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基金公司责任投资的道德逻辑和市场逻辑

如今,各行各业都在讲企业社会责任。基金公司也不例外,从基金公司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来看,多数基金公司描述的是公司如何捐资助学、保护环境,关于基金公司自身运营的描述相对较少。这反映出基金公司对企业社会责任理解的偏差。事实上,基金公司的核心社会责任不是捐钱,而是发挥好金融杠杆的作用,在追求财务收益的同时,能够兼顾投资产生的间接的社会和环境影响。

举例来说,在保护蓝天方面,基金公司是可以扮演两种可能的角色的。一种是捐钱给环保组织,去种树改善生态环境,去搞公众教育提高人们环保意识,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公益活动;另一种是评估股票池里面的上市公司,看哪些公司是重污染的,甚至是存在违规排放等行为的,然后将资金更多投入相对更环保的公司,这样一来,资金产生的间接环境影响就会小很多,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杠杆效应。从成效来看,前者只是宣传教育,末端治理;后者才是追根溯源,釜底抽薪。如果一家基金公司说自己关心大气污染,却只做前者,不顾后者,那就是典型的舍本逐末。

因此,基金公司的核心社会责任是发挥好金融资本的杠杆作用,撬动资源投向对环境、对社会有正向价值的方向。当然,很多人会说,基金公司主要目标是盈利,不是追求社会福祉。这一点没错,所以,西方的社会责任投资理念倡导的是义利兼顾,对投资组合实施双重审核,主要考察的是上市公司的财务收益,但如果上市公司存在重大的环境违规行为,是无法进入股票池的。这也就是社会责任投资领域中常说的“负面筛选”策略。

更进一步讲,西方社会责任投资的逻辑不仅有道德逻辑,还有市场逻辑。一方面,树立社会责任投资的理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一些社会和环境风险,避开存在重大违规行为的公司而转投那些成长更可持续的上市公司,是可以降低风险的。曾有学者分析认为,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的成份股的长期收益要好于市场平均水平。另一方面,社会责任投资的理念也是产品差异化、吸引投资人的一种手段,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会有一部分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如宗教信仰、兴趣爱好等)对“另类”的基金产品有偏好,社会责任投资基金对外宣传不投资污染企业、不投资违反劳工权益的企业,这样的投资理念和风格可以获得细分市场的认可,基金公司就可以通过帮助这些客户管理资产获利。

把目光放回国内市场,道德逻辑可能一时半会是讲不通的,市场逻辑还可以发挥点作用。产品差异化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基金公司推出一只社会责任基金也不失为创新的做法,有一定的卖点。但目前多数基民还搞不清楚基金投资所产生的间接影响是怎么回事,需要通过宣传引导,培育一批有责任心的个人投资者。最近,商道纵横推出了“绿色理财,投资蓝天”的研究项目,目的就是提升个人投资者的责任投资意识,让大家明白,每个个体既是空气污染的受害者,也可能是空气污染的“幕后推手”:存进银行的钱、购买基金的钱都可能被用于污染企业的生产运营。项目提出“不要让你的投资被‘霾伏’”的口号,受到广泛关注,还获得了世界自然基金会地球一小时“蓝天自造计划”的奖励。

市场逻辑中的规避风险可能是责任投资理论发挥空间更大的一个领域。毋庸讳言,中国已经进入环境污染高发期,环境问题甚至影响到社会稳定,企业经营业绩必然也会受到牵连。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基金公司筛选负责任的企业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风险。这一点也得到了一些基金公司的认可。根据中国责任投资论坛(China SIF)《中国基金业责任投资调查报告2013》的数据,41%参与调查的基金公司认为,责任投资可以降低投资风险,比认为责任投资有助产品差异化的基金公司要多(37%)。调查还指出了一些特定行业和特定议题,从避险角度看,这些行业和议题都是高危地带,是基金公司最值得关注的。超过半数的基金公司认为,采掘业、农林牧副渔、公用事业、制造业是最值得关注的重点行业;超过90%的基金公司认为,产品质量和安全、公司治理、财务造假是最值得关注的重点议题。这些数据倒是符合中国当前的国情和市场现实。

综上,基金公司要制定社会责任策略,应该从投资策略开始做起,最后要做的才是慈善捐赠。这件事情做好了不仅可以提高品牌声誉,也可以实现产品策略差异化、规避风险的效果。

推而广之,上述理念不仅适用于基金公司,也适用于更大范围的金融机构。核心逻辑是一致的,只是表现形式有差异。譬如,商业银行的核心社会责任就是发挥好信贷的杠杆作用,让更多的信贷流向那些绿色环保、负责任的企业,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绿色信贷政策的核心内涵。

(本文首次发表于2014年3月25日“郭沛源说ESG”公众号) WYnFBBtvQCwqIEoYhyJYnatEHQWHIDDYRVG2abPsBJ78qZnS2otJt3NYED6JYPV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