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小武是邵东人,1960年出生。1981年毕业于湖南农学院邵阳分院;1995年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系,获硕士学位。
1981年,刚跨出大学校门的孙小武来到邵阳市农科所经济作物研究室,从事西瓜育种技术研究,师从国内著名的多倍体研究专家陈为霖。
9月刚到所里报到,背包还没打开,领导就让他去海南南繁基地。就是在海南,他认识了吴明珠。“我记得那一年,她坐着拖拉机,到我们基地来。”
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孙小武与吴明珠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在海南三亚进行南繁的时候,她经常到基地来指导,我们也经常去她的基地里参观学习,相互交流。”
在孙小武的印象中,吴明珠是女性中的强人,既吃苦耐劳,又善解人意。他去过新疆,在那儿有试验基地,发现吴明珠民族观念很强,与维吾尔族群众的关系处得非常好。
吴明珠为人低调,扎扎实实做事的风格,深深地影响了年轻时的孙小武。吴明珠也很喜欢跟年轻人打交道,看孙小武勤快肯干,常常喊他做些事,也跟他畅谈过自己的人生。吴明珠的人生故事在打动孙小武的同时,也让他把她当作学习榜样。
“吴明珠原来在中央农村部工作,为了搞瓜,居然放弃优渥的条件,从北京跑到新疆。因为她技术贡献大、维吾尔族群众信任她,曾被任命为新疆吐鲁番地区地委委员、吐鲁番行署副专员。1985年,为了专心搞科研,她主动放弃行政职务。她的这种匠心精神激励了我。后来上级让我当邵阳市农业局局长,我不肯上任。虽然挂名副书记、副局长多年,最后我还是辞去了。人家当官难,我是辞官难。我不想当官,只想辞官,就是受她的影响。”
吴明珠(右二)与孙小武(左二)等人合影
吴明珠为了瓜类事业,不光自己去新疆,还让爱人也从北京到了吐鲁番。由于她常年在瓜地里忙碌,没空陪伴生病的爱人,爱人去世后她很自责,没把家庭照顾好。孩子对她意见很大。
孙小武和吴明珠的儿子杨夏是同龄人,成了很好的朋友。他经常做杨夏的工作,劝他解开心结。其实,杨夏长大后也理解了母亲:“我妈妈很伟大,她是那一代无怨无悔为祖国奉献一生的赴疆青年的缩影。”吴明珠95岁时,患阿尔茨海默病多年,杨夏尽心尽力地照顾着母亲。
“你要搞好一份事业,不牺牲一头很难啊。”吴明珠的口头语和埋头科研的革命精神,一直激励着孙小武和他的团队成员,克服困难,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