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楔子一

村里的孩子上学,父母最殷切的期望,是孩子能够摆脱祖祖辈辈身上农民的标签。能够读高中,考上大学,当然最好,比较实际的是到城里读个中专、职高或者技校,家里人也都欢天喜地。起码户口簿从农业变成非农业,以后毕业了,除了找对象,其余的国家都包分配。

姜茵比较幸运,中考那年有个师范特招班,5年制,发大专文凭,毕业后分配到市里小学当老师。女孩子,到城里当老师,前途一片光明。姜茵铆足劲复习,中考时超常发挥,最终如愿以偿踏入师专的校门,这也让她成为家里人的骄傲。

村子属于城市近郊,从村里到市中心仅仅30多公里的路程。进市里可以乘坐城郊专线长途客车或者私营小巴车,但这些线路的终点站都只设在市区边缘,如果要到市中心地带,还是坐火车比较方便。

姜茵每次返校,父亲都会骑着摩托车送她到镇上坐火车。印象中,那辆“嘉陵70”摩托车,父亲骑了好多年,墨绿色的,车身总是擦得干干净净的。姜茵坐在后座上,除了颠簸,耳朵里也一直嗡嗡作响,父亲说是摩托车的排气筒坏了,等找时间换个新的。话是这么说,但很长时间了,也没见父亲真的换,姜茵知道父亲是舍不得花那份钱。

父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性子朴实,少言寡语。每次都会帮姜茵把车票买好,塞到她手里,然后默默陪着她等火车进站。许多次,姜茵都想跟父亲说自己已经长大了,很多事情都能处理好,不需要他担心,但话到嘴边,却又不忍开口。

父女俩站在月台上都不说话,气氛稍微有些尴尬。姜茵望了望远处黑压压的天,又抬腕看看手上的表,还有5分钟,火车便会进站。“爸,你回去吧,这天看着越来越阴了,估计雨很快就要下了,你也没穿雨衣,别淋感冒了。”

“嗯。”父亲微微应了声,但双脚并没有动,“你妈把伞放你包里了?”

“放了。”姜茵知道父亲的脾气,不再催促他离开,没话找话地说,“你让我哥别乱跑,告诉他表现好的话,下周末回来我给他带‘磨叽(红豆馅的凉糕)’吃。”

父亲点点头,两人又陷入无话境地,好在没多大会儿,火车进站了。由于是区间站,火车停靠的时间很短,姜茵麻利地上了车,回头冲父亲挥挥手,父亲脸上露出一丝微笑回应。车门随即关闭,火车缓缓启动,逐步加速,渐渐从父亲的视线中远去,直至彻底消失。父女俩的缘分,也在那一刻戛然而止,没有任何预兆。

那是1996年10月里的一天。 SvvcajSKGTSHz88CBYu1DJIZwOPG3W56bcu78PGfN0BT0ikRm5926JungS4gqhc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