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论语〉〈孟子〉集注》考证序

古之圣人得其位,皆因时以制治。孔子酌百世之道以淑 天下,而其事主于教。孟轲氏推尊孔子,传于后世,以迄于今。故《论语》《孟子》者,斯道之阃奥 也。

繇汉而还,解之者率有不获。至二程夫子,肇明厥旨,今散见于《遗书》。嗣时以后,诸儒所著,班班可考,然各以所见自守,有得有失,未有能搜抉融液 ,折诸理而一之者。

子朱子深求圣心,贯综百氏,作为《集注》,竭生平之力始集大成,诚万世之绝学也。然其立言浑然,辞约意广,往往读之者或得其粗,而不能悉究其义;或一得之致,自以为意出物表,曾不知初未离其范围。凡世之诋訾混乱、务新奇以求名者,其弊正坐此,此《考证》所以不可无也。

先师之著是书,或隐括其说,或演绎其简妙;或摅其幽,发其粹;或补其古今名物之略;或引群言以证之。大而道德性命之精微,细而训诂名义之弗可知者,本隐以之显,求易而得难,吁!尽在此矣。

盖求孔孟之道者,不可不读《论》《孟》。读《论》《孟》者,不可不由《集注》。《集注》有《考证》,则精朱子之义,而孔孟之道,章章乎人心矣。

谦自壮年服膺 师训,即知读朱子之书。其始三四读,胸中自以为洞然显白,已而不能无惑。学之颇久,若徐有得焉。及即其书而观之,乃觉其意初不与己异。学之愈久,自以为有得者不遂止于一,而与鄙陋之见合者亦大异于初矣。由是知圣贤之言,理趣无穷,朱子之说,隽永当味。童而习之,白首不知其要领者何限。先师是书,亦悯夫世之不善学朱子之学者也。

传曰:“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谦于是深有感焉,故翻阅群书,用加讐校,藏诸家,传诸其徒。若好事君子能广而传之,是固谦之所望,亦先师之志云尔。许谦序。 insOi3eF5nW/XqTOMTomKxkc2FEyyRezAZrIyggYcXLftVJzviPufRFyT71X11E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