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小灵通无意中登上了一艘开往“奇点市”的气垫船,在船上结识了奇点日志主持人行空。二人坐上2月刊报道过的“鲲鹏一号”飞行汽车,参观了3月刊的“赤霄”激光剑,并在4月刊报道过的机器人马拉松赛场上进行全程围观。就在小灵通以为“你们奇点市科技不可能更强”的时候,二人又参观了禾元生物的“稻米造血”工厂、看到了突破图灵测试的AI……记者小灵通表示:天呐?然而已经被近几个月的科技发展震惊到麻木的行空则呆呆地点头,回了一句:嗯。
·2020年5月15日,中国著名科幻作家叶永烈于上海去世。叶永烈一生笔耕不辍,出版过180多部著作,逾3500万字,是1980年代中国科幻繁荣时期最具代表性、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代表作包括科幻长篇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三部曲、《黑山鬼影》,中短篇小说《石油蛋白》《爱的选择》等。2019年11月,叶永烈被授予第30届中国科幻银河奖40周年特别纪念勋章。
·为了纪念2001年5月11日去世的英国科幻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每年的5月25日被设立为毛巾日。毛巾的典故来源于亚当斯曾经说过的话:任何一个生活井然有序的人都知道他的毛巾在哪儿。在他的代表作《银河系漫游指南》中,主人公阿瑟·邓特逃离地球时也随身带着自己的毛巾。
3月28日至31日,2025中国科幻大会在北京首钢园举行。本次中国科幻大会的主题为“科学梦想,创造未来”。大会共举办了三十余场主题活动,内容包括创作推动、人才培养、成果发布、产业融资等。大会期间颁发了第三届科幻星球奖,分形橙子发表于本刊的中篇小说《来自深渊》获得中篇小说冠军。
行空:听说分形橙子与《来自深渊》相同世界观的长篇小说、短篇小说集都在路上了哦~
通过基因编辑,将人血清白蛋白基因导入水稻,使其在种子中高效表达,在水稻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驱动蛋白合成,再通过提取纯化,获得高纯度的人血清白蛋白,直接用于临床……这竟然不是科幻小说里的情节?据报道,武汉禾元生物的“稻米造血”新技术产生的人血清白蛋白产品已完成三期临床实验,进入了新药审批流程!目前,团队已建成了年产100 万支注射液的智能工厂,正在建设年产1200万支注射液的规模化生产基地。
行空:这科技树点到哪儿去了?
灭绝万年的“恐狼”复活了!4月8日,美国巨像生物科学公司(Colossal Biosciences)宣布,他们成功复活了《冰与火之歌》中冰原狼的原型“恐狼”。据该公司称,这次“复活”是通过对两块恐狼化石中提取的DNA,以及该物种现存最亲近的灰狼的遗传密码进行了20次编译来实现的。巨像生物以罗马神话中的孪生兄弟为灵感,将两只新出生的雄性恐狼命名为罗慕路斯和雷穆斯。为了向《冰与火之歌》中的“卡丽熙”丹妮莉丝·坦格利安致敬,该公司将另外一只雌性小狼命名为卡丽熙。
行空:听说在消息宣布之前,《冰与火之歌》的作者马丁大爷就已经与“卡丽熙”见过面了!
图灵测试终于被AI突破了!近日,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发布了一项震惊全球的研究成果:GPT-4.5通过了标准三方图灵测试。此次实验采用经典的三方图灵测试形式:每位裁判在五分钟内通过文本界面与两个对话对象互动,其中一个是真实人类,另一个是被测试的AI系统,随后裁判需判断哪一方是人类。GPT-4.5在两组测试中均以73%的通过率“被误认为人类”,超越了人类自身的胜率(通常在60%—70%之间),成为首个在标准图灵测试中真正意义上“通过”的AI模型。
小灵通:天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