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黄石公三略》,也简称为《三略》,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兵书。

关于《黄石公三略》的作者和成书年代,历来就有不同的说法。前人研究有的认为它是周代姜太公所作,有的认为是秦代末年隐士黄石公所作,亦有不少学者对上述两种说法持怀疑或反对的态度。

张良像

据现今学者考证,《黄石公三略》约成书于西汉末年,其真实作者已不可考。关于它的书名,也有人认为《黄石公三略》的最初书名为《黄石公记》,始见于《后汉书·臧宫传》。光武帝刘秀不仅认真研读《黄石公记》,而且在诏书中大段引用它的内容,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把《黄石公记》的文字与今本及唐魏徵纂辑的《群书治要》本《黄石公三略》相对照,除了个别文字有出入外,其余大部分相同,可见《黄石公三略》在东汉光武帝刘秀时期就已经成书,并在世间广为流传,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地位已经很高,已是一部颇受推崇的军事著作。综上所见,我们认为《黄石公三略》的成书时间最晚不会晚于西汉末年。

《黄石公三略》最早见于《隋书·经籍志》,之后,历代书目均有收录。自《隋书·经籍志》以来,历代都把《黄石公三略》列于兵家类。但真正使《黄石公三略》取得显赫声誉的,是在它被列入《武经七书》之后。

全书由上、中、下三略组成:《上略》多引《军谶》语,主要是通过对“设礼赏,别奸雄,著成败”的分析,论述以“柔弱胜刚强”为指导、以收揽人心为中心,以“任贤擒敌”为宗旨的治国统军的战略思想。《中略》多引《军势》语,主要是通过“差德行,审权变”,强调君主需有识人之明,论述君主驭将统众的谋略。《下略》主要是讲“陈道德,察安危,明贼贤之咎”,说明治国的根本。从全书的内容来看,它与其他的兵家著作有很大的区别,是杂采儒、道、法、兵诸家思想以为己用,将道德功利、仁政权术熔为一炉。它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它具有非常丰富的思想内容,尤其是它在兼采众家之长的基础上没有原地踏步,而是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有自己新的见解。《文献通考·兵书》引晁公武说:“其书论用兵机权之妙,严明之决,明妙审决,军可以死易生,国可以存易亡。”戴少望则认为:“兵法传于今世者七家,惟《三略》最通于道,而适于用。”“《三略》之书,则其旨远,其理深。”(《将鉴论断》)《四库总目提要》说它:“务在沉几观变,先立于不败,以求敌之可胜,操术颇巧,兵家或往往用之。”本书作者的真正目的是为“明胜衰之源,审治国之计”之用,是我国古代专讲战略的一部兵书。 gf/bEO0mhTnGzY4vdJ/c4VwAXIFjJkz+00txePRY+tZQPJmCNu/yWHsTVzPIXv+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