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陈彦才:铮铮铁骨

宋代是鳌江流域(老平阳)人才辈出的时代,终宋一朝 300余年,平阳共计有文武科进士 700多人,其中不少在史书上有记载,鳌江籍北宋进士陈彦才就是其中的一位。

陈彦才(1090—?),字用中,北宋两浙东路温州平阳县慕贤西乡莲池绛里(现鳌江镇陈家殿)人。北宋徽宗宣和三年辛丑(1121)中进士,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曾任处州青田知县,福建连江知县,后任黄州通判(一说任福建泉州太守),以不依附权相秦桧为世人称颂。

陈彦才

绍兴初年,陈彦才回乡闲居,恰值秦桧因卖国被弹劾到温州任知府,人称“退相”,引用州人结为党羽,为重新上台做准备。陈彦才痛恶秦桧为人,每次经过温州,都拒绝跟秦桧见面。绍兴八年(1138),秦桧重登相位,一时权倾朝野。这时陈彦才也应诏到临安受职,有人欲把陈彦才推荐给秦桧,并提出他与秦桧的出生年、月、日、时辰恰好相同(古人对生辰八字是很看重的),劝他利用这一巧合,作为进身之阶。陈彦才听后,一笑置之,丝毫不为所动。他到吏部登记时,主动提出愿意到福建偏僻小县连江做县令,还为此写了一首讽刺秦桧的诗:

命贱安能比巨公,

偶然年月与时同。

只因日上添些子,

笑向连江作醉翁。

周紫芝《竹坡诗话》载:“绍兴初有退相(秦桧)寓永嘉,独陈用中彦才虽邻不谒。及再相,有荐之者,止就部注邑连江。戏作小诗云云。盖其所生年月时适与时宰同,但日差异耳。”故作《戏作》诗。清瑞安孙锵鸣《东嘉诗话》评其:“虽出于滑稽诙笑,而风骨棱棱,足千古矣。”陈彦才不攀附权贵,不套任何熟人关系,足见其气节与风范。

据说,秦桧得知此事后,非常恼怒,曾想打击报复陈彦才,但因陈彦才平日克己奉公,做事谨慎,令秦桧根本抓不住什么把柄,也只好作罢。

陈彦才还有一件事,表现了他不畏权贵的硬气。当时秦桧在温州听人进言:“平阳城南凤山是个好地方,将祖公坟葬在那里,将来世代可以荣华富贵。”可打听到那地方最好的地是陈彦才的,秦桧派亲信去探陈彦才的意思。陈彦才知道秦桧这个想法后,没有当即回绝。第二天就将自己那块好地奉献出来,作为建造孔庙之用。等到秦桧再次派人前来察看这块地时,孔庙建筑工程已经上马。因为孔庙在当时是尊贵的建筑,秦桧见此情形很是无奈,心里暗恨陈彦才不识抬举。现在的平阳坡南孔庙,就是原重点中学平阳一中的旧址,每当人们看到这座老校时,都会想起陈彦才不畏权贵的故事。

庆元年间(1195—1200),大儒朱熹到平阳时,特地为陈彦才的诗作跋,文中说:“大夫陈公,廉靖自守,不肯屈意权门,宁俯首于下僚,终身而不悔。比其晚岁,仅以年劳得官其世,而所省身知足之意见于短章者,乃如此,其志念之所存,与庸人也远矣。呜呼,子孙之贤,其亦深念而敬守之也哉。”(清乾隆《平阳县志》)明嘉靖《温州府志》卷三有陈彦才传。

陈彦才胞弟陈彦常,于宋靖康之变时,虽身居卑位,却不顾自身安危,上书朝廷弹劾权臣张邦昌,请求诛杀六贼,迎还徽、钦二帝,但正史未见有这样的记载。

陈彦才以重气节、不肯依附秦桧而留名青史,他的直系后裔已经失考,但平阳(苍南)鳌江凤凰山柘园陈族各支对他都很尊崇,在莲池绛里西南 10余里(鳌江西塘岩前村淡竹池井地方)修建了七世祖陈彦才和陈彦常兄弟之墓,陈彦才墓在岩前山上,陈彦常墓在章家源山麓,两地相距2公里左右。其事迹俱编入1994年平阳顺溪陈族新谱。 oWwu4CMcwsfBx88AG9n4tO/9CNMaktc3XOdktTq57MZzN+QkfLW6mDzaXRLlqYI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