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少做些事

慢生产力的第一原则

1811年10月下旬,伦敦一家报纸刊登了一则广告,宣传“一位女士的新小说”。广告中没有注明作者的名字,但次月又刊登了一则后续广告,这位作者有了一个更具体的称呼——A女士。 这本书就是《理智与情感》,这位匿名的作者当然就是简·奥斯汀,这是她的首部作品。十多年来,奥斯汀创作了一系列手稿,如今她似乎一下子将它们悉数打磨定稿,成就了许多惊世之作。《理智与情感》开启了奥斯汀辉煌的创作历程,长达五年而不衰,在现代文学史上可谓绝无仅有。紧接着,奥斯汀迅速创作了《傲慢与偏见》《曼斯菲尔德庄园》,最后于1815年创作了《爱玛》。两年后,她便去世了,年仅41岁。

奥斯汀的生产力为何如此高?一个广为流传的解释是她掌握了偷偷写作的技巧,她的社会地位给她带来了许多分心劳神的义务,而她则会抓住每一个空当猛写一通。这个说法源自奥斯汀的侄子詹姆斯,1869年,奥斯汀去世50多年后,詹姆斯为他姑姑创作了一本维多利亚时期朦胧含蓄的传记,以帮助更多读者了解她的作品。在这本回忆录的第六章中,詹姆斯留下了下面这段令人印象深刻的描述。

她没有独立的书房可以避人,只能在起居室完成大部分写作,必然会受到各种突如其来的打扰。在这种条件下,她还能做到这一切,真令人惊讶。她小心翼翼,不让仆人、访客或任何外人察觉她在写作。她用小纸片写作,这些纸片可以迅速收起来,或者用吸墨纸盖住。杂役间和起居室的前门之间,有一扇可以双向开启的平开门,一打开就吱嘎作响;但她不肯让人来维修这个小毛病,因为这样一有人来,她就能知道。

这位胸怀大志但备受妨碍的淑女,偷偷摸摸地施展着自己的才华,这个故事仿佛是直接从奥斯汀的小说中走出来的。这种相似性很能博人好感,难怪这个传闻流传至今。除了解读奥斯汀的早期著作,这个传闻还一再出现在现代著作中,例如梅森·柯里2013年出版的《创作者的一天世界》。 1929年,弗吉尼亚·伍尔夫也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复述:“然而,门的铰链嘎吱作响,简·奥斯汀却很高兴,这样她就可以在有人进来之前把手稿藏起来。”

这个故事可以有多种解读。例如,伍尔夫以此来论证她对性别角色和思想自主的看法。还有些浅显的解读,将其奉为坚持梦想的崇高体现。但是,从生产力的角度来看,詹姆斯对他姑姑的描述一下子便有些令人不适了。它认可的生产模式似乎是,想要取得更好的成果,就得见缝插针地往你的日程安排中塞进更多工作。它暗示着,你之所以写不出“自己的《理智与情感》”,是因为你不愿尽可能地多做些事。奥斯汀利用没完没了的社交拜访之间的一点间隙,在起居室里用碎纸片写作,那么你为什么不能早上5点就起床,或者好好利用你的午餐时间呢?

然而,仔细研究奥斯汀的生活,很快就会发现她侄子所说的偷偷写作存在问题。现代的奥斯汀传记引用了更多原始资料,揭示出真正的简·奥斯汀并不是一个楷模似的拼命三郎,而是一个截然不同却更有说服力的研究案例,体现了一种更慢的生产方式。

18世纪末,简·奥斯汀成长于英国汉普郡的史蒂文顿村,她家本质上是个小农场,平日里有乳牛要挤奶,有家禽要饲养。他们自己烤面包,酿啤酒。夏天,家里的小孩会耙干草,煮果酱,做果冻。秋天,还要帮忙收割。奥斯汀的父亲是教区的牧师,在她还是个小女孩时,父亲就把他们住的牧师公馆变成了一所临时男校,要照料和抚养六个上蹿下跳的男孩,家务越发繁重。

我并不是说奥斯汀家是严格意义上的工人阶级。正如克莱尔·托马林在1997年出版的传记《简·奥斯汀传》中所说,他们身处一个“伪绅士”的社交世界里,构成这个世界的“家庭都渴望按照绅士的价值观生活,却没有像样的土地或家族遗产”。 但显而易见,奥斯汀的成长经历并不似她书中的人物那样,每天只需待在一个一应俱全的起居室里接待访客,自有仆人准备丰盛的饭菜。奥斯汀有活儿要干。虽然她读起书来如饥似渴,在父亲的鼓励下很小就开始涉足写作,但她忙于打理家务、农场和学校,无暇认真钻研写作。

1796年夏天,奥斯汀的父亲决定关闭他们在家开办的男校,这彻底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托马林写道:“(从此)备餐、洗衣、清洁和整理床铺等工作都减少了。” 奥斯汀的担子一下子轻了不少,她自此进入了一个生产力“惊人”的时期。她在楼上的书桌上写作,晚上向家人朗读她的草稿,她创作的这些初稿最终成了她的三部重要小说。正如托马林强调的那样,奥斯汀之所以能找到她的文学风格,是因为她有条件“将自己从日常生活中抽离出来”

