼠浪湖岛与大盘山、小鼠浪湖之间,小船皆可通航。水道中央有小蚊虫山与里、外叶扫礁,礁上设灯桩。鼠浪头嘴设浮标1只。
蛇移门,曾名乍移门,又称乍蒲门,为衢山港区深水良港。1999年9月,舟山港务管理局公布衢山港区为舟山港8个港区之一,蛇移门划归衢山港区范围。2016年12月,根据交通运输部和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准的《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2014—2030年)》,蛇移门作业区为衢山港区6个作业区之一。规划布局25万吨级以上散货进口码头泊位2个,3.5万吨级散货出口码头泊位3~4个,港区陆域面积约192万平方米。
位于衢山岛以东约1海里鼠浪湖岛及周边水域。西距衢山万良田涂渔港约2海里,西南距高亭26海里,距定海35海里,距北仑40.3海里,西北距洋山港区约25海里。鼠浪湖岛,因岛形似黄鼬(俗名黄鼠狼)而得名。岛呈不规则多边形,西北—东南走向,长约3千米,宽0.7~1.7千米,陆域面积4.38平方千米,海岸线总长19704米,制高点坟基斗岗海拔166.8米。鼠浪湖岛与小鼠浪湖相拥,其西南岙形似半月,岙内水深浪小,平静似湖,故名鼠浪湖。
2006年8月5日,舟山衢黄港口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成立。公司注册资金4.5亿元人民币,系股份制企业。由宁波港集团有限公司(出资1.35亿元)、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公司(出资1.225亿元)、浙江省财务开发有限公司(出资1.225亿元)、舟山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出资0.45亿元)和岱山县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出资0.45亿元)五家国有企业共同出资组成。公司主业为开发建设宁波—舟山港鼠浪湖作业区。
鼠浪湖作业区项目规模为建设年吞吐量7500万吨和3.5万吨级装船码头1个散货中转码头,项目总投资约53亿元人民帀。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投资约28.3亿元人民币,设计年吞吐量2500万吨,建30万吨级的卸船码头1个和5万吨级、3.5万吨级装船码头各1个及相应配套设施;二期投资约10.04亿元人民帀,设计年吞吐量2500万吨,建15万吨级的卸船码头1个和3.5万吨级装船码头1个及相应配套设施;三期投资约14.3亿元人民帀,设计年吞吐量2500万吨,建20万吨级的卸船码头1个和2万吨级装船码头2个,及相应配套设施。整个项目总工期84个月。
一期工程在初步设计批复后36个月完成;二期工程在初步设计批复后24个月完成;三期工程在初步设计批复后24个月完成。项目近期建设30万吨级矿石卸船泊位2个(水工结构按靠泊40万吨级货船设计),码头长度为835米;10万吨级矿石卸船泊位1个和5万吨级矿石卸船泊位2个,码头长度为870米;工作船码头1座(长度为130米)及其他相应配套设施。港区陆域总面积119.9公顷,为矿石堆场、生产、生活辅助设施。使用岸线1705米,设计年通过能力为5200万吨,其中卸船能力2600万吨、装船能力2600万吨。总投资49.10亿元。
2007年6月,项目业主与岱山县人民政府签订《宁波—舟山港衢山港鼠浪湖岛散货中转码头工程项目开发总协议》,同年岛民整体搬迁工作启动。2009年9月,岛民整体搬迁工作结束。同年12月,项目动工建设。
2011年9月14—16日,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在舟山召开宁波—舟山港衢山港区鼠浪湖矿石中转码头工程项目核准评估会,项目通过专家组评审。
2012年7月23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核准宁波—舟山港衢山港区鼠浪湖作业区矿石中转码头工程项目。2013年3月15日,交通运输部批复鼠浪湖矿石中转码头工程初步设计方案,工程全面开工建设,项目由舟山市衢黄港口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实施。2015年6月,鼠浪湖作业区矿石中转码头一期工程主体工程全部完成。2017年7月14日,通过交工验收,整体项目全部建成。
2016年1月26日,鼠浪湖作业区矿石中转码头正式投入试运营。是日上午8时,马绍尔群岛籍“SAVINA”(赛维纳)号轮,装载17.3万吨铁矿石,成功靠泊鼠浪湖作业区矿石中转码头卸船1号泊位(30万吨级)。是该码头获批对外开放后,接靠的第一艘超大型外轮,也是鼠浪湖作业区矿石中转码头正式投入试运营。8月7日,新加坡籍PSU FIFTH(佩弗)轮靠泊鼠浪湖矿石中转码头。该船长328米、吃水19米,载重26.3万吨,为该码头开港后首次靠泊25万吨级以上的超级散货轮。8月23日,成功接卸30万吨“沙钢意志”轮,9月23日,满载巴西铁矿的40万吨级矿石船“远见海”轮在鼠浪湖矿石中转码头靠泊作业,是长江口以南海港首次接卸40万吨级矿石船,彼时该码头成为国内拥有40万吨级矿石船直靠能力的泊位。与传统散货轮运输相比,40万吨级船舶运输费用降低20%。此后,宁波—舟山港衢山港区鼠浪湖作业区矿石中转码头正式投入试运营。
