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是心理治疗中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它能帮助你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放松。
今天对你来说至关重要,不幸的是闹钟坏了,你起得太晚,偏偏又没睡好。你先是在浴室里撞到了大脚趾,接下来咖啡机又罢工了。正当你急匆匆地冲出家门的时候,大衣上的一颗纽扣儿应声掉落,巧合的是鞋带也断了,真是祸不单行。走在人行道上,你冲着误闯人行道的疯狂骑行者咆哮,你得深呼吸3次才能恢复镇定,再把泡在水坑里的公文包捞起来。一番折腾后,你要乘坐的公交车已驶离车站。你好不容易走进办公楼,电梯却迟迟不来,急死人!当你终于到达16层的董事会议室时,腋下早已湿透。
诸如此类的“奇遇”就像一条贯穿一整天生活的线。
这一天即将结束时,你的约会对象没来赴约,她给出的理由冠冕堂皇:“嗯,我怕被你伤害。”
当你累得像一条狗,只想把头埋进枕头时,赫然发现一只拳头大小、黑毛的八足小动物——蜘蛛。它已经在你的被窝里安营扎寨。你觉得自己这一天过得怎么样?
说实话,一个大致有条理、稍微正常点儿的平凡人此时早就已经崩溃放弃。还有些余力的,也许会给这一天做总结:“该死的一天!”
那么,怎样能解救自己并让这该死的一天变好呢?
认真对待自己的感受当然很重要,即便是不好的感受!更多关于“心理健康”的详细内容,详见第34章“心灵净化:压抑情绪会造成无意识的痛苦与病症”。
然而,我们经常因额外的负面情绪而陷入恶性循环,也就是所谓的“自证预言”,下文会详细说明(详见第8章“自证预言:思想可以控制即将发生的事吗”)。你会发现,一切只会越来越糟,越来越难以收场。
不过别担心,我们不会对你倾吐宇宙的诞生之类的废话,也不会无关痛痒地告诉你:“正面思考,一切都会好起来!”我们将会告诉你在一个个心理治疗中经过验证且非常有效的技巧,你每天都能将其应用于生活,完全不夹带任何骗术,也不会强迫你承受超出本身能力范围的压力。
你如何看待以下情境?
你将迎来重要的一天,幸运的是闹钟坏了,你因此能舒舒服服地在床上多躺一会儿。当你在浴室撞到大脚趾弯下腰的那一瞬间,你在洗衣篮里发现了那张你以为早已不翼而飞的50欧元钞票!至于咖啡机罢工,反而是天赐的礼物,因为今天有重要的事,咖啡因只会让你更加焦虑,喝一杯温和的菊花茶会更好。幸亏鞋带断了,你才猛然想起自己还有一张网上很火的皮具店的优惠券——下周就到期了。大衣的纽扣儿掉落也绝非偶然,而是一段热烈感情的前奏(只不过今天的你还不知道,下周二自己将在裁缝店邂逅此生的真爱)。“哇,我的身手比自己原先想象的还要敏捷!”你在公交站躲开那位骑行者时,很庆幸自己反应快;老旧的公文包坏了,是该换新公文包的时候了,正好可以用上那张优惠券。“错过了公交车!那又怎么样呢?我反而能从容地准备开会事宜了!”爬办公楼的楼梯,你当它是晨练。至于出汗,表示你的新陈代谢好……晚上的约会被取消了,你反而松了一口气,如果一开始约会对象就想取消见面,那以后约会肯定更糟糕(更何况你因此可以毫无顾虑地在裁缝店遇见真爱)。再说,看到蜘蛛在中国可是好兆头呢,而你也莫名地感激,没想到度过混乱的一天之后,居然还有一个小生物与你做伴。
怎么样?
现实没有改变,但观点截然不同。你今天的第二个版本是一个重新诠释过的版本。在心理学中,我们称这个技巧为“逆向思维”,或者是专业术语“重构”。这种重构的技巧最初源自家庭治疗:我们提供对事件不同的解释,赋予事件不同的意义。“框架—隐喻”指出,仅仅更换画框,有时就能决定我们是否喜欢一件艺术作品。一旦我们舍弃老旧的框架,就会找到崭新的视角:我们也能更自如地应对日常生活中的突发状况与种种挑战。
试着这样转换思路:从“我的伴侣在控制我”变成“我在伴侣心中非常重要”。你是否用这种方式来看待关系,决定了你能否拥有和谐的亲密关系,是否将宝贵的生命浪费在无意义的争吵上。第二种观点绝不意味着你应该让伴侣来主导你的人生——它只是改变了你本身的认知。尽管听起来很简单,但通过重构每天都能在心理治疗中创造奇迹。
当现实无法改变,并且存在相关的负面想法只会阻碍自己前进时,重构就能发挥作用——这就是“我活着”与“我被生活推着走”的区别。
关键在于我们必须有意识、目标明确地运用这种技巧,这绝对不是盲目地美化所有事情(别担心,关于这个现象,我们之后也会详细讨论)。
如前所述,首先要有意识地觉察,允许并接受负面情绪——它们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然后重新解释、改善负面情绪。重要的是要掌握好分寸,在我们不断被鸡毛蒜皮的小事烦扰前,把精力放在重构自己的思维与行为上——这样可能更有益身心健康。当我们因重大事件而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对自己的控制时,我们首先应该允许这种负面情绪存在,然后对它们进行分析。在这之后再重构也是可以接受的。
重构也是神经语言程序学中一个已经得到验证的方法,其目的在于把我们行为中特定的负向的思维与沟通模式,引导到更愉快、更成功的方向。
你不妨试试以下方法。
首先,当你感到失望、想到“对此,我无能为力”时,加上两个字,对自己说:“对此,我暂时无能为力。”区区两个字,影响却很大。
其次,每当无法理解这个世界、为了某事或某人生气、对某件事无法释怀时,你不妨问问自己:“它想告诉我什么?”“这有什么意义?”“我在其中能否找到机会并渡过难关?”光是自问就能促使你重新思考,让这些效果不错的自问自答的句子来激励你吧。
最后举一个例子说明“我能从中学到什么”:一位积极进取、聪明又有抱负的商业顾问来上我们的心理辅导课程,只因他希望在事业上进一步发展,却接连遭到拒绝。这种情况确实令人心灰意冷,但他通过重构找到了面对问题的方式:“人生的这个阶段是我的修罗场,我要学着面对拒绝,同时保持自信心。”
如果你还需要最后一个理由来帮助自己摆脱困境,请欣赏一下古罗马哲学家爱比克泰德的名言,他在50岁左右就悟出了:“让我们不安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这些事情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