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我”,只是在我们一呼一吸之间转动的一扇弹簧门而已。
坐禅时,我们的意识总是随着呼吸而流动。吸气时,空气进入我们内在的世界;呼气时,空气就排出体外进入了外部世界。我们内在的世界是无限的,外部世界也同样如此。我们总是说“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但实际上它们是一个整体。在这个无限的世界中,我们的喉咙就像一扇弹簧门。空气进来又出去,就像有人推门进进出出一样。如果你认为是“我在呼吸”,那这个“我”是多余的,因为不存在一个可以说“我”的主体。所谓“我”,只是在我们一呼一吸之间转动的一扇弹簧门而已。它开开合合,仅此而已。如果你的心能够在呼吸时保持足够的清静,那你就可以做到了无挂碍:无我亦无世界,没有肉体也没有心,只有一扇弹簧门。
所以,我们坐禅时,唯一存在的只有呼吸。不过,我们要觉察自己的呼吸,不要心不在焉。但觉察呼吸并不意味着要觉察你的“小我”,而是要觉察自己的宇宙性,即佛性。这种觉知至关重要,因为我们总是非常片面。我们对人生的理解通常都是二元对立的:非你即我,非此即彼,非好即坏。实际上,这种分别本身也是对宇宙存在的觉察。“你”意味着以你的形式觉察宇宙的存在,而“我”则意味以我的形式觉察宇宙的存在。你我只是弹簧门而已。这种理解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甚至不应该称之为理解,这是通过禅修所获得的真实的生活体验。
因此,坐禅时是没有时空概念的。你可能会说:“我们从六点差一刻开始在这个房间打坐。”这样你就有了时间概念(六点差一刻)和空间概念(这个房间)。然而,实际上,你只是坐在那里感受宇宙的运行,仅此而已。此刻,滑动门朝这个方向打开,而下一刻它就会向相反的方向打开。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重复这一运动。不存在时间,也不存在空间,时空是一个整体。你也许会说:“今天下午我必须做一件事情。”但实际上“今天下午”并不存在。我们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地去做,仅此而已。所谓的“今天下午”“一点钟”或者“两点钟”并不存在。你在一点的时候吃午餐,吃午餐本身就是一点钟。你可能去某个地方吃饭,但你无法将那个地方与一点钟分开。对于真正享受生活的人来说,它们是一回事。当我们对自己的生活感到厌倦时,我们可能会说:“我不该来这个地方,还不如去其他地方吃午饭。这地方可不怎么样。”我们的脑海中产生了与实际时间相分离的空间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