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家长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非常感谢汕头大学的邀请,让我有机会参加这个隆重盛大的毕业典礼,我在这里向汕头大学的全体毕业生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同学们,祝贺你们,作为汕头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已经开始走向社会。
今天要祝贺你们“成长为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大学生”。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辉煌只能靠自己。”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是流传久远的谚语,用来形容世事变化无常。在座的同学们都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青年人。我已风烛残年,步履蹒跚,只能发挥余热。在这里,我只想和新旧两代人交流一下对“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看法。我们那一代人,大学毕业后都是由组织上统一分配,对于择岗就业,从来不要本人去思考。20多年前,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到处需要大学生,那时候大学生毕业很容易找到正式的工作岗位。但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就算找到了接收单位,还有一个过渡性、适应性的试用期。这个现实表明,社会在不断地变化,新情况在不断出现,我们只有去了解、去认识、去适应,才可能跟上时代的发展。
一、准备走坎坷不平的人生路
人生之路不平坦。大学生们对人生往往充满理想,期望自己能够有所作为,这是值得赞赏的人生志向。因为渴望成就、期望成功、向往辉煌,是推动人们进取、开拓、创新的巨大精神力量。一个人活在世上,要有追求、有精神、有理想。但是,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美好的人生价值观,必须以科学的世界观为基础。因为理想、梦想不等于现实,客观社会的发展变化,不取决于个人意志。在人生旅程中,既有艳阳高照,也有阴霾遮天,甚至是狂风暴雨。每一个人都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从学校毕业后,就要进入社会工作,会遇到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中国有一句俗语:“天下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每一个人,想成就一番事业,都要有迎接困难的思想准备,要有承受挫折的能力。
二、认识和适应客观,立志改造客观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贵有自知之明”。每一个人的思想意识和行动是否正确,取决于主观是否符合客观。因此,走在坎坷不平的人生路上,有4个需要注意的环节,这就是“认识自己”“认识客观”“适应客观”“改造客观”。我们的最高目标是“改造客观”,但要达到这个境界,前面的三个环节都不能空缺。最前面的两个环节“认识自己”和“认识客观”,要求有分析判断能力,既要了解自己,又要了解形势。第三个环节“适应客观”,要具有很强的能力才能做到。你们从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以后,首先要解决的,还是“适应客观”。以自己的学识和能力,先把本职工作做好。
三、勇于承受挫折,锻炼适应能力,岗位成才
孟子对人的培育成长,有一段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则古训,主要是说明,“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因此,要求大学生们,在长期的艰苦工作实践中,不要只想一帆风顺,事事如意,而要勇于承受挫折,锻炼适应能力,不断增长才干。
为什么我特别强调“岗位成才”?因为大学生们,要在社会舞台上历练成长,特别要求你们要积极锻炼适应能力。希望大家永远记住:“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是金子,放在任何地方都会闪光”。
同学们,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广大青年要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肩负起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即将走出校园的你们,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但也会碰到坎坷和荆棘。希望你们“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服务人民、奋力拼搏,谱写光辉灿烂的不悔人生。
最后祝同学们前程似锦!平安、快乐、幸福!
谢谢大家!
(本文是钟世镇院士在汕头大学2019届毕业典礼上勉励学子的讲话,出版时略作修改)
一个科研工作者、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有爱国的情怀,因为我们随时都要服从祖国的需要,为国家献出我们的青春和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