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581年,北周天子禅让。41岁的杨坚接过代表皇权的玉玺,正式登基称帝,隋朝就此建立。
公元588年,杨坚派兵南下。不出两个月,隋军攻入陈朝都城建康,南朝的最后一个政权灭亡,华夏大地自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终于结束了。
开国者隋文帝杨坚励精图治,继任者隋炀帝杨广更有壮志雄心,在他们的带领下,隋朝本应向着繁盛的方向前进。然而,距攻灭陈朝仅仅过去30年,隋王朝便灰飞烟灭了。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隋朝仿若一颗流星转瞬即逝,短短37年的国祚与紧随其后、享国近300年的唐朝相比显得极为短促。因为短命,隋朝常被视为历史洪流涌入波澜壮阔的唐朝时段前的一个小小波折,这个“流星王朝”自身的光芒却被大大低估了。
事实上,隋朝是一个极具创造性和前瞻性的朝代,影响深远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的诞生便充分展现了这一点。不仅如此,隋朝还在其他方面完成许多耀眼举措:重新打通已封闭数百年的河西走廊,再次连通西域;开凿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交流;营建大兴城与洛阳城,为后来长安、洛阳的繁荣打下基础……
一个仅存37年的王朝,留下的遗产竟能光耀千年,从这个角度看,中华文明的辉煌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隋朝的这些开创性成就。
本书著者多年来专注研究隋唐史,对隋朝的历史价值格外关注。为了让被低估的隋朝重新被认识,他对大量史学材料进行辩证分析、交叉验证,最终选取隋朝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详细书写,将皇室人物的权力斗争、隋唐两朝的历史演进与制度革新、工程建设、文化发展等相结合,全方位地展现隋朝由兴到亡的过程。
为了能还原一段相对真实的隋朝历史,本书参考大量资料,包括《隋书》《陈书》《资治通鉴》《旧唐书》《新唐书》等古籍文献,也包括《隋史新探》《隋史十二讲》《隋唐五代经济概论》等学者研究论著。为使本书更易于大众读者理解和阅读,本书著者对古文史料进行了通俗化处理,引述古人的话语在尊重原意的前提下大多改为现代汉语表达。编辑对著者的这种写作风格予以尊重,仅按照国家出版相关规定和要求做了必要处理,对一些事实错误和表述不当的内容进行了核改。同时,为更方便读者理解书中内容,编者对书中人名、地名、时间等添加了必要注释。
对于同样一段历史,不同人看待它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论和认知也会不同,而本书反映的是作者个人对隋朝历史的研究与观点,读者如有不同见解和看法,实属正常。书中内容与编校若有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朋友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