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夏朝的建立与败亡

大禹的名字叫作文命,他的父亲是鲧,鲧的父亲就是帝颛顼。也就是说,大禹是帝颛顼的孙子。

帝尧在位的时候,洪水泛滥成灾,浊浪滔天,浩浩荡荡地包围了高山,淹没了丘陵,万民一直深受洪水的侵害。 尧接受四方诸侯的建议,让鲧来治理洪水。鲧治理了九年,没有成效。 [1] 这时,虞舜受到了帝尧的重用,他代替尧行使天子的职责,巡视四方。在巡察的过程中,舜见到鲧治水没有成功,就把他 流放 [2] 到了羽山,鲧最后死在了那里。舜又提拔鲧的儿子禹接替鲧,继续治理洪水。

禹为人机智聪慧,能够吃苦耐劳,而且道德品质很高,富有仁义,因此民众一直很喜欢他。他的声音十分好听,合乎音律;他的举止行为都遵守规范,合乎规矩;他做事情之前总是深思熟虑,做起事来勤勤恳恳,堪称百官的典范。

禹代替父亲,接下了治水的重担。他和益、后稷一起赴任,命令诸侯百官发动罪人们为治理洪水出力。禹亲自攀爬高山,树立木桩作为标志,用来确定高山大河所在的位置。 他不辞劳苦,为了治理洪水殚精竭虑,在外面生活了十三年,曾经数次经过自己的家门口都没有进去。 [3] 他节衣缩食,用丰厚的祭品来祭祀鬼神,祈求他们的保佑。他在陆地上行进时乘坐车子,在水路上行进时乘船,在沼泽泥淖里行进时用橇,在山地中行进时就穿鞋底有齿的鞋子。为了测量地形,他左手拿着准和绳,右手拿着规和矩,还随身携带用来测量四时、勘定方位的仪器。他划分了九州的土地,疏通了九条大河的河道,治理了九处大湖泊,测量了九座大山。他让益把稻种分发给农民,让他们在低洼湿润的土地上耕种;又让后稷把粮食分发给缺少食物的民众。禹在巡行的过程中,还考察了全国各地的土壤、物产,确定了各地应该向天子交纳的贡赋以及各路诸侯在朝贡天子时所经山川的便利路线。最终,在他的努力治理下,洪水消退了,万民安居乐业,天下重新回到了安定的局面。为了表彰大禹治水的功绩,舜帝赐给他一块黑色的 [4] ,并向天下宣告治水的成功,大禹因此也得到了诸侯百官和万民的拥戴。

舜帝经过一番考察,认为大禹品德高尚,勤劳善良,富有智慧和才能,便把大禹举荐给上天,让他作为帝位的继承人。十七年后,舜帝去世了。服完三年丧后,大禹想让舜的儿子商均即位,自己躲到了阳城。结果天下的诸侯都不去朝觐商均,而是到阳城朝觐大禹。于是大禹便登上了天子之位,坐北朝南接受四方诸侯的朝拜,他以夏后为国号,以姒为姓。大禹登上了帝位以后,想要让负责管理刑罚的皋陶来做他的继承人,把国家大事交给他来处理。但是,皋陶没过多久就去世了,没有等到继任。禹为了表彰皋陶的功绩,把他的后代封在了英、六等地,让他们祭祀皋陶。后来,大禹又重用富有贤德的益,让他来处理国政。

大禹即位的第十年,他到东方去巡视疆土,到了会稽的时候,他因病去世了。天下便由益来管理。服完三年之丧后,益效仿当初禹的做法,将帝位让给了启,自己到箕山的南面躲了起来。启是禹的儿子,他的母亲是涂山氏的女子。启是一位非常贤德和有才能的人,天下的诸侯和万民都拥戴他。虽然禹生前将帝位传给了益,但是由于益辅佐大禹的时间不长,诸侯和万民并不信任他。于是,诸侯都舍弃了益而去朝拜启,还说道:“这可是我们君主禹帝的儿子呀!”最终,启在诸侯的拥戴下继承了天子之位。

启代替益登上了天子之位,处理国政。但是,有扈氏的人并不服从他,于是,启便率领军队前去讨伐有扈氏,双方的军队在甘这个地方展开了激战。最终,启的军队打败了有扈氏,从此以后,天下再也没有敢不服从启的部族了。

