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即位以后,任命功臣赵衰为原大夫,帮助他处理国政。当初赵衰还未跟随文公流亡的时候,他已经有了妻室,他的妻子生下了赵同、赵括、赵婴齐三个儿子。流亡到狄以后,赵衰又娶了咎如的女子为妻,生下了儿子赵盾。赵衰回国后,在正妻的坚持下,他把在狄国所娶的妻子和儿子赵盾迎接回来,让赵盾做了他的继承人。
赵衰死后,赵盾主持晋国国政。晋襄公去世后,太子夷皋年幼。赵盾因为国事多难,想立襄公的弟弟雍为国君。雍当时在秦国,赵盾就派使者去迎接他。为此,太子的母亲日夜哭泣,对赵盾叩头说:“先君有什么过错呢?为什么要舍弃他的嫡子而到国外去另寻国君呢?”赵盾为此感到很担心,害怕一旦自己拥立雍即位,太子母亲的宗族和大臣们会谋害自己,于是便让太子即位,这便是晋灵公。因为灵公年幼,所以朝政由赵盾独揽。
十四年以后,晋灵公已经长大成人,他生活穷奢极欲,大肆搜刮民脂民膏,把宫殿装饰得富丽堂皇。他还站在宫内的高墙上,用弹弓射人取乐,观看他们惊慌躲避的样子。有一次,厨师没有将熊掌炖熟,灵公很生气,就下令处死他,让宫人们抬着厨师的尸体扔到外面去。晋灵公如此残暴,赵盾多次劝谏,他都不听,反而更加反感赵盾,想要杀害他。 灵公派刺客去刺杀赵盾,刺客到赵盾府上后,发现赵盾家中居室的门开着,住所极为简陋,就退出来叹息说:“杀害忠臣与违背君王的命令,两者的罪过都是一样的。” [1] 于是,他便撞树自杀了。
当初赵盾在首山打猎,看到了一个快要饿死的人,名叫
眯明,赵盾便给他食物吃,结果这个人只吃了一半。赵盾问他为什么不吃完,他回答说:“我在外已经三年了,不知道母亲是否健在,我想留给她吃。”赵盾很欣赏他的孝心,便又给了他一些肉。不久,这个人做了灵公的厨师,赵盾并不知情。有一次,灵公请赵盾饮酒,预先埋伏下士兵,准备刺杀赵盾。
眯明得知后,便上前进言说:“国君赏您饮酒,进酒三巡就可以了。”暗示赵盾离开。赵盾离开后,灵公的士兵还未集合好,便放出了一条恶狗去咬赵盾。
眯明徒手杀死了这条恶狗,又阻击了赶来的追兵,使赵盾得以逃脱。
赵盾于是逃亡,可是并没有逃出晋国的边境。不久,他的弟弟赵穿杀害了晋灵公,迎回了赵盾。赵盾拥立襄公的弟弟黑臀为国君,这便是晋成公。晋国的太史董狐在史书上写道:“赵盾杀害了自己的国君。”赵盾问道:“杀害国君的是赵穿,我没有罪呀!”董狐说:“你是正卿,虽然逃亡了但是未出国境,你回来后也没有诛杀作乱的人,杀害国君的不是你是谁?”赵盾只好默认。 孔子听到这件事后,说:“董狐真是优秀的史官,敢于记录事实。赵盾也是优秀的大夫,为遵守法纪甘愿承担恶名。” [2] 成公去世后,他的儿子据即位,便是晋景公。景公在位的时候,赵盾去世,他的儿子赵朔承袭了他的爵位。赵朔娶了晋成公的姐姐为夫人。
晋景公三年,大夫屠岸贾想要诛杀赵氏家族。当初赵盾在世的时候,曾经梦到自己的祖先叔带扶着腰痛哭,非常悲伤,一会儿又大笑起来,还拍着手唱歌。梦醒后,赵盾占卜此梦的吉凶,龟甲上烧出的裂纹先是中断了,随后又完好了。史官告诉他:“这个梦很凶,不是应验到您身上,而是应验到您的儿子身上。你孙子这一辈,赵氏家族会更加衰落。”屠岸贾在灵公的时候,深受宠信。景公即位后,他做了司寇,以惩治杀害灵公的罪犯为借口向赵氏发难,由此牵连到赵盾。他对大臣们说:“赵盾虽然推说不知情,却是罪魁祸首,为人臣的杀害了国君,而他的子孙依然在朝中为官,这怎么能行呢?”韩厥说:“灵公遇害的时候,赵盾不在国都,我们的先君认为他没有过错,所以没有处决他。如今我们要是诛杀他的后代,这不是违背先君的意愿吗?”屠岸贾不听,一心想要诛杀赵朔家族。韩厥便派人告知赵朔,让他逃走,赵朔不肯,说道:“您一定不能让赵氏的祭祀断绝了,这样的话我就是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韩厥答应了他的请求,回去后称病不出门。屠岸贾没有请示国君,就擅自率领军队袭击赵氏家族,处死了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灭了赵氏家族。
