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提升资管ESG能力,迎接ESG投资浪潮

最近一个月我都忙于筹备中国责任投资论坛(China SIF)年会及2021年中国责任投资周(China SIF Week)活动,今天媒体工作坊就要正式拉开序幕了,欢迎报名线上观看。每年的China SIF年会,我们都会发布一份重要报告:中国责任投资年度报告,今年也不例外。下文是我为2021年度报告所作序言,作为本周的周评。

转眼一年,ESG的发展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国内外ESG投资规模都有了显著增长:国际上从两年前的30万亿美元增长到35万亿美元。在国内,狭义口径的ESG投资,即泛ESG公募基金规模,从去年的2000多亿元人民币增长到5000多亿元人民币;广义口径的ESG,如银行绿色信贷余额,也从去年的12万亿元人民币增长到14万亿元人民币。ESG增长趋势是确定的。

资产所有者支持ESG的信号也逐步清晰。去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会在选聘境外委托管理机构时已提出对ESG的要求;今年,中投公司发布《可持续投资政策》,明确了投资管理中应遵循的原则。最近,据媒体报道,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保险资金的ESG投资指引。个人投资者也对ESG有了更多关注,今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听说过且了解(责任投资)”的个人投资者占17%,较去年提高了6%。

毋庸置疑,市场对ESG投资的需求正实实在在地增长,站在供给一侧的资管行业自然也能感受到这般增长,开始采取更积极的应对措施。产品数量的快速增长可以说明这一点。根据今年的统计数据,泛ESG指数有66只,同比增长11只;泛ESG公募基金产品数量增至344只,同比实现指数级飞跃。这些数据令人鼓舞,表明资管行业更加重视ESG,也更加愿意开发ESG主题的投资产品。

但资管行业也要认识到,市场是个动态过程。以前,ESG产品屈指可数,资管只要推出ESG产品就是领先者;如今,ESG产品遍地开花,资管单凭一只ESG产品是很难屹立潮头的。这就对资管的ESG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应这一趋势,今年我们在报告中增加了对金融机构责任投资实践的评估,选取了治理结构与高管层职责、ESG风险管理流程及工具等10个指标。从评估结果看,在137家公募基金公司中,领先和进阶者为少数,行动和起步者有一些,但还有一半的资管机构连一个指标都未能得分。

这个数据符合我们对市场现状的判断。确实如此,尽管ESG投资发展很快,市场上谈论ESG的资管机构也不少,但仍有不少资管机构仅停留在了解、认识阶段,还没开始产品研发、制度建设,更谈不上主动对外的信息披露。当然,从乐观角度看,这也意味着,中国市场还有巨大的增长潜力,如果137家资管机构迈过了解和认识的阶段,采取行动、逐步进阶,我们将会看到多得多的ESG创新产品、大得多的ESG投资规模。

放眼全球,市场对资管ESG能力的预期也随着ESG投资增长“水涨船高”。成熟市场已经开始重视资管机构的内部治理,要求资管机构披露如何在投资中整合ESG,以防“漂绿”。欧盟《可持续金融披露条例》( Sustainable Finance Disclosure Regulation ,SFDR)即是这一趋势的政策典型。这对资管机构ESG能力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现时处在领先位置的资管机构,有必要紧跟步伐。

总之,ESG大潮已现,未来可期。国内资管机构应快速提升ESG能力,迎接ESG浪潮。

(本文首次发表于2021年12月6日“郭沛源说ESG”公众号) NutYDfzT1PUPqwKld0NUXbaCVVQ11z3g+oHLYxO3IMlSryMQuDM8QtSyMbnPKvP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