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邑之有志 (2) ,所以载纲纪,一方之大略者也。志有创有因,其因者前世之陈迹备于斯,其创者一时之缔造备于斯,夫前无所凭藉 (3) ,而后将视是以率由 (4) ,此其事为倍难,而其文之所关为更要,非其心足以立事,而事足以载于文者,其曷能创之 (5) 。
鹤峰故容美地,土官世及,肆虐于民,民不胜其毒,奔走偕来,愿沾圣化。我世宗宪皇帝恻然悯之,允廷臣议,改设州邑,选良吏以抚斯民 (6) 。毛君觐文 (7) ,爰自安陆通守 (8) ,移牧鹤峰,披荆榛,建城郭,招流亡,安反侧 (9) ,设学校,列营汛、坛庙、公廨 (10) ,乘时俱举 (11) ,生聚教训 (12) ,因俗以施,三年而政成,五年而报最,七年而毛君膺简命 (13) ,晋守宜昌,顾念鹤峰新造之区,案牍易至散缺,不可无所纂集,以贻之后也。用辑州志,而请序于余,盖其事与文类,皆出于创而已 (14) ,无一不可为后之所因。
余览是编,而窃有以见毛君之用心也,夫天生兆民,树之后王君公 (15) ,承以大夫师长,以左右民也。何以长民曰仁 (16) ,何以行仁曰政,何以举政曰诚,不诚则无物,而政非其政矣。毛君之治鹤峰,其意主于为朝廷绥靖远民 (17) ,予以宽徭薄赋之乐,而去其犷顽狞劣之习,其哀矜恻怛 (18) ,蔼然见乎其词,而笃挚恳切之衷,复足以贯乎其设施之颠末 (19) 。此所以政通人乐,而下为编户之所暱就 (20) ,即上邀圣天子之奖擢欤!
毛君推是心以莅官,将所处益高,其所及益广,而后之牧是州者,以毛君之心为心,相时调剂,以求久安。此溪洞之众,安在不足以比于中土之民 (21) ,雍雍然揖让、冠裳、礼乐也夫 (22) 。
(1)荆宜施 :荆州、宜昌、施南(今恩施)。 道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唐代遣使分道出巡,称分巡某某道;明代各省按察司除按察使外,还有按察副使﹑按察佥事等官员,负责巡察州﹑府﹑县政治﹑司法等事宜,称分巡道﹑兵巡道等;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清废副使﹑佥事等官,简称巡道;担任道员的官员又称为“观察”。 屠嘉正 :浙江嘉兴桐乡人,时任荆宜施巡道。
(2)郡邑 :郡与邑。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下置邑,相当于现今的省与县。
(3)夫 fú:文言发语词, ~ 天地者;文言助词,逝者如斯~;文言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或“那”,~猫至。 凭藉 :依靠,依赖。
(4)率由 shuài yóu:遵循,沿用;谓遵循成规;谓相率归顺;由来;犹皆由。
(5)曷hé :何,什么,“蹈死不顾,亦 ~ 故哉?”怎么,为什么,“汝~弗告朕?”古同“盍”,何不;何时,“悠悠苍天,~其有所?”
(6)斯民 :老百姓。
(7)觐 jìn:朝见君主或朝拜圣地。 觐文 :这里指州牧毛峻德,接受朝廷调任鹤峰知州的文告。
(8)爰 :于是, ~ 书其事以告;改易,更换,~田;发语词,无义,《诗经·邶风·凯风》:“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安陆 :即今湖北孝感安陆市。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安陆为德安府治,属湖北布政使司,隶汉黄德道。 通守 :官名。隋开皇时设置,佐理郡务,职位略低于太守;清代称通判为“通守”。亦指任通守之职。
(9)反侧 :这里指反复无常,或不安分、不顺服之义。
(10)公廨 gōng xiè:官署,旧时官吏办公处所的通称。
(11)乘时 :乘机;趁势。
(12)生聚教训 :军民同心同德,积聚力量,发愤图强,以洗刷耻辱。语本《左传·哀公元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繁殖人口,蓄积财富,而教以忠义之行,作战之法。
(13)简命 :简任;选派任命。
(14)而已 :用在陈述句末,表示限止语气,相当于“罢了”,常跟“只”“不过”“仅仅”等连用,对句意起冲淡作用。没了的意思,如《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15)后王 :继承前辈王位的君主;泛指继前朝而起的国家元首。《书经·说命中》:“树后王君公,承以大夫师长。” 君公 :称诸侯。
(16)长民 :为民之长;官长。古指天子、诸侯,后泛指地方官吏。
(17)绥靖 :安抚、平定。《左传·成公十三年》:“文公恐惧,绥靖诸侯,秦师克还无害,则是我大有造于西也。”
(18)哀矜 āi jīn:哀怜、体恤。《论语·子张》:“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恻怛cè dá:悲忧、哀伤。《后汉书·卷二〇·祭遵传》:“征虏将军颍阳侯遵,不幸早薨。陛下仁恩,为之感伤,远迎河南,恻怛之恸,形于圣躬。”也作“恻怆”。
(19)颠末 :自始至终的事情经过情形。
(20)编户 :古时地方官每三年审察民户人丁数目,编排成册,故称编入户口册的人家为“编户”。通常指平民。暱就nì jiù:亲近;亲昵。
(21)安在 :健在,平安无事;何在。《大宋宣和遗事·亨集》:“周公吐哺待贤,今又安在?” 中土 :中原地区。《淮南子·地形训》:“正中冀州曰中土。”
(22)雍雍 :鸟和鸣声;声音和谐;和洽貌、和乐貌;犹雍容,从容大方。泛指和谐的样子,《礼记·少仪》:“鸾和之美,肃肃雍雍。” 揖让 :作揖谦让。 冠裳 :这里指文明﹑礼仪制度。 礼乐 :礼与乐。礼乃行为道德的规范,而乐能调和性情、移风易俗,二者皆可用以教化人民,治理国家。《礼记·礼器》:“礼也者,反其所自生;乐也者,乐其所自成。是故先王之制礼也以节事,修乐以道志,故观其礼乐而治乱可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