赵朔的妻子是成公的姐姐,这时已经怀孕了。事发之后,她逃到了景公的宫里躲了起来。赵朔有一个叫公孙杵臼的 门客 [3] 对赵朔的好友程婴说:“你为什么不去死呢?”程婴回答:“赵朔的妻子有一个 遗腹子 [4] ,如果侥幸是个男孩的话,我就侍奉他;如果是个女孩的话,我再死也不迟。”没过多久,赵朔的妻子生下了一名男婴。屠岸贾得到消息后,便派兵到宫中搜查。赵朔的妻子把婴儿藏进裤子里,祈祷说:“赵氏宗族要是该绝的话,你就哭吧;如果不该绝,你就不要出声。”结果,士兵来搜查的时候,婴儿一声也没吭。脱险之后,程婴和公孙杵臼商量如何营救这个婴儿。公孙杵臼问程婴:“抚养遗孤和以身殉主,哪一件事更困难呢?”程婴说:“死很容易,当然是抚养孤儿难了。”公孙杵臼说:“那好,赵氏家族对您有厚恩,您就勉为其难把婴儿抚养长大吧,我去做那件容易的事。”于是,两人想方设法找到了另外一个婴儿,给他裹上华丽的 襁褓 [5] ,带着他藏到了深山里。
一切办妥后,程婴从山里出来,假意对搜查的将军们说:“我没有出息,不能够扶立赵氏遗孤,谁能给我千金,我就把赵氏孤儿藏在什么地方告诉他。”将军们很高兴,便给了他金子,让他带领士兵去抓赵氏孤儿。 到了深山,公孙杵臼大骂程婴说:“你这个忘恩负义的小人,当初赵氏灭族你没有死,和我商量把赵氏遗孤藏起来抚养长大,现在你却出卖我!”又抱着婴儿大喊:“天哪!这个婴孩到底有什么罪?请放过他吧,只杀我就行了。” [6] 将军们不理会,将公孙杵臼和小孩一起杀死了。屠岸贾以为赵氏已经没有后人了,就放松了警惕。程婴带着真正的赵氏孤儿藏到了深山里,给他起名叫赵武,抚养他长大成人。
十五年后,晋景公生了一场病,请人占卜,占卜的人说这是由于大业因为子孙不顺,所以作祟。景公问韩厥怎么办,韩厥知道赵氏孤儿依然活在世上,就对景公说:“大业的后代如今在晋国灭绝了祭祀的,不就是赵氏吗?中衍以来的后代都是嬴姓。中衍辅佐过商朝的大戊帝,他的后代辅佐周天子,都很有德行。直到幽王的时候,叔带才离开周王来到晋国,侍奉我们的先君,一直到成公。如今赵氏宗族在您做国君的时候被灭,他们的祖先为此感到悲哀,所以会出来作祟。”景公又问:“那赵氏现在还有子孙后代活在世上吗?”韩厥见时机已经到来,就把赵氏孤儿的事告诉了景公。于是,景公让韩厥把孤儿找来,藏在了宫里。不久,将军们前来探望病情,景公依靠韩厥的力量迫使将军们会见赵武。将军们十分恐慌,对景公说道:“赵氏灭门的事是屠岸贾一手策划的,他假传君主的命令,我们只好服从,要不然,我们怎么敢发动叛乱呢?我们也愿意扶立赵氏的后代,请您下命令吧,这是我们的心愿。”于是,韩厥、程婴、赵武连同诸位将军一起进攻屠岸贾,诛灭了他的宗族。景公又把原来属于赵氏的封地赐给了赵武。
赵武行过 冠礼 [7] 之后,程婴对他说:“当初赵氏一族遇难,我并非贪生怕死,只想将你抚养成人。如今你已经长大成人,恢复了原来的爵位,我该到九泉之下向你的父祖和公孙杵臼报告了。”赵武不忍心让程婴离他而去,程婴说:“当年公孙杵臼认为我能够担负起抚养你的大任,所以死在了我的前面,现在我不去复命,他会以为我的使命还没有完成呢。”说完就自杀了。赵武非常悲痛,为他守孝三年,为他设置了祭祀用的田地,让他永享后人的祭祀。
赵氏孤儿的故事令人感动。赵氏宗族遭到了灭门的灾难,只留下了赵武一个婴儿。程婴为报恩,含辛茹苦地将他养大,最终,恶人屠岸贾得到了应有的惩罚,遭到灭门的报应。故事里,赵盾、赵朔等人对国家的忠诚,程婴、公孙杵臼对主公的不离不弃,都是值得称颂的。
[1]
【灵公派刺客去刺杀赵盾,刺客到赵盾府上后,发现赵盾家中居室的门开着,住所极为简陋,就退出来叹息说:“杀害忠臣与违背君王的命令,两者的罪过都是一样的。”】
分析:由此可见,这位刺客也是一位心怀仁德与忠义的人。
[2]
【孔子听到这件事后,说:“董狐真是优秀的史官,敢于记录事实。赵盾也是优秀的大夫,为遵守法纪甘愿承担恶名。”】
分析:作为一名史官,就应当不畏权贵,记录史实。董狐因此成为史官的榜样与模范,后世用“董狐笔”来形容那些敢于秉笔直书的史官与史书。
[3]
【门客】
古代有身份和地位的贵族、官员招揽的有学问、有才能或者是有特殊技能的人,为自己出谋划策、分忧解难等。
[4]
【遗腹子】
出生的时候,父亲已经死了,这样的婴孩被称为遗腹子。
[5]
【襁褓】
背负婴儿用的带子和包裹婴儿用的被子。
[6]
【到了深山,公孙杵臼大骂程婴说:“你这个忘恩负义的小人,当初赵氏灭族你没有死,和我商量把赵氏遗孤藏起来抚养长大,现在你却出卖我!”又抱着婴儿大喊:“天哪!这个婴孩到底有什么罪?请放过他吧,只杀我就行了。”】
分析: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屠岸贾等人相信公孙杵臼所带的就是赵氏孤儿。
[7]
【冠礼】
古代一种重要的礼仪。男子年满二十岁便要行冠礼,以表示成人。行冠礼这天,由父亲为儿子加冠,取字,然后儿子拜见家族的长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