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思枯竭。其实,从来也没有丰盈过。
大幕已拉开,两天未动笔。后悔写了序。序,实在应该最后写。
深知写文章的最佳境界是一气呵成、欲罢不能,怎么自己写文章,总是有“断气”的感觉呢?
记得年初钱国栋老师邀请《最强大脑》幕后的最强“大脑”——刘嘉老师做客《唐宁会客厅》。我认真听着访谈,不时用小本记下访谈要点,得到很多启示。很好奇自己的人生究竟是不是行驶在正确的轨道上。据先贤们说,方向错了,用力过猛,离终极目标会越来越远。
于是,我煞有介事地填写了一份“青少年”问卷,测评结果居然显示我适合从事“写作”这类从来都被我认定为生命中最头疼的事儿。一辈子挑战自己的短板看来是我的宿命。又或者,文艺原该是我的本心,无奈学艺不精,我也就只能在装文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了。
回想一下,游学第二天究竟发生了什么?终于在记忆浅表层搜索到,我似乎是在抗拒着什么。呵呵,应该是我的“不靠谱儿”吧。自从有了特朗普,心里就特别抗拒自己进入“PU”字辈,虽然汤普森的灌篮我也曾很喜欢。
以往出行前,会收到传承学院快递到家的纸质版《行程手册》,我都会认真阅读、预习,按要求熟读推荐书目。这次由于疫情,拿到的是电子版的《行程手册》,而我对电子读物先天抗拒,所以即便是经常躺在床上看纸质书,我也保持着左右眼5.1的视力水平。记得当年在以色列参观一家解决近视眼问题的高科技企业时,我就傻傻地预测,不远的将来,眼疾将是困扰人类健康的大问题。因此我最终只是打开手机看了看集合时间:11月11日(周三)14:00。
游学在外,依然是早上4点钟起床,看书、打太极和慢跑。那天早晨,亮马桥边的空气中,还真是弥漫着可以感知到的颗粒物。瞬时觉得,我可以偶尔挑战一下自己呆萌的大脑,但最好还是不要挑战自己脆弱的肺。在户外运动一刻钟后跑回酒店,启动上午的宏大计划。
这项宏大的计划,关乎我的形象。一直以来,我其实对自己的造型都还算满意,认为达到了及格水准。简单、简洁、好打理。但有两个人一直不甚满意,每次见面时都要委婉地质疑。因为他们太重要了,一位摄影大师,一位导演们的导演——我的偶像,他们的审美力不容置疑,这让我不得不慎重对待他们提出的质疑。结论:我要改变。
偶像影响力无敌,他们很快帮我安排了发型设计师,那是2019年年底。北京初见,设计师说,头发短,再养养,春节后处理。结果,疫情来了。2020年春节过后,五一没约上。想着十一能有空吧?结果一再错过。这次来京,恰逢其时,在见老朋友之前,把这个待处理事项办结,也了却了我和朋友们的一桩心事。
上午11:00,我如约准时出现在望京SOHO。设计师问我,几点碰面?告知13:30前需要离开。她一句“没问题”后我就开始放心地接受洗剪烫染。过程中设计师不停催促她的帮手师傅手脚麻利些,我也时不时地看看运动手表,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不觉间,时针指向14:00,心跳有点加速。迟到——我最痛恨的事,没有之一。尤其这次的项目还是我的“热爱”,真的不能迟到啊……
善解人意的设计师小姐姐意识到我如坐针毡,对我开始进行卓有成效的心理辅导:形象重于生命,尤其是你。让你等了这么久,我一定给你整到最好……所以,最多时,一共5个人一起忙活着我的头,连大名鼎鼎的店长也成了友军。在此过程中我默默发出了几条微信:劳烦偶像帮我请假,跟班主任文扬老师沟通情况,向院长表达我的歉意。
唉,为了能有一个全新的面貌见大家,我付出了如此“不靠谱”的代价。这回,我也算是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