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代钱王与钱仓一宿楼
——吴越王钱弘俶与钱仓的历史渊源

五代十国时期,现在的浙江省和江苏省南部的部分地区,属吴越国的领地。吴越国的第五代国王——忠懿王钱弘俶曾担任过温州刺史,对平阳南雁荡山的开发起过重要的作用。他曾亲自到过平阳,并留下诸多传说。

古镇钱仓,名胜古迹众多,这里有座千年古刹宝胜寺,旧时有“钱王一宿楼”的名胜。民国《平阳县志》载:“钱王楼,在钱仓宝胜寺,五代吴越钱王曾宿于此。”这里的吴越钱王指的是吴越国王钱弘俶。那么,当时国都在杭州的吴越王钱弘俶怎么会不远千里前来钱仓呢?这要从钱弘俶在台州的一段往事说起。

钱弘俶(929—988),字文德,后改名钱俶,是吴越国奠基国王钱镠的孙子,排行第三。钱镠死后,其子钱元瓘继位。钱元瓘死后,由钱镠的长孙钱弘佐继位。后汉开运四年(947)三月,吴越王钱弘佐去世,其弟钱弘倧继承了王位。当时大将胡进思权倾朝野,干预政事,钱弘倧深感厌恶,欲以诛杀。不料胡进思先发制人,带兵发难,将即位不到一年的钱弘倧软禁在义和院,并假传命令说钱弘倧因突然中风,传位给其弟钱弘俶。后汉乾祐元年(948)正月,钱弘俶被胡进思迎立为吴越王。

据《吴越备史》载:“王名俶,开运四年三月出镇丹丘,丹丘即台州。”就在钱弘倧即位的同时,钱弘俶“出镇丹丘”,就任台州刺史。钱弘俶和他的祖辈一样,笃信佛教,经常去天台山听德韶禅师说佛法。

钱弘俶

在他的同学中,有位法名愿齐的和尚,俗姓江,钱塘人。早年就在西湖水心寺跟从绍岩和尚出了家,受过具足戒,学的是佛教的天台宗,精心研究智者大师的止观圆融行门。此时愿齐正云游到德韶禅师处学法。钱俶与愿齐是同学,又是同乡,两人便成了好朋友。在此期间,德韶禅师暗示钱弘俶将成为国王,并叫他速回杭州,使他有机会登上吴越王宝座。钱弘俶继位吴越王的第二年(948)就派遣使者迎请天台德韶至杭州,礼为国师。

愿齐和尚

而此时,愿齐已独自云游至温州龙兴寺,在瞻礼了唐代名僧玄觉的真身后,听说平阳县有明王峰,峰顶有个雁荡,天晴时隐约可听到钟磬梵呗之声,就发心前往探访。到了明王峰,看到周围山水景物后大喜道:“此山水尽处,龙雁所居,岂非西域书所谓诺矩罗震旦雁荡龙湫者耶?”于是就在明王峰下结了茅庵居住修行。还为此作了一首偈子:“明王峰顶雁,养性不同群。莫教一声透,响彻天下闻。”此外,他还留下一首即景绝句:

云作轻帏水作帘,

结庐高处草纤纤。

玄猿不到鹤无语,

一枕烟霞梦觉恬。

北宋开宝元年(968),钱弘俶为了报答佛恩,让长子在西关建造了一座光庆寺,特邀故人愿齐担任住持,并下令在各寺院物色名僧三百充实这座禅林。据说愿齐有一次上堂,有僧问:“夜月舒光,为什么碧潭无影?”愿齐答:“作家弄影汉!”那和尚便从东侧转西侧侍立,愿齐又说:“不惟弄影,兼乃怖头。”

