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柳君春新撰写的《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一书即将出版,邀我写个序言,这是件好事,我欣然应允。

春新君的这本书,包括博士学位论文在内,共计十四篇论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分论汉末曹氏的治国思想、政策和有关政治事件,而以曹操“霸府政治”为终结,计论文七篇;下篇分论曹魏文、明二帝以及此后司马氏主政时的政治倾向、政策和相关事件,而以晋武帝治国方略为终结,计论文六篇。另附“汉晋之际的北地傅氏家族”研究一篇。

从汉末桓、灵天下大乱,到西晋武帝重归统一,只不过一百多年,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史中只能算短短一瞬。但是,它确是历史的转折时期,社会繁杂纷乱。汉晋之际,从政权来说,最少应包括魏、蜀、吴三国鼎立。春新君这部书没有谈东吴,也没有写蜀汉,而以曹操、曹丕代汉,到司马氏父子代魏为主线,只写了曹魏、司马晋的历史,颇有受东晋襄阳史家习凿齿“以晋继汉”思想影响之嫌,我想这大概是另有道理的。在当时,从历史发展的脉络来看,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一个较成熟的阶级占据政治统治地位,由豪强、大族建立起来的曹魏、司马晋两代王朝,大概正代表着这种历史的走向。豪强也好,大族也好,其统治集团的家门政治和家门意念,不仅在当时占据主导地位,而且影响深远,随着东晋、南朝诸王朝的此伏彼起,这种政治和理念占据统治地位,尤其是新、旧门阀士族阶层是这样。

“政在家门”这一口号,不仅道出了汝南袁氏政治活动的关键内涵,而且也是当时政治军事诸集团的利益趋向。当时以及此后的一段时间内,各武装割据集团的政治、军事、经济以及文化诸方面的利益,往往是以“家门”利益作为最高利益来考虑的,无论是汝南袁氏、河内司马氏,还是谯沛曹氏、夏侯氏几乎无一例外,这大概可以看作以宗族乡里为基础形成的割据势力的共同特性。春新君正是以此为线索来勾画分析这段历史所发生的政治、军事、文化诸方面的变化及其特点,多能从繁杂纷乱之中得到澄清。这种分析,从根本上讲是以阶级、阶层剖析为基础的,也自然是顺理成章、符合客观事实的。该书以《论汉晋之际的北地傅氏家族》一文作为结尾,大概正是力图以个案分析来表达作者的写作主题吧。

春新君还提出了一个颇有趣味、值得研究的问题,即汉末曹操建立的“霸府政治”。曹操的“霸府政治”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个具有历史特点的政治模式。曹操把他的丞相府置于黄河以北的邺城,用以遥控建都黄河南岸的许县汉献帝的朝廷。在二十多年的精心经营中,逐步形成一套既可以与汉朝廷官府机构对接,又能够熟悉并掌握汉朝政的丞相僚佐体系;形成一套既能够操纵朝政,又能够在形式上维持汉朝廷的政权运转机制;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权术,最后水到渠成,达到取汉献帝而代之的目的。曹操的这种政治思维和实践影响十分深远,成为此后三百年中频繁改朝换代的政局变化中的极为常见的一种。我们看到北朝后期怀朔镇豪强高欢在掌握军政大权后,他和他的丞相府长期西据晋阳,遥控太行山东麓、漳水河南岸邺城的魏孝静帝,最后以高齐取代了东魏。高欢的诸多作为效法的正是曹操。这当然不是一种偶然的巧合,而是在封建割据势力形成之后,各种武装集团争夺皇权合乎历史进程的重要形式的一种。

春新君勤于思考,刻苦钻研,初步树立了朴素务实的良好学风。这种学风的形成,除了春新君自身的努力之外,与他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有关。春新君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先后在武汉大学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攻读并取得硕士、博士学位。这个研究所是在史学前辈唐长孺教授领导下的,所内外各位老师对春新君的硕士、博士论文,从写作提纲到论文撰写、答辩,都进行过系统的帮助和严肃的指导,因而他深受研究所朴素务实学风的影响。在这里,特别应该注意的是春新君实际上也曾受益于北大史学学风的熏陶,在撰写博士论文的阶段,何德章同志的认真指点是春新君所念念不忘的。

作为近十年的辛勤劳动成果,现在有机会公开发表,大家都很欣慰。听说春新君又有新的计划,准备花更多时间、精力,对唐修《晋书》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整理。这是一件繁重的、有益于后学的工作,是我多年梦想而未做成的事。借此机会,我预祝计划成功,给古代史研究在资料建设方面留下传世之作。

黄惠贤
二〇〇五年十二月一日于武昌珞珈山南麓 uSfuJFDHz8kY6sRGIXWl3SZ3lYyd6/26mWHzIKB+oCEeR5naS6Mc4bbxYBC03ow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