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会卖股票才是老师傅?

问:常言道,会卖股票的才是老师傅,真的是这样吗?

答:确实如此。以低估或合理价格选择好公司买入并长期持有,确实是价值投资的基本方法,但我们总归要卖出股票兑现盈利,什么时候卖出、如何卖出,难度一点不比买入股票低。

股票投资里,我们经常会遭遇股价“坐过山车”。股市中有句谚语:会买股票不稀奇,会卖股票才是老师傅。价值投资经常讨论如何选股,什么时候买入,但对于什么时候该卖出股票,似乎很少讨论。

作为一名价值投资者,“坐过山车”应该是你投资生涯中的家常便饭,股价波动不可避免。不过,到底多大范围的股价波动才算是“坐过山车”,不同认知水平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看法。举个例子,某只股票在一天之内股价波动3%~5%,你觉得这算不算一个波段?可能大部分人会给予否定答案。但对于那些做超短线的投资者,尤其是做量化的投资者来说,这就是波段,因为即便是一分钱他也要赚。所以,虽然3%~5%在我们常人来看是非常微观的波动,但对于做超短线的投资者来说,他就是坐了一次过山车。

同样道理,在巴菲特这些投资大师眼中,可能股价上下波动30%~50%并不算什么,就像我们常人看日内3%~5%的波动一样。因为巴菲特推崇的投资方法是长期持股,他的波段对应的是一家企业的生命周期,在尚处小树苗的阶段布局下去,到它长成参天大树,成熟了,盈利能力衰竭了,投资逻辑破坏的时候再卖出。这个过程也是波段,只不过幅度会特别大。

所以股价波动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所处的高度不一样,看到的波动也不一样。比如一些长线牛股,当我们把K线拉长到10年或20年,你会发现50%的回撤只是一个小小的坑。但如果缩短K线,你会发现下跌的幅度是非常惊人的。

那么,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什么时候可以卖股票呢?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预期兑现后的收手。 根据价值投资的原则,买入时我们已经对公司未来所处行业的渗透率水平、盈利状态有所预测,那么,当预期兑现时,就应该卖出。例如巴菲特减持比亚迪,背后的逻辑就是电动汽车的渗透率逐步达到预期水平,因此选择卖出。

第二,逻辑破坏后的终结。 不是每家公司都能如你的预期兑现未来的盈利。如果你持有的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出于各种原因掉队了,你当初买入的理由不成立了,逻辑破坏了,这个时候就要卖出。例如新能源汽车行业,在过去10年中,并不是只有比亚迪一家车企,如果在早期,巴菲特选择的不是比亚迪,而是另一个新能源车品牌,这个品牌始终没销量,客户不买账,产品没有竞争力,那么显然巴菲特会在中途卖出,而不是持有14年。

第三,估值透支后的卖出。 既然价值投资所有的买卖决策都是依据估值,那么当这家公司遇到牛市,抑或行业被疯狂抱团,陷入泡沫狂潮时,它的估值很容易把未来数年的盈利都透支掉,这时候也可以获利了结。还是以比亚迪为例,在巴菲特开始减持的2022年8月,比亚迪在港股的股价超过300港元,即便把未来若干年的盈利增长都算上,约1万亿港元的市值也已经透支了未来的增长。

第四,公司发展总是不尽如人意。 那些常年持续低于预期的公司,要么是商业模式有问题,要么是公司管理团队能力有问题,对于这类公司,你也可以考虑收手。

第五,公司竞争格局日趋激烈。 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现在的电动汽车赛道,竞争格局越来越激烈。市场参与者包括造车新势力、传统汽车,还有跨界进入的互联网巨头百度、科技巨头苹果等。但火热背后,却是电动汽车产业链大部分环节业绩下滑的尴尬处境。很多行业早期竞争格局非常好,一块蛋糕只被几家企业瓜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行业的变化,后续可能会涌入大量新的竞争者,这时候就要及时对投资决策做出调整。

第六,翻石头发现更好的,是一种性价比的转换选择。 投资者需要不断拓展自己的能力圈,如果发现前景更好的行业、性价比更高的公司,你也可以考虑适当调仓。

对于价值投资,市场经常会有一个疑问:“价值投资能不能结合技术面分析,做波段操作?”

对于这一点,我们首先要对“波段”做一个区分。如果是短期的波段,比如一两个星期或一两个月里,股价上下起伏20%~30%,这种波段很难回避。因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公司的基本面通常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所以造成短期波段的主要因素是情绪推动。在情绪占主导因素的情况下,你对波段的把握本质上是对情绪的把握。在经历了著名的“南海泡沫事件”后,牛顿曾感叹:我能够算准天体的运行轨迹,却无法预测人类的疯狂。牛顿的话告诉我们,情绪是无法精确计算的,它取决于每个人的直觉。直觉有时候对,有时候不对,具有随机性,所以想通过技术分析去做波段,无法形成一个可复制的长期方法论。不可否认,的确有少数人能够结合技术分析去放大他的收益曲线抑或规避风险,但绝大多数人是不具备这种能力的。而“少数能结合技术分析回避股价波动”的人,到底是他本身运气好,还是真的摸索到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来也很难说清楚。总之,做波段,抑或择时,是一个概率的问题。而很多投资大师其实都提醒过我们,市场择时是非常困难的。

既然择时很难,“坐过山车”不可避免,那么价值投资者应该如何面对亏损,面对套牢,面对自己所谓的至暗时刻呢?

我们认为,最关键的对应方法主要是三点。

第一,要清楚认识到投资的本质,我们买的不是股票,而是股票背后的公司。公司价值取决于未来的盈利能力,这是价值投资的底层逻辑。

第二,学会利用市场先生。资本市场像一个报价先生,报价先生每天早上来敲你的门,情绪高亢时报价很高,情绪低落时报价很低。我们要学会利用市场先生,而不要被市场先生利用。什么叫“被市场先生利用”呢?就是当他情绪高亢时,你被他带着跑,你也情绪高亢,他情绪低落时你也被带着情绪低落,这样就注定会追涨杀跌了。那么,如果我们不想被利用,应该如何做呢?很简单,牢牢盯紧股票背后的公司,筛选出护城河深厚、有持续盈利能力的。当市场先生情绪低落、报价很低时,我们可以趁机拥有更多获得好公司筹码的机会;当市场先生情绪亢奋、不理性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市场的高亢趁机兑现。

第三,好公司复利再投资的威力非常惊人,承受股价的跌宕起伏,是为了赚取更大的回报。如果巴菲特不能承受过去14年比亚迪七上八下的股价波动,最终是不可能赚到25倍的丰厚回报的。如果你买的公司靠谱,盈利能力非常强,那么经历了公司的分红再投资,最后得到的财富总额会超出股价本身上涨的幅度。 M8XOy5SX6hRKDReFtK2AU++ac49oMczTG1G8gLBnCFa/4ka5vayTDe7MITrwA2J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