帝启去世以后,他的儿子太康继承了帝位。太康生性贪玩,终日沉迷于游玩打猎,不理朝政。东夷族有穷氏的首领 后羿 [5] 趁着太康外出打猎数月不归的机会,掌握了政权。太康遭到了放逐,丢掉了帝位。太康的五个弟弟一直在洛水的北岸等待太康的归来,没有等到,他们就写了一篇《五子之歌》,以寄托对帝王亡国的叹息。

太康去世以后,他的弟弟中康即位。中康在位的时候,掌管天地、四时的大臣羲氏、和氏因为终日饮酒贪杯,不理政事,所以四时节令遭到了扰乱。中康为了惩罚他们,派遣大臣胤前去征讨,并作了一篇名为《胤征》的文章。

中康去世之后,他的儿子相继承了帝位。相去世以后,他的儿子少康又登上了天子之位。少康勤于政事,力图复兴国力,在他的统治下,夏朝又强大起来。少康去世后,他的儿子予即位。予去世后,其子槐即位。槐去世后,其子芒即位。芒去世后,其子泄即位。泄去世后,其子不降即位。不降去世后,他的弟弟扃即位。扃去世后,他的儿子厪即位。厪去世后,大臣拥立不降的儿子孔甲登上帝位。

孔甲去世以后,他的儿子皋继承了帝位。皋去世后,其子发即位。发去世后,其子履癸即位,履癸就是夏朝的最后一位帝王——桀。桀也是一位暴君,整天沉迷于酒色。他在位的时候,夏朝的势力更加衰落,越来越多的诸侯国背叛了夏。在这样的情况下,桀没有去好好地反省自己的过失,勤修德政,反而依靠武力伤害百官诸侯,迫使他们服从于自己,这使得诸侯更加痛恨他。有一次,桀把商族的首领汤召来,将他囚禁在 夏台 [6] ,关了一段时间后,又将他释放。汤是一位贤德的首领,他勤于政事,关爱民众,与其他诸侯和谐相处,诸侯们都被他的仁德折服,纷纷归附于他。为了替天下除掉夏桀这个暴君,汤联合各路诸侯的军队,率兵征讨夏桀。夏桀逃到了鸣条这个地方,最后被放逐而死。夏桀临死前对人说:“我后悔当初没有在夏台杀掉汤,以致今天沦落到这个下场!”夏桀死后,诸侯拥戴汤登上了天子之位,取代了夏接受天下诸侯的朝拜,商朝由此建立,夏朝灭亡。

智慧小锦囊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一名统治者,必须勤勤恳恳,实行仁政,爱护百姓,这样才能得到百姓的拥护。例如,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亲力亲为,不辞劳苦,因此得到了百姓的拥戴。而他的后人夏桀,终日玩乐,残暴不仁,不顾百姓疾苦,最终落得个身死国灭的下场。


[1] 【皋陶】
古代传说中的人物,相传为舜帝时的司法官,掌握刑狱之事,后人尊奉他为狱神。

[2] 【尧接受四方诸侯的建议,让鲧来治理洪水。鲧治理了九年,没有成效。】
分析:相传鲧治水只是用堵的方法,洪水无处宣泄,所以才失败。后来大禹治水,则是采用疏浚的方法,最终获得成功。

[3] 【流放】
古代的一种刑罚,将犯人驱逐到边远的地方去,一般是自然环境、生活条件比较恶劣的偏远地区。

[4] 【他不辞劳苦,为了治理洪水殚精竭虑,在外面生活了十三年,曾经数次经过自己的家门口都没有进去。】
分析:由此可以看出大禹心系天下,不以家室为念。

[5] 【圭】
古代的一种玉器,主要用于祭祀神灵、丧葬、征伐等事情。

[6] 【后羿】
一说本为“司羿”。羿在古代是“射师”,擅长射箭。司羿便是世袭的射师,据传最早出现在帝喾时代,掌握帝王的禁卫队。 aYhwsy5XAZYxTuPniPO+igWNuUqijhUu+dwv5eFGDGzOj7xC8hQbozm6RdRSukh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