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中总有许多奇妙的巧合。十几年前,在济南图书馆的一次活动中,我有幸聆听了刘称莲老师的讲座。刘老师用诚恳而真实的话语,分享她的家庭教育理念和育儿故事,深深打动了我。讲座结束后,我们深入交流,我了解到她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毅然举家从山西一个县城搬到北京,从零开始打拼。这份执着与勇气,让我深感敬佩。后来刘老师将这些宝贵的经历,写成了这本《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
刘老师这本书与我渊源颇深,因为工作的原因,我接触过无数家长。十几年前我创办了“约读书房”,致力于推广引导型儿童读书会。
家长们在孩子阅读方面有着诸多困惑:如何为孩子挑选合适的书籍?怎样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如何判断孩子的阅读效果?如何让孩子在阅读后提升写作能力?……这些年为家长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我总是会不遗余力地推荐给他们一本书——《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
书中特别强调阅读对孩子成长的关键作用。刘老师关于家庭阅读的经验,与我们“约读书房”十年间摸索总结出的核心心法——引导、陪伴、分享——不谋而合。在家庭阅读中,做好这三步,孩子的阅读能力定能长足进步。
所谓“引导”,源于我们发现孩子爱读的书和家长希望他们读的书常有差距。例如,孩子可能偏爱漫画书,而家长则希望孩子阅读经典名著。这时,就需要我们巧妙地搭建一座桥梁,帮助孩子从漫画逐渐过渡到名著。有效的引导方法是从孩子已有的兴趣出发,假设孩子喜欢有趣、搞笑的历史漫画,我们可以先接受这一点,然后从孩子阅读的漫画中挑选出他感兴趣的人物,再围绕这个人物的故事引导拓展阅读。
比如,多年前曾经有个家长找到我寻求帮助,因为她无法说服孩子完整阅读《华盛顿传》并完成学校布置的读后感作业,孩子对这本书毫无兴趣。我通过跟家长交流得知,这个孩子并非所有书都不爱读,他特别喜欢科普漫画《植物大战僵尸》。之后我顺着科普这个思路问孩子还对什么感兴趣,家长告诉我,孩子因为跟着哥哥玩《穿越火线》这个游戏,所以对军事很感兴趣。听到这里,我便告诉家长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孩子:华盛顿有没有跟军事有关的事情?华盛顿有没有打过仗?华盛顿在打仗的时候有没有用到枪?那时的枪是子弹枪还是火药枪?现在军费开支最大的国家是哪个国家?美国流通最广的美元面额是1美元,1美元上面印的头像是谁?这几个问题,就是我们搭建的“引导”的桥梁。这也是我们多年实践出的有效拓展方法,本质是激发孩子对一本书的阅读兴趣,同时降低阅读难度,并拓展知识背景。
说到“陪伴”,刘老师的做法值得家长们效仿。例如,为孩子打造一个适宜阅读的环境。可以在家中显眼的位置摆放书架,比如沙发对面。大多数家庭沙发对面放的是电视,这就在无形中暗示孩子电视是主角。如果换成书架,环境和氛围就大不一样了。但有了环境,让孩子完整读一本书也并非易事,他们可能会出现读不进去或读不完的情况。这时如果家长能有意识地陪伴孩子读书,做出榜样,那么孩子养成阅读习惯的可能性将会大大提高。
我们组织读书会时,通常专门留出40分钟让孩子们在集体氛围中安静阅读,就是为了提供一个“陪伴”的场域,让孩子能较为容易地进入阅读的状态。在家也一样,有家长陪着读,孩子更容易进入那种沉浸其中的“心流”状态,体会到阅读的幸福。
“分享”也是阅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尽管阅读是一个独自探索心智的过程,但孩子在阅读后总会有所收获,他们渴望通过分享来获得成就感,并借助他人的视角来丰富自己的理解。对孩子而言,来自家长的鼓励与肯定是他们阅读信心的重要来源。
在读书会中,我们常常看到孩子间的交流和老师的肯定,给予他们极大的心理营养与正反馈,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就像书里写的,刘老师和女儿在生活中遇到问题就会去书里找答案,女儿找到后,刘老师加以肯定鼓励,又进一步激发了孩子的阅读兴趣,形成正向循环。
这些引导、陪伴、分享的方法,要想真正发挥作用,离不开整个家庭共同营造的氛围。对此,刘老师在书中做了非常完整、接地气的讲解。正因为书里把道理讲得透、方法说得明,我才一直坚持向咨询阅读问题的家长推荐这本书。更何况,书中像这样源自实践、行之有效的养育智慧还有很多。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已经成为畅销且长销之作,我在微信读书上看到这本书被列为“好评如潮”的类别,而这一标签是由真实读者的评价总结得出的,可见众多家长自有“慧眼”。
如今,竞争激烈、“内卷”裹挟,家长们常常焦虑不安,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把孩子的课余时间用各种补习班和兴趣班填满,试图让孩子在学业上脱颖而出。
刘老师的教育方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不卷”的范例。这是一本全方位的实用指南,从生活、阅读、学习、品格、心理和沟通六个方面,指导家长如何在小学六年里给予孩子恰当的支持。书中提倡丰富孩子的体验,如户外活动和亲子游戏,促进全面发展;强调营造阅读氛围,鼓励孩子探索书海;分享学习习惯的培养技巧,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重视品格塑造,培养责任感和孝心;关注心理健康,助力孩子独立成长;探讨有效沟通方式,促进亲子关系和谐……这本书提供了具体、科学的建议和实践方法,让家长在陪伴孩子成长时更有信心和能力。
我自己的女儿马上也要步入小学阶段,我们夫妻共读的家庭教育书籍就是这一本。我可以骄傲地说,多年来,我向成千上万的家长推荐了这本书,包括我自己。
我想对所有家长朋友们说,当感到迷茫与焦虑时,不妨静下心来翻开刘老师的这本书,从她的亲身经历和智慧中汲取力量,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教育节奏,陪伴孩子在小学阶段健康快乐地成长,为他们未来的人生奠定坚实而美好的基础。
约读书房创始人
李宗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