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业务架构作为对业务的结构化表达,是对齐战略目标,并在组织内达成共识的企业蓝图。 它明确定义了企业的治理结构、业务能力、业务活动、业务数据,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共同的框架。
业务架构反映了企业业务的全貌,覆盖了业务的方方面面,为企业领导层提供了一种业务层面的共识,是为支撑企业业务目标而定义的一套运作管理体系。它描述企业如何用业务的关键要素来实现自身战略构想与目标。业务架构主要有四大特征。
(1)战略对齐: 业务架构要与组织的战略目标及愿景保持一致;
(2)高层次: 提供企业运作的宏观视图,而非细节上的描述;
(3)整合性: 整合业务流程、组织结构、信息系统和技术平台;
(4)持续优化: 作为持续改进和优化业务运作的基础。
【案例】理想汽车:好的业务架构,能支撑战略目标的实现
理想汽车进入“从1到10”规模化扩张时期后,调整了经营目标——到2025年,各类车型在中国市场占据20%的市场份额,位列中国市场第一。
而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有好的业务架构支撑。正如理想汽车CEO李想所说,有了好的业务架构,才能清晰地了解和开展业务;将战略拆解为可经营和管理的东西,支撑企业战略的实现。
汽车市场占有率的提升需要靠销量来实现,而销量则主要受到产品力、产品价格、销售能力的影响。
因此,理想汽车在建设顶层业务架构时,将战略目标转移至:(1)产品价值建设。加强研发,继续提升产品力和产品价值,包括产品、造型设计、硬件、软件系统ETC等;(2)产品成本建设;(3)销售能力建设。从曝光、线索、交易、交付、服务等方面强化销售能力。
截至2024年11月30日,理想汽车年内累计交付超44万辆,市场占有率达17.3%。
可见,业务架构不是越复杂越好,也不是越扁平越好, 要根据企业的目标和要求进行设计,让企业从上至下的每一个模块都有清晰的架构。
业务架构作为企业架构中的重要架构之一,与信息架构、应用架构和技术架构共同构成了企业的架构蓝图,华为称之为“一体四面”细化架构蓝图,如图3-1所示。
图3-1 华为“一体四面”细化架构蓝图
注:本图来自《华为数字化转型之道》
其中,架构蓝图是顶层架构设计,是在战略层面上,为确保业务流程与技术架构一致性而绘制的全局视图。企业需要基于业务架构、应用架构、信息架构、技术架构对架构蓝图进行细化设计。
应用架构是指支持企业业务和数据处理需要的IT应用系统,完成从业务到IT的转换,确保有效满足业务需求。
信息架构也叫数据架构,是用结构化的方式描述在业务运作与管理决策中所需要的各类信息,以及这些信息互相之间关系的一套整体组件规范,包括数据资产目录、数据标准、数据模型和数据分布四个组件。以商超为例,商品品类是数据资产目录,商品标签是数据标准,商超平面是数据模型,商品制造、商品物流、商品选购等环节产生的数据是数据分布。
技术架构定义了支持企业业务运行的技术基础设施的框架,为企业提供了一个稳定、可靠且安全的技术环境。
综上,业务架构就是企业战略和业务流程的蓝图,定义了企业业务目标、流程、组织结构及关键业务能力。为此,企业需要设计清晰的业务架构,以更好地规划并执行战略,确保各业务部门目标一致,提升运营效率。
业务架构,描述业务战略、组织、职能、业务流程、信息需求及彼此间的相互作用。 业务架构主要有价值流、业务能力、信息和组织四个核心构成要素,以及愿景、目标、客户三个扩展构成要素。其中,愿景描述本领域未来3年的定位;目标描述本领域存在的价值,或者更具象的发展目标;客户描述本领域为谁服务及提供的价值主张。
(1)价值流。 它描述本领域为客户创造价值的逻辑及提供的典型价值。同时,价值流是一组端到端的活动集合,能够为外部客户或内部用户创造一个有价值的结果。
(2)业务能力。 它描述本领域为实现客户价值创造,所需要具备的达成目标的能力。具体来说,它是业务自身拥有或者从外部获取的特定能力,以实现某一特定目的和结果;同时,业务能力描述业务“做什么”,从而为客户创造价值,例如薪酬、运输等。
值得注意的是,业务能力不同于个人技能,它更多地指一系列围绕特定业务信息所展开的综合管理能力。
(3)信息。 将实体的人、事、物进行抽象,并映射到数字领域的一种载体,例如产品与合同。
(4)组织。 业务架构中,组织扮演的是引导性角色。业务架构要跨越组织边界,通过信息、价值流、业务能力等关联要素,全面描绘企业运营的蓝图。
【案例】M企业的业务架构蓝图
随着数字化转型浪潮席卷全球,零售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机遇。M作为国内一家行业排名前三的企业,2021年邀请笔者及团队为其做流程与数字化建设咨询服务。
数字化转型,架构先行。因为架构先行,可以对企业的技术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避免重复投资,同时保障系统集成与数据一致性,降低风险与成本。
如图3-2所示是笔者带领团队为M企业设计的业务架构,由客户及价值主张、价值流及业务能力构成。其中,M企业的客户主要有意向加盟者、门店经营者、消费者及内外部协同;业务能力是M企业业务运作的PDCA闭环,是横向拉通、上下游对齐的依据;向下牵引流程建设、数据IT建设,指导IT平台与工具的资源投入。
企业可通过业务架构蓝图对战略愿景进行系统性、分层分级的梳理和诠释,并基于蓝图,开展下一步的流程架构设计。
图3-2 M企业的业务架构
企业的业务架构要先于流程架构。笔者在企业中做流程变革咨询时发现,企业业务场景多、绩效指标多,但有些并未对准企业的业务战略、业务目标。这些不能增值的业务一旦导入流程架构,随着流程跑,就会出现业务与流程两张皮运作的情形。
【案例】华为财经管理流程承载业务架构
华为在2009年之前的财经管理水平,尤其是订单管理能力与业界一流企业相比,存在运作与交付上的交叉、重复低效、流程不顺畅等问题。当时,从账面上看华为虽然赚了很多钱,但是到了年底发奖金的时候,却需要向银行借款。后来经过深入分析华为发现:当时很多项目的钱,客户都还没有给。究其原因,是华为在业务架构设计上,以项目验收合格作为合同关闭的依据。
于是,华为变革财经体系,逐渐实现由按“形象进度”交付到按“形象进度”回款。其中,“形象进度”是指交付里程碑。房子虽未修好,但地基修完了,这就是“形象进度”。此时,地基的钱要先收回来。后来,华为在LTC流程变革中,也将回款作为合同关闭的评价指标,作为业务能力之一,并将投标、合同签订、交付、开票、回款贯穿主业务流。
我们会发现,华为之前的业务架构不够合理,将验收评估作为主要的业务能力,使得一线人员只顾干活,不关注回款,导致财务目标很难达成。后来,华为将回款加入业务架构之中,其作为核心的业务能力,不断地随着流程被执行。
我们还可以通过业务架构与流程架构的关系,如图3-3所示,更直观地了解二者的关系。
图3-3 业务架构与流程架构的关系
业务架构与流程架构之间是一个承接与被承接的关系。业务架构承接企业战略和管理要求,自上而下开展架构设计;流程架构则承载业务架构及要求,层层衔接,最终构建出科学的、可执行的企业流程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