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关链接
同心奋斗中国梦
习近平在2012年11月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中国梦”:“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伟大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无数仁人志士为此苦苦求索、进行各种尝试,但都以失败告终。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
——2023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效卓著、成果丰硕、成色十足。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的大台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质量完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新的一大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探索了人类解决贫困问题的新路径,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明确,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带领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长征。
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围绕解决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第二,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第三,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第四,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第五,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相关链接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的蓝图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笔一画设计和描绘出来的。2017年,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消息如春雷乍响,从白洋淀畔传遍大江南北。雄安新区,从“一张白纸”着墨,每天都在积蓄力量、不断发展。六载光阴,从顶层设计规划到如火如荼大规模建设,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如今已显现雏形。图为拼版照片:上图为2023年3月23日拍摄的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下图为2019年8月29日拍摄的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建设现场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产生的;是在历史悠久、文化传承厚重、人口众多、国情复杂的基础上推进的,必然有着自身的本质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本质要求符合人类现代化的一般规律,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规定性,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发展道路和根本方向、总体布局和战略要求,以及对人类文明和世界发展的重大意义,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遵循。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定性,是管总、管根本的。
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现代化模式;中国式现代化是对西方式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超越;中国式现代化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全新选择。
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以下重大原则。第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第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第四,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第五,坚持发扬斗争精神。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
正确处理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是分阶段、分领域推进的,实现各个阶段发展目标、落实各个领域发展战略离不开顶层设计。
正确处理战略与策略的关系。战略是从全局、长远、大势上作出判断和决策,策略是在战略指导下为战略服务的,战略和策略是辩证统一的。
正确处理守正与创新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是一个在继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的历史过程,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既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效率,又要更有效地维护社会公平,更好实现效率与公平相兼顾、相促进、相统一。
正确处理活力与秩序的关系。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应该既充满活力又拥有良好秩序,呈现出活力和秩序有机统一。
正确处理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必须大力弘扬团结奋斗精神,奋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团结奋斗是党领导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要靠目标凝心聚力,新征程上我们就要靠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凝心聚力、团结奋斗。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也是一项充满风险挑战、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宏伟事业,必须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紧紧依靠全体人民和衷共济、共襄大业。
——2023年12月21日至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
中华民族是有着伟大团结奋斗精神的民族,团结奋斗的价值理念深深融入并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进道路必然风雨兼程,需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步调更加一致、意志更加顽强。目标的宏伟性要求我们持续团结奋斗。任务的艰巨性要求我们持续团结奋斗。形势的复杂性要求我们持续团结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