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们对“自我实现”的定义都太过静态和类型化。就好像一个人,要么达到自我实现,要么未达到,没有第三种选择。这就导致能最终被称为自我实现者的人极少,而且年龄都比较大。可是我发现,当一个人处于高峰体验(peak experience)中时,他会显露很多自我实现者的特征,就好像在这个短暂的时刻,他们也成了自我实现者。这种变化不止体现在情绪、认知和表达上,也体现在性格上。在高峰体验中,他们不只感到了强烈的愉悦、欣喜、激动,他们的人格也达到了高度的成熟、健康和完满。
现在,我们可以对自我实现进行重新定义,将它视为一段经历。此时,我们以一种非常有效并能令人感到快乐的方式将自身力量集中起来。这就意味着,我们变得更加完整、统一,更加独特、自主,更能吸纳经验,更有创造性,更幽默,更能表达自己,更能发挥自身功能,更超越自我和低级需要,等等。也就是说,我们更接近自己的真实存在,更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
按理说,在我们的一生中,任何时候都可能产生这样的经历,或进入这样的状态。与普通人相比,自我实现者的高峰体验要更加频繁和强烈,同时也更完美。这也是自我实现者的一个与众不同之处。对他们来说,高峰体验并不是“要么有、要么无”的一件事,而是一个程度和频率的问题。如果将自我实现视为一段经历,那么我们在研究时可选择的范围会变大很多。除了那些极少数的自我实现者,生活中有过自我实现经历的艺术家、知识分子或富有创造力的普通人,都可以作为研究对象。
人们通常认为自我实现是一种梦幻的“完美”状态,是静止不动的。人只要达到这种状态,就意味着超越了所有问题,甚至超越了人类本身,就可以以一种从容或欣喜的状态一直生活下去。然而,这并不是事实。我认为,自我实现是一种人格的发展。年少时的匮乏问题和生活中的一些幼稚的、非必要的问题,随着这种发展被逐渐摆脱,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关乎生命的、真正的问题。比如,终极问题,没有完美答案的存在问题等。换句话说,自我实现并不代表没有问题,只是将一些暂时的非必要的问题转化成了真正的问题。而自我实现者是指能够勇敢、坦然地理解和接受这些问题的人。面对这些问题,他们不会自欺欺人,也不会否定、怀疑。对自我实现者来说,人格的高度发展能令他们摆脱不必要的内疚,提高生命的质量,同时也能带来更多、更深刻的高峰体验。总的来说,人格发展得越完满,痛苦和问题就越少,快乐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