愿齐在光庆寺住了不久,便厌倦都城的喧闹,决意带着百余名弟子回南雁荡山,钱弘俶遂命令温州刺史为他在南雁建立了普照道场。明弘治《温州府志》卷三载:“雁荡山,钱氏命郡守为建普照道场,尽以平阳一乡之赋赡之。钱粮有库,今为钱库岭;绵绢有场,今为绵坳;纳茶有亭,今为茶亭。齐之从者百余人,分建十八庵与之处。”清顺治五年(1648),永嘉李象坤修纂的《南雁荡山志稿》记载:“南雁荡在平阳南儌,郡僻,邑僻,乡又僻。山穷海逼,乃结搆一异区。其峰峦洞壑之美,视北雁殆雁行也。吴越钱氏锡为高缁愿齐香火地,裂平邑之赋缮之。精蓝林立,钱有库,绵有坳,茶若盐有亭,虑无不极盛一时。”南雁远在穷乡僻壤,人迹罕至,因为愿齐师徒的到来,兴建普照道场,并分建了18处寺院,遍布穹岭、小龙、俞思坑一带,以安置愿齐及他的100多名弟子,钱弘俶还以平阳县一个乡的各种赋税收入来赡养这些僧徒。从而掀开了南雁开山史的第一页,愿齐因此被称为南雁荡山的开山祖。

愿齐回南雁荡山后,钱弘俶因思念老友,于是就带着妃子等一众随从,由海路从杭州前来南雁看望愿齐。经钱仓上岸后,在钱仓宝胜寺住了一宿,留下“钱王一宿楼”遗迹;后由闹村凤岭入山,又宿一夜,留下“龙凤亭”遗迹。沿路还留有许多传说。清乾隆《平阳县志·古迹志》载:“(钱仓)以石罅中有钱流出,故名;一云,吴越钱王游此。”钱仓原名前仓,在当地民间,有种说法认为之所以改名“钱仓”,正是因为吴越王钱弘俶曾来此游览。

自从吴越王钱弘俶来过钱仓并在宝胜寺住宿之后,宝胜寺的“钱王一宿楼”便名声远扬。历代前来游览的官员和诗人墨客都爱将这件事写入诗文,因此留下了很多诗词。如南宋理宗时武状元平阳项桂发的游南雁荡诗句:“忆昔钱王经此日,尚留遗迹在人间”。平阳进士徐起滨在《谒吴越王庙》中写道:“玉辇不游芳草合,屯云翠盖寄寒螀”。

清叶嘉棆《钱王楼》:

一水穿城至,四山任客游。

蝉声开晓嶂,树色引归舟。

近日思吴越,当年驻冕旒。

寻常经宿地,去后想风流。

清张綦毋《钱王楼怀古》:

钱王遗迹至今存,

犹见层楼绕断垣。

千乘旌旂空想像,

万家烟火自朝昏。

添州未补英雄恨,

废寺徒留寂寞魂。

闲立西风残照里,

霸图销歇不堪论。

《船屯渔唱》:

动石山中竞胜游,

弹丸城郭枕江流。

野航入夜方开棹,

小憩钱王一宿楼。

清张元启《钱王一宿楼》:

铸山煮海占方州,

此地曾传一宿楼。

割据雄图随旦夕,

偏安霸业足春秋。

大江月涌歌声发,

梵阁风高翠影浮。

回首深林询旧迹,

暮烟断续寺西头。

清叶楚材《寻钱王楼故址》:

王气曾传应斗牛,

当年一宿有高楼。

怀才漫集三千客,

论霸才安十四州。

铁塔荒烟沉夜月,

锦城蔓草入清秋。

六陵消息无人问,

同是沧江急暮流。

清郑衡《钱王一宿楼》:

雁岫月明留一宿,

石城草绿映危楼。

雄吞南越三千甲,

势压西秦百二州。

可惜该楼早已毁弃。其他有关钱弘俶的传说也很多,有的一直流传到今天。或许将来有一天,钱仓地方重建“钱王一宿楼”,那将会是地方的文化盛事…… oWwu4CMcwsfBx88AG9n4tO/9CNMaktc3XOdktTq57MZzN+QkfLW6mDzaXRLlqYI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