2018年1月11日,总投资49.1亿元,设计年吞吐能力5200万吨的现代化中转码头通过竣工验收。4月5日,全国首艘江海联运散货船“江海直达1”号装载2.2万多吨铁矿砂,从鼠浪湖矿石中转码头出发,首航安徽马鞍山港。是年4月18日,时为全球首艘第二代40万吨超大型矿砂船“远河海”轮满载铁矿石靠泊鼠浪湖矿石中转码头。12月13日,蛇移门40万吨航道作为鼠浪湖码头配套工程通过竣工验收。是年12月23日,装载75420吨混配矿的利比里亚籍散货船从鼠浪湖矿石中转码头离泊驶向日本君津,宁波舟山港正式启动东北亚铁矿石分拨业务。是月26日,鼠浪湖矿石中转码头卸船泊位改扩建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鼠浪湖码头原30万吨级铁矿石卸船泊位(水工结构按靠泊40万吨散货船舶设计)成功改扩建为40万吨级铁矿石卸船泊位,可实现40万吨矿船常态化靠泊。
2020年8月25日,鼠浪湖矿石中转码头淡水河谷鼠浪湖磨矿中心正式启用投产,也是巴西淡水河谷在中国建设的首个磨矿中心。该中心建有3条生产线,额定年产能300万吨。11月12日,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与淡水河谷国际有限公司组建合资公司和运营舟山鼠浪湖西三区项目签字仪式在杭州举行。根据协议,计划投资43亿元人民币组建合资公司,公司注册资本金额为150500万元人民币。建设运营鼠浪湖西三区项目,双方各出资50%。该项目将在西三区建设新堆场和2个装船泊位及其他配套设施,堆场最大容量为410万吨,建成后港口年处理能力达到2000万吨。该项目建设工期预计3年。鼠浪湖矿石中转码头建成投产来,在淡水河谷等合作业务推动下,现已发展为累计货物吞吐量破亿吨的全国规模最大的铁矿石中转码头。
位于衢山岛以北约2.5海里的黄泽山岛西南侧岸段及港池。西北距吴淞口76海里,西南距高亭港29.5海里,距定海港54.5海里,距北仑港64.5海里。作业区港池北自小衢山与大小横勒山南部水域,东至黄泽山岛南端长山咀南侧,背依黄泽山岛,南临衢山岛,呈东西走向,长约8千米,宽约4千米,水深大于20米,港域面积约32平方千米。底质泥,航道水深在23米以上。东出约11海里即下三星灯塔以东的国际航道,避风条件好,通航便捷。
1993年5月,岱山县人民政府制定《浙江省岱山县黄泽港20万~25万吨级石油中转港区合作开发方案》,拟在黄泽山岛西南岸段建造20万~25万吨级石油中转卸船泊位1个,3万~5万吨级石油中转卸船泊位1个;南部港池拟建集装箱泊位。2004年4月,为开发黄泽山岛,广厦控股集团出资成立广厦(舟山)能源集团有限公司。2005年7月,公司与岱山县人民政府签订《岱山县衢山镇黄泽山岛围垦项目委托协议书》。2006年8月,与岱山县人民政府正式签约《开发建设黄泽山岛经营石油中转储运合同》。该项目是浙江自贸试验区国际油品储运基地先行开发建设项目。项目分三期,规划投资120亿元。一期工程投资24.48亿元,建设30万吨级原油(含燃料油)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1800万吨,码头长470米)1个、8万吨级油品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820万吨,码头长342米)1个、1万吨级成品油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260万吨,码头长400米)2个、100万立方米原油储罐,以及51万立方米成品油储罐,总库容达151万立方米及相应配套设施。
2007年,实施政策处理、山体爆破、水域回填等前期工作。至2008年末,一期围垦0.45平方千米,累计完成土石方71.30万立方米,混凝土6500立方米,筑堤长1002米,高5米,完成投资6610万元。2009年3月,根据《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衢山港区黄泽山港改称黄泽山作业区,开发建设临港产业,发展石油化工和大宗干散货运输。2010年底,民房等拆迁、赔偿处理工作完毕,山体爆破开挖工程启动,900亩水域回填合龙,作业区港池南部的双子山一期围垦工程完工。2011年12月18日,黄泽山岛石油中转储运工程项目一期工程获国家发改委核准开工建设。12月19日,举行开工典礼。二期工程2018年始筹划建设,2020年5月动工,是年投资3500万元,年底启动桩基工程。二期项目建设工期约20个月,总投资12.56亿元。二期总用地面积18公顷,建设原油及燃料油罐共104万立方米,包括6座10万立方米原油储罐、6座5万立方米燃料油储罐、2座4万立方米燃料油储罐和2座3万立方米燃料油储罐。
2019年11月,黄泽山油品储运基地一期151万立方米地面储罐项目,开港所涉23项专项验收均已办结通过,航道具备25万吨级通航能力,取得港口经营许可证,项目进入正式开港试运行阶段。
2020年4月29日,省政府发文批复,同意宁波舟山港衢山港区广厦(舟山)能源集团有限公司黄泽山石油中转30万吨级码头及8万吨级码头对外启用。5月12日上午,一艘装载10万吨原油的“克拉斯诺达”号油轮由俄罗斯远道而来,在两艘拖轮的助力下靠泊黄泽山油品储运基地1号泊位,经过数小时作业,经输油臂,原油管线注入库区G101、G102原油储罐。亦是省政府批复黄泽山油品储运基地口岸开放以来,首次迎来外轮靠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