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序之二

这本《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是前年年底动笔撰写的。才写了一至六章,去年四月中旬就应邀入京开会,五月份赴复旦大学讲课,回西安后又临时插进古文献学教材《史部要籍概述》的写作。今年年初再从第七章接着写下去,到今天总算把全书十五章全部写完,了却撰成这本专著的心愿。

我对六至九世纪这段中国历史的认识,在去年元旦所写的自序中已作了简要的讲述,其中的核心是:“从封建领主制至地主制的转型期,至门阀消灭之隋及唐初实已完成,此后唐、宋两朝可说是进入了成熟的封建地主制社会。案此种封建地主制社会在世界上似为我国所独有,其文化固非领主制如我国西周、春秋以及西欧中世纪之可比拟,至此成熟阶段,其光辉灿烂自更无待言。”感到不足的是,这本政治史只讲到政治上转型的完成,文化方面还没有顾得上。但要写文化至少得再来一本专著,这就不是我这个精力就衰的老年人所能承担了。好在前些年写过一篇《陈寅恪先生称誉赵宋文化之解说》,所讲的可作为我对文化看法的一个提纲。当时应学生某君之索发表在安徽的内部刊物《古籍研究》(1999 年第 1 期)上,看到的人不会多,现在正好把它移作本书的附录,聊以弥补这个缺憾。

另一篇附录是我所写的与本书内容有关的论文及其他文字目录。我撰写这本专著时,发现这些论文及其他文字颇有论证尚欠严密、行文尚欠妥帖之处,这次重行撰写,自多改正,自当以这次所写为准。但原先是怎么写的仍不必隐讳,因此把这些论文及其他文字编了个目录,按内容而不按发表时间的先后来编排,读者有需要时可较方便地查对。

如今写学术论文流行多出小注,我原先发表的有时也多出注。这次重写,仿照老一辈学人的办法,把小注要说的尽量纳入正文之中。我感到这样有时可把事情说得更清楚,尤其是在论证某个问题之时。

写论文遇到年月时,我一般不注公元。这次写专著多数给加了,以期看起来时间概念可以更加清晰。但我国旧历的第一年年底在公元多已进入第二年,看陈垣先生《二十史朔闰表》等可知。这里为简便起见,就不一一按月日细算,而只注出该年相当于公元某年,因为细算了一般也没有什么用处。

以上这些都是去年元旦的自序里没有讲到、没有考虑到的,现在写出来,就作为自序之二。

2003年6月8日,端午节后第五日 0qw/G6Uoslmn4HRZPvXNmveTiLtjzW9Q25SPuT+rLTOr0AN5ARZUzIcoDTwf0Un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