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深入做好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关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为新时代切实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性质来看,是一项教做人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关照学生,为学生服务,有效培养学生思想素养、文化素养、政治觉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

(一)是全面贯彻并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不仅事关学生个人发展,更事关国家长久治安、党的前途命运。2023年全国教育工作的会议内容指出,要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这一主线,深入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思索高效的教学路径,坚定“两个确立”、“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强国建设为教育目标,做好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开辟教育新赛道,创办让全国人民都满意的教育事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报告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教育,为国家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接班人。高校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基地,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深入学习并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教育核心、以立德树人为育人根本,坚定“两个确立”“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明确人才培养的目的、培养的过程以及为谁培养。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培养德才兼备、拥有红色基因人才的重要过程,是全面贯彻并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

(二)是应对互联网时代下多元化文化思想冲击的重要举措

目前,网络信息技术在高校迅速的传播与深入,逐渐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迎来了全面发展的局势,对大学生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认知结构等,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网络在为高校学生日常生活提供巨大便利的同时,也使得学生面对着来自不同文化思想、价值观念的冲击,互联网改变了高校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方法,这很可能会对还处于身体和心理发展关键期的学生们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困扰。为此,高校教育者必须深刻认识到互联网的利弊,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立体化工程,借助互联网优势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正确辨别网络信息,促进学生正确认知观、价值观的形成;必须坚持新时代党的教育思想,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优化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氛围,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增强其理论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故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应对互联网时代下多元文化思想冲击的重要举措。

(三)是推动党的各项事业稳定高效发展的支撑力量

教育是国之根本,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这个国家的发展潜力和发展水平。“教育强则少年强,少年强则国强。”“非学无以立身,非教无以立国。”高校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高校学生是重要力量。要培养好这一宝贵的人力资源,为他们系上人生中的第一粒扣子,引导他们思想向上、心理健康,成为推动中国不断进步、党的事业稳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第一,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党的事业发展后继有人。应坚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国家培育优秀人才、为国家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第二,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离不开高质量的社会环境。作为推动社会前进、提高国民思想水平的重要基地,高校应发挥自身优势,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推进产业发展与教育、创新、人才之间的融合,发挥自身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力。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在大学生培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置于教育体系的重要地位,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一)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健全学生价值体系

大学生处于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正在经历身份转变、自我认知和价值观取向的形成阶段,对于人生目标和价值观的选择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可塑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讲授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审视人生选择和个人发展的意义,培养积极的道德观念,具备正确的人生导向和价值追求。第一,传递科学的理论知识,引导大学生认识人生的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课堂教学、实践课等形式,启发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更全面地认识人生和世界。第二,引导大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教师的榜样作用和教育内容,针对性引导学生对社会现实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等,使其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判断力。第三,培养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情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关注学生的人生状况和身心健康,激发学生以同理心关注他人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经验,提升合作意识和公共精神。

(二)促进公民意识的培养,推动积极参与社会发展

当代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期望已不再局限于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包括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和现实挑战,培养学生的社会经验和社会参与能力,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和义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供社会问题的认知和反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传授科学知识,帮助大学生准确理解社会中存在的各类现象,深入思考问题背后的根源和解决方法。第二,引导大学生培养公共意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课堂教学和学生社团建设等途径,引导学生不仅关注自身利益,更要从大局出发,从整体角度思考问题,关注社会发展和公共事务,为社会利益贡献自己的力量。第三,培养大学生法治观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传授法律法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并了解如何行使自己的公民权利和履行公民义务,成为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合法公民。第四,激发大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组织讨论会、辩论赛、社会实践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并主动加入社会组织、参与社会运动。

(三)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提高就业竞争力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以及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化,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社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社会就业形势分析的能力。第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道德。通过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认识不同职业的价值,明确自身的职业目标和方向,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责任感和职业操守,使他们在职业发展中遵循道德规范和职业道德准则。第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学生在工作中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增加就业市场竞争力。第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服务,帮助学生制定职业发展规划,了解就业市场动态和需求,掌握求职技巧和面试技巧,提升就业能力。同时,通过培训和指导,让学生充分认识优势、发掘潜力,并提供相应的改进建议和指导。 P43tqstLcvxKVqjeS9yzsbPAg/KX8hJYyimYOe63Em0neOpYL9iXFF9xbaj86HF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