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一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工作节奏不断加快,面临工作、家庭、人际关系和自我价值感不足的多重压力。因此,与心理相关联的疾病或病症也越来越多。有些患者因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和失眠等前来就诊,还有些患者仅以某种或某些躯体化症状来医院求治。

在神经科常见的器质性疾病,比如周围神经病、脑血管病、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中,很多患者伴有焦虑、抑郁等相关症状。数年前曾在神经内科门诊做的过一项临床调查显示,在头痛、记忆障碍和睡眠障碍的患者当中,也能够证实焦虑、抑郁非常普遍。

1977年美国著名精神病学家恩格尔(Engel·GL)就提出,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存在局限性,应该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在当下社会转型时期,人群中的心理问题频发且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每一位临床科室的医生都会接触到伴有心理问题的患者。所以,医生在习惯上比较倚重化验和影像学检查以及生物学治疗的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相关成因,给予准确的识别、相应的药物治疗和必要的心理辅导,显得十分重要。

该书作者闵宝权医生是我的第一位博士,临床神经病学专业,毕业后在宣武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急诊和病房临床工作近33年。他结合本人的兴趣,近16年来逐渐把主要精力转移至心身疾病,践行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诊疗理念,并为普及心理咨询在医疗工作中的应用开办了许多讲座和沙龙。在临床工作中他们开创性地摸索出了一系列适合中国国情和患者现状的工作模式,医生不仅通过诊断与药物治疗,还引入了专业的心理咨询,卓有成效地帮助了大量患者与家庭,尤其是帮助了不少有心理困扰的青少年。

众所周知,在三甲医院,医生的临床工作相当繁忙,故快速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做到甄选鉴别、统筹兼顾,尤其重要。“房树人绘画投射测验”是心理学界历史悠久的一项著名测验,然而国内以前并没有该测验在医疗中系统应用的经验和研究著作,闵宝权医生主编的《房树人绘画投射测验——临床应用实践手册》,是其十多年来的经验总结,作为我国该领域的专著,标志着心理投射测验在临床领域应用与研究的新征程,也为后来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神经内科医生学习心理知识,对临床工作是有益的”,我建议精神科医生、神经科医生与各个临床科室的医生,同心理工作者加强交流与合作,互通有无,将更有助于我们临床诊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优质有效的医疗服务。

路漫漫其修远兮,就让我们了解和学习心理之路,从“房树人”画图开始吧!

贾建平
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系主任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疾病高创中心主任
2021年10月 1C01SH9htbcZDgDj3p3D01HPEESZ1NmNmZOVT4Vq6g/Svpt4hHOcZE9BHGIqDfa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