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以人工智能领域的突破与迅猛发展为标志的信息智能时代,人工智能导论作为新工科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方向的前沿核心课程,具有突出且重要的地位。
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了到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愿景,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目标和任务,同时指出要支持开展形式多样的人工智能科普活动。
2020年7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五部门颁布《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提出到2023年初步建立人工智能标准体系,重点研制数据、算法、系统、服务等重点急需标准,并率先在制造、交通、金融、安防、家居、养老、环保、教育、医疗健康、司法等重点行业和领域进行推进。
2023年10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宣布中方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发出了引领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的中国强音。
为了响应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对人工智能教育全面普及的号召,培养面向21世纪的人工智能拔尖人才,编者通过精选“人工智能”中的常规内容,根据贯穿人工智能发展的脉络分三大块整合代表性技术,论述人工智能的发展思路;以经典知识点的介绍为主体,采用启发引导论述方式,辅以读者日常生活中的通俗实例编成本书,以更清晰、更易理解的方式阐述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并反映该领域的最新技术发展情况,以提升读者的科学素养。
本书共12章,内容涵盖传统人工智能技术、现代人工智能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三大部分。本书特色介绍如下。
1.内容严谨,结构清晰
在全面考虑人工智能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精心筛选知识点,突出导论课程的核心意义,着重关注重要知识,有利于教师在规划课时内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同时也便于读者自主学习。
2.案例丰富,有趣宜学
本书融合了与读者生活紧密相关的丰富教学案例,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帮助读者理解重要而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进而提升读者的学习兴趣。
3.紧跟前沿,着眼未来
编者着眼于最新的技术成果,在书中介绍了人工智能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动态,在拓宽读者认知边界的同时,力求提高读者的科学素养。
4.录制微课,创新教学
本书提供针对重点、难点知识的微课视频,助力打造新形态精品教材。读者可以通过多种智能化展示方式和渠道随时自学,最大程度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本书各章内容所对应的学时建议如表1所示。
表1 本书各章内容所对应的学时建议
本书的编写工作得到了广西科技重大专项项目(桂科AA22067072),神农架国家公园本底资源综合调查项目(SNJN2023015)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771427)的资助。
感谢朱福喜、韩镇、梁超等老师以及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课程团队,他们对本书内容提出了宝贵的修改建议。同时,感谢毛文轩和刘晓涵拨冗对本书图表和公式进行编辑与完善。
编者针对本书建设了配套的课程PPT、教学大纲、教案、习题答案、案例素材等教辅资源,用书教师可以通过人邮教育社区(www.ryjiaoyu.com)下载使用。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表达欠妥之处,因此,编者由衷希望广大读者朋友和专家学者能够拨冗提出宝贵的修改建议。
编者
2024年夏于武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