1800年,奥斯汀的父母似乎毫无预兆地决定扔下他们在史蒂文顿的家,搬去温泉小镇巴斯,奥斯汀这段无事一身轻的生活就此戛然而止。接下来十年,奥斯汀经常搬家,不断适应着从一个新家到另一个新家的转变。她肩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一直照料着生病的父亲,直至他逝世。这段时期,奥斯汀停止了写作,用托马林的话来说,她无法建立“工作节奏”。

若非1809年的一个重大决定极大地改善了奥斯汀的创作环境,世界可能就无法见识奥斯汀的才华了。度过十年动荡不安的生活后,奥斯汀及其母亲、姐姐卡桑德拉,还有她家的旧识玛莎·劳埃德定居于宁静的乔顿镇,住在一栋简陋的小屋里,挨着镇上主要的交叉路口。这栋房子附属于一座大庄园,庄园主是奥斯汀的哥哥爱德华。他从奥斯汀家的远亲那里继承了这片土地,他们没有子嗣,多年前就指定由爱德华继承遗产。

奥斯汀的家人经历前些年的混乱与考验后已筋疲力尽,决定尽量远离乔顿的社交场合,从而获得她们急需的休憩,这一点对奥斯汀的工作至关重要。做出这个决定并不容易。这个小镇差不多都归奥斯汀的哥哥所有,而她哥哥就住在离这条路只有几百米远的一座恢宏的庄园里,这意味着她们有很多社交机会。但奥斯汀一家并不感兴趣。“她们不去舞会,也很少宴请,”托马林写道,“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自己的私生活中。”

奥斯汀的母亲已年过七旬,常穿着工人的工服在小屋的花园里侍弄花草,镇上的居民见了都觉得好笑。还有一个同样重要的因素是,她们形成了一种默契,将奥斯汀家最小的女儿从剩下的大部分家务中解脱出来。奥斯汀负责为家人准备早餐,但除此之外,她就可以自由写作。托马林解释说:“这样,只要卡桑德拉和玛莎在家,她就不用做家务了。”

隐居在乔顿小屋的这段日子里,奥斯汀一下子近乎奇迹般地摆脱了大部分家庭和社会责任,十多年来首次获得了真正有利于创造性思考和工作的空间。就是在这里,她挨着一扇可以俯瞰马路的窗户,坐在一张简陋的写字台前,最终完成了《理智与情感》和《傲慢与偏见》的手稿,然后开始创作《曼斯菲尔德庄园》和《爱玛》。

奥斯汀的侄子把奥斯汀的故事讲得更加喜闻乐见,说她是个忙碌的淑女,穿戴整洁地端坐在客厅里,备受打扰却抓住空当疯狂工作,但实际上,奥斯汀在乔顿度过的那段非凡岁月与之大相径庭。 奥斯汀的故事据实说来,不是在美化一种自己偷偷摸摸制造的忙碌,而是在提倡一种与此相反的方法。生活忙碌时,奥斯汀无法进行创作。只有当环境和人为因素让她卸下大部分担子后,她才能完成最好的作品。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少做些事可以取得更好的成果,推翻了我们现代人对活动的定见。我们总认为争取多做些事可以让我们拥有更多选择,创造更多获得奖励的机会。但请记住,忙碌的简·奥斯汀既不快乐,也没有创作出传世之作,而轻松自在的简·奥斯汀在安静的乔顿小屋中称心如意地写作,这才改变了英国文学。

事实上,精简是我们这套新理念的重中之重,我正式将它奉为慢生产力的首要原则。

原则一:少做些事

努力减少你不得不履行的义务,直到你预计自己可以有宽裕的时间做完这些事。负担减轻后,利用这个机会更充分地投入最重要的少数项目,推进它们。

毫无疑问,这些要求解释起来很容易,实际执行起来却很难。在你的职业生活中,忙碌似乎不可避免。不仅客户要找你,经理也会用数不清的要求淹没你。即使你是一个完全自己掌控时间的个体户,也会为了收入打消减少工作量的想法。对收件箱总是塞得满满当当的知识工作者来说,简·奥斯汀在乔顿小屋的书桌前长时间写作的生活,简直像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海市蜃楼。

本章的目标就是要说服你不要放弃对精简工作的憧憬。只要你愿意创造性地思考该如何选择和安排自己的工作——甚至在某些时候不惜激进一点——那么大多数现代工作环境都可以实现精简。接下来,我将详细说明为什么和奥斯汀在维多利亚时代创作小说一样,追求精简也有益于现代的知识工作,而且是可以实现的,然后我将详述实施慢生产力这项首要原则的具体策略。 6r2rgDNdkhtcbH1Bb7cC1FUUVyjqXb+CAJ6dLUo93MdkEF/EAPwoV+rgSlM/fE7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