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天降云傲天
飞机很快落地。
顾慕言带着迷迷糊糊的潇晚星和其他人会合。
其实也就一个人。
“老板。”前来接机的是一名看起来三十多岁的男子,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脸上带着热络的笑意。
“情况怎么样?”顾慕言问道。
男子名叫陈 勇,加入公司的时间不长,不过和其他人比起来,那就足以称得上是元老了。
不过对方的职务不算高,只是一个行业研究员,之所以会出现在这里,就是为了考察一家名叫“星空电子”的公司。
陈 勇兴奋地搓了搓手。
“你放心吧,老板,我已经找人盯得死死的,这家公司的问题绝对老大了!我甚至怀疑……”
说到这里的时候,他停顿了一下。
“我甚至怀疑,这家公司50%的订单都是假的!”
顾慕言挑了挑眉。
好家伙。
“说说吧,你是怎么发现的?”
“嘿嘿。”陈 勇挠了挠头,努力做出一副憨厚的样子。
当然这不是他的本来面目,他只是想这样在老板面前留下印象,毕竟自己好不容易有了在老板面前露脸的机会,不能轻易放过。
“老板你也知道,我最开始过来,其实不是调查这家公司,而是一家他的下游企业。”
“结果歪打正着注意到了它,我当时一看这个报表就发现了,很明显就有问题!”
“倒不是说有哪里不好,反而是太好了!好的有点过分,而且这家企业的股价也非常异常,最近一两个月节节攀升,涨幅超过了七倍!”
“这样一家公司按理来说不应该声名不显,哪怕是处在鹏大城这样的小地方……”
听着对方侃侃而谈,顾慕言却逐渐皱起了眉头,怎么半天说不到重点呢。
“直接说重点,到底是哪里发现的问题?”
“哈哈……”陈 勇有些尴尬的摸了摸鼻子,“其实也就是个巧合,我最开始只是怀疑,后来干脆动手买通了仓库的保安……”
“那保安干脆就直接告诉我了,说每天公司里都要发出去几十辆空车,到郊外转一转又开回来。”
顾慕言:……
没想到居然是这么简单粗暴的方法。
不过这家星空电子能够维持这么久没被发现,而且也没被审计部门发现,那说明内部高层还是有一些能人的。
至于这样做的动机,顾慕言很快也猜了八 九不离十。
肯定是眼瞅着要不行了,干脆想着趁机抬升股价,然后套现离场,这种手法并不新鲜。
只能说,只要涉及到重大的利益,人性就是最不可靠的东西。
顾慕言证实了这个消息之后,他也没有完全相信对方所说的,反而是自己主动到现场又看了一次。
三个人鬼鬼祟祟的,开着一辆租来的车停在郊外,看着不远处的十几辆货车在原地转圈圈,不知道的以为驾校排练呢。
事已至此,那接下来的行动计划就不用多说了。
顾慕言想要做空这家公司。
做空,说起来简单,就是提前赌这家公司的股价会下降或者雪崩,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却很复杂。
而且有时候还会受到更高层面的规则限制,不允许这样做,但好在这个世界没有类似的规则。
现在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具体操作,这方面顾慕言实在不算很懂,但好在,他手下有的是人。
当天晚上他就拿到了下属发了的分析报告,如果筹备半个月的时间,然后主动将这个泡沫戳破。或许可以取得不错的收益。
那时候,公司今年上半年的kpi就算是完成了。
不过这点收益不是最重要的东西,最重要的是万言可以借此机会打响名声。
现在万言的账目上虽然躺着好几亿的资金,但基本都来自另外三个家族,想要使用,到处都会受到掣肘。
他的公司需要这份名声,并且借用这份名声来使内部的资金多样化,这样,顾慕言才能随心所欲拿别人的