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桌晚宴,准确地说,剑桥、牛津人把它叫做学堂晚餐(Formal Dinner),高桌与低桌是教师用餐区与学生用餐区高低的差别——教师用餐区的地板要比学生用餐区地板高出十几厘米,便于更好地看到学生们的实时动态,因此桌子显得高些,故称为高桌。
传统高桌餐厅的代表是牛津大学基督堂学院(Christ Church,Oxford)餐厅(Great Hall)。我们此次是在剑桥大学有800年历史的古老学院举行高桌黑袍晚宴,主持人是剑桥大学药理系血管新生和中药研究室主任樊台平教授。
关于黑袍,还要从修道院说起。最早期的学者服饰,必须是教会认为合适的衣装,首推袍子。13世纪,彼得学院(Peterhouse,Cambridge)的成立章程规定师生都必须穿修士装,要削发、戴帽子。
都铎时代的英格兰,要求人们按身份地位着装。学袍的品类极为复杂,花样繁复的装饰标志着学院成员的身份、职衔和社会地位。袍子的长度、衣领镶边宽窄或布料选择各有不同含义。
几个世纪以来,学袍的主要作用是区分学校成员和镇民。直到20世纪60年代,督察还会对不穿学袍的学生罚款,诸多场合都要求穿学袍,比如餐厅正餐、天黑以后、请教导师、去礼拜堂等。
今晚的高桌黑袍晚宴,就有着严格的着装要求:男士须西装革履,穿衬衫,打领带或领结;女士晚礼服、高跟鞋。出席晚宴的所有人须统一穿黑袍。
我们一行人进入宴会厅时,樊台平教授携夫人已经提前到了。教授夫人温婉大气,出身名门。在得知教授夫人的家乡是上海后,国栋老师就安排我和她坐在一起。聆听教授开场时,坐在她身边,我能感觉到夫人满眼流露出来的都是对教授的无限尊崇和爱意。
高桌黑袍晚宴全员大合影
樊教授学识渊博,到英国很多年了。他给我们简单介绍了剑桥的概况、他所在的学院以及他研究的领域。多年来,他和团队一直致力于中医、中草药的研究及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他说,目前英国的医疗保险里已经纳入了为数不少的中草药。他和夫人经常会回国参加大型专题国际会议,他们和国内很多中医院、大学有着紧密的合作,其中竟然还有我故乡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樊教授夫妇的热情好客感染着我们,一顿晚宴的时间,大家畅所欲言聊了很多,关于中药、生物工程、抗衰、养生,关于在英国的生活,可谓包罗万象,有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回头看当时的照片,我才回忆起来当晚还真的喝了香槟。当时关注点在谈话内容上,吃的什么、喝的什么竟然完全没有印象。
也好!剑桥大学高桌黑袍晚宴,记住了剑桥、高桌、黑袍,记住了乡情。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