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价值投资需要长期主义、信念和勇气

问:价值投资有哪些关键词?

答:穿越周期的“长期主义”,对公司价值的“信念”,以及面对危机时接飞刀的“勇气”。

2020年9月,高瓴资本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磊所著的《价值》一书出版上市,其中所提倡的“长期主义”理念引起投资市场热议。

你不一定熟悉张磊,但你一定认识这些公司:腾讯、百度、京东、格力、美的、滴滴、美团、蔚来、中通、德邦、爱彼迎、去哪儿、优信拍、马蜂窝、信达生物、百济神州、有赞、蓝月亮、忆小白、麦进斗。

这些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消费品牌背后,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高瓴资本。这家如今管理着600多亿美元资产,投资范围横跨一级、二级市场的亚洲最大私募股权基金,正是张磊一手创办的。

凭借着腾讯、京东等经典投资案例,张磊在圈内声名大噪。但很少有人系统介绍他的投资哲学和投资方法,直到由张磊本人撰写的《价值》一书出版。此书详细描述了张磊对投资和商业的全方位思考,剖析了高瓴资本的投资体系和创新框架。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价值》这本书中的若干经典语录及其背后的核心理念。

语录一:价值的核心是创造价值,而长期主义最终是支撑价值的核心理念

在《价值》这本书中,张磊多次提及“长期主义”,并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长期主义”是穿越周期的终极答案。但是,到底多久才算是真正的“长期”,此书并未告诉我们一个准确的数字。事实上,在张磊眼中,长期并非一个简单的时间概念。

长期,是一种确定性,一种规律。

在世界杯的足球比赛中,即便是一支实力被公众认可的球队,也不能100%保证在下一场比赛中一定赢。但如果放在100场、1000场比赛中,时间拉长了,球队综合实力的强弱,就一定会决定胜率的高低。

投资也是一样,股票市场是一个随机性与确定性、混乱与秩序共存的市场。一家基本面糟糕的公司和一家基本面优秀的公司,在短期内受市场先生影响,两家公司的股价会随机游走,方向难以把握。但拉长时间,基本面糟糕的公司会因为盈利的不断下降,最终被市场用脚投票,股价一落千丈。而基本面优秀的公司,最终则会因为盈利的不断增长,不断创造价值,被市场争相追捧,股价水涨船高。所以,股价并非完全难以预测,价格必然会向内在价值靠拢,只是这种规律只有在长期才能体现出确定性。

长期,可以是1年,也可以是永远。

任何公司都存在生命周期,从萌芽,到爆发,到盛年,再到最终衰落。我们在萌芽阶段发现价值,耐心等待公司创造价值,直到看到成长的天花板,或者某个重大事件改变了当初的投资逻辑,就选择退出,这个过程被称为长期。

不同公司的护城河有深浅之差,生命周期也有长短之别。因此,我们不能以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所有,要根据公司自身价值成长的周期规律来判断。对于有的公司而言,10年是一个成长周期,那么对于这家公司来说,10年就是长期。所以,长期可以是1年,可以是10年,也可以是永远。

长期,需要坚守,更需要复盘。

查理·芒格曾说:如果一家公司的成长动力不衰,我希望持有的时间是永远。对于一家持续优秀的公司来说,长期主义是创造复利的价值,但这并非意味着我们可以偷懒,不再跟踪,不再思考。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如果不去复盘和迭代,长期主义就成了思维和行动懒惰的借口,变得毫无意义。我们要拒绝僵化的长期主义,只有通过不断复盘、不断检验时间带来的结果,投资人才能在高速动态的变化中,实时判断这家公司究竟是不是时间的朋友。

语录二:投资腾讯,并不是赌,而是做了调研以后的一种信念

投资腾讯,是张磊引以为豪的成名之举。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张磊曾表示起步之时对腾讯的投资,多少具有一些“赌”的成分,赌腾讯可以从小公司做成大公司。但张磊随后又补充说,投资腾讯,实际上是在对公司做了充分调研后的一种信念,这并不是“赌”。

那么,价值投资,到底赌不赌呢?

首先,我们必须认清一点,所有的投资决策都是概率决策,我们无法判断投资结果是否一定正确,从这一点上看,投资决策的确有“赌”的成分。但是,又不完全是“赌”,因为我们会通过各种深度研究、各种调研学习提升胜率。而拉长时间看,胜率高的东西不断重复,胜率就转变成了胜利。

当然,即便是再高胜率的投资,也会有风险存在。例如贵州茅台,虽然是众人公认的好赛道、好公司,但万一茅台所在地发生天灾或人祸呢?万一这场灾难令茅台永远不可能再生产出优质的茅台酒呢?虽然这种概率在常人看来很少发生,但既然是概率,就一定有发生的可能。所以,我们需要适度分散投资,减少这种系统性风险对收益水平的影响。

回到张磊当初孤注一掷重仓腾讯的往事,这笔后来看令人拍案叫绝的投资操作,在高瓴此后的投资生涯里再也没有出现过。虽然张磊继续在投资圈成为点金胜手,但我们再也没有听到他重仓某家公司的消息。相反,高瓴资本的持仓开始从重压互联网,向医药生物、消费、TMT(数字新媒体产业)不断扩展,不断分散。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张磊在经历时间洗礼后,投资理念逐步深化过程中的改变。

一家公司当然代表不了中国经济,张磊经常挂在嘴边的重仓中国,理应以组合的形式存在。

语录三:我们相信,每一次重大危机都是一次难得的际遇和机会,尤其需要珍惜

张磊在《价值》一书中描述了在遭遇2008年金融危机时,高瓴资本的应对态度。张磊相信:每一次重大危机都是一次难得的际遇和机会,尤其需要珍惜。其实不仅是张磊,许多投资大师都对“接飞刀”持有肯定态度。

比如霍华德·马克斯在《投资最重要的事》一书中就提出:投资人的工作就是接飞刀,不接飞刀就是不作为。当然,他本人也的确是这样实践的。在金融海啸爆发,全球恐慌之时,霍华德·马克斯却反其道而行之,在雷曼兄弟倒闭后毅然进场,此后每个星期买入5亿美元的债券,在连续13周的逆向投资后,市场终于迎来反转,这位深谙周期之道的投资大师也大赚一笔。

虽说大师们通过不少实操向我们证实了“永远不要浪费每一场危机”的必要性,但扪心自问,当我们深陷对危机的恐慌情绪时,能否真的勇敢地接飞刀?古人云: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股市中更是有句俗话叫“三根阴线改变信仰”,人性的弱点就在于不能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

对此,张磊在《价值》一书中为我们提供了解决办法: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这个理念实际上就是指巴菲特的能力圈原则,对于能力圈外的诱惑,我们要克制;对于能力圈内的选择,我们要抓住、抓牢。接飞刀,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勇气,没有正确判断作为支撑的匹夫之勇,只会造成灾难。 EdUJQuGjtv3xQ5/83sBvCwy/Md5x4R8UlWmRFxgTlcyF2uAujEj8i9Uc6eWOPLM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