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穿内衣的呢?
还是先别把话题扯远了吧。我只对最狭义上的内衣——也就是覆盖性器官的东西——感兴趣而已。
《圣经》教导众人,当人由天上的被造物变成地上的生物时,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拿无花果叶覆盖住性器官。若真是如此,那么内裤这个东西,就和人类的历史一样长远。然而,覆盖性器官这件事,是否和乱伦禁忌(incest taboo)一样,对人类来说是很普遍的行为呢?
南美的裸族当中,有一些人不分男女,完全不覆盖性器官地生活。小孩子本来就被视为“原始的人类”,所以总是以原始的姿态赤条条地四处奔跑。但是到了成人仪式,他们便会在赤裸的腰际系上红色的绳子。这条红色的绳子并没有遮盖的作用,而是一种意味着他们从自然层面来到文化层面、成为“人类”的证明。如果他们在忘记系上这条红绳的状态下出现在其他人面前,就会像自己正赤身裸体一样,为此羞愧不已。
这么说来,这条腰绳是否就是内裤的原型呢?不,倒不如说这是划分自然与文化、私与公的文化性象征,是最低限度的服装。这样的服装,仅仅具有将性器官覆盖住的功能,并没有成为一个特别的标记(marker)。
再回到最初的话题吧。人为什么会遮住性器官呢?
这个问题总是让我想到新几内亚高地人的护阳套(penis case)。这个护阳套是遮盖性器官的最低限度的容器,但是在遮掩的同时,也凸显了其存在。遮盖性器官的行为,总是隐藏着这两极相反的意图。新几内亚的护阳套,在这层意义上,可说是象征这种两极性的最典型案例。
新几内亚高地人的护阳套,以当地特殊的葫芦做成。他们采集各种尺寸的葫芦,先遮住阳具,再从前端以环绕住腰的绳子固定。男性会以这样的姿态去战斗、耕种、跳舞。护阳套一般不起支撑或固定的作用。新几内亚高地人以其侵略性的“厌女”文化而出名,因此男性隐藏起生物学上被赋予的性器官,取而代之的是夸示其象征性的替代物。对他们而言,隐藏是为了凸显。
日本男性穿着的丁字裤(ふんどし,一种日本传统的兜裆布)相较护阳套而言,更具功能性。正如相扑力士的兜裆裤是为了格斗而存在的东西,身穿丁字裤的男性,总是比没穿丁字裤的男性更有男子气概。也难怪“松丁字裤”这个用词,会用来形容男子气概的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