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保分

本城二保 (1) :厚生坊 (2) 、正德坊 (3)

元长里四保:张家村、观音坡、平山、银硃寨。张家村并入正德坊,观音坡并入茅竹山。

博爱里四保:溪坪、燕子坪、清水湄、后康。

节文里五保:水寨、下平溪、上平溪、墙苔、东乡坪、三潭井。水寨并入正德坊。

仪则里五保:蚂蝗坡、南府、五里坪、六峰、下洞。

崇本里六保:白果坪、官庄坪、千金坪、走马坪、上阳河、下阳河。

贵和里六保:芭蕉河、升子坪、刚家湾、所坪、后溪坪、三望坡。

谦吉里七保:细沙坪、铁炉坪、大典河、江口、柘坪、七郎坪、红土坪。

在道里三保:龙潭坪、脚踏坪、大水湄。

在田里四保:太平镇、旧建城、黄檗山、三岔口。

和平里六保:茅竹山、麻旺村、北佳坪、茅坪、新地、麻水。麻旺村并入厚生坊。

纯化里六保:梅果湾、韭菜坝、下坪、小龙潭、岩门子、刘家司。

以成里三保:寻木岭、邬阳关、咸盈河。

以上原分六十一保,除合并四保外,现在实共五十七保。每保设保正一人,或分为二甲、三甲,每甲设甲长一人。

【注释】

(1)本城二保 :约乾隆时期分为三保,即利用坊(州城上街)、厚生坊(州城中街)、正德坊(州城下街),参见《附录一:〈鹤峰州志〉乾隆六年创修》·上卷“疆域”条。约嘉庆时期将州城分为二保,即厚生坊(州城东街)、正德坊(州城西街)。

(2)厚生坊 :州城上街或东街,相当于今鹤峰县容美镇白鹤井、龙井、沿河路东至中村、毛鸡洞一带。约嘉庆时期又把麻旺村并入此坊。

(3)正德坊 :州城下街或西街,相当于今鹤峰县容美镇洪家坡、沿河路西至杨柳湾、鸡公洞一带。约嘉庆时期又把水寨(今林业小区、容阳半岛、茶厂小区范围)、张家村并入此坊。

按: 保甲之设,宋王安石祖《周礼·大司徒》比闾族党之意 (1) ,以籍乡村之民,二丁取一,十家为保,保丁皆授以弓弩,教之战阵。其要在于训练齐民,使皆可战。有司奉行不善 (2) ,未收其效。明王守仁抚赣 (3) ,檄所属严行十家牌法令,居城郭者,十家为甲,在乡村者,村自为保,各自纠举,甲内有平时习为盗贼者,捕官究治。其过恶未稔者,报名在官,谕令自新,由是奸细无由藏匿。蔡懋德备兵嘉湖 (4) ,因仿之为简便保甲法其要,但令各甲止查十家中行径可疑之人,密首捕送,尤为易行。至国朝而制益详备。总之,稽查协捕,乃保正、甲长专责 (5) 。鹤峰山深壤僻,尤宜藏聚奸匪,故承充正、长,必令绅耆公举诚实谙练之人,责以实力稽查协捕,于保民乃为有裨。若但供期会奔走之役,甚且与胥吏相缘为奸 (6) ,不惟于保民无济 (7) ,而反受其困矣。予既备列一邑保分,而附论正、长之利弊如此。

【注释】

(1)王安石: (公元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周礼 》: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西周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周礼》《仪礼》和《礼记》合称“三礼”,是古代华夏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对礼法、礼义作了最权威的记载和解释,对历代礼制的影响最为深远。 大司徒 :职官名。周代为掌教化之官。汉代则为三公之一。汉·光武帝《临淄劳耿弇》:“张步前亦杀伏隆,若步来归命,吾当诏大司徒释其怨。” 比闾: 比、闾为古代户籍编制基本单位。后因以“比闾”泛称乡里。《周礼·地官·大司徒》:“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比为闾,使之相受。”

(2)有司 :指官员。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文选·诸葛亮·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不善: 这里指不好。

(3)王守仁 :(公元1472—1528年)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明代大儒,弘治进士。正德时巡抚南赣,定宸濠之乱。嘉靖时封新建伯,总督两广,破断藤峡贼,卒谥文成。其学以“知行合一”为主,发挥致良知之教,反对朱熹格物穷理之说,讲心学渊源于宋之陆九渊,世称姚江学派。尝筑室于阳明洞,学者称“阳明先生”,有《王文成公全书》。

(4)蔡懋德 :(公元1586—1644年)字维立,一字公虞,号云怡,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明代官吏,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进士。历官杭州推官、祠祭员外郎、江西提学副使,尝登白鹿洞书院讲《孝经》大义,听者感动。又作《文心八则》以正江西诸生文体。

(5)保正、甲长 :清代保甲法,十户为牌,立一牌长。十牌为甲,立一甲长。十甲为保,立一保正(保长)。专司查报作奸犯科及户口迁移等事。

(6)胥吏 :职官名。古代掌理案卷、文书的小吏。

(7)不惟 :不仅、不但。 无济: 无所补益。 SZoCiq6wUHnIQTaxH6cyJ6IgACveZfeFp5Mn7HBe0qA4R3wR9bF5w7wLtJEB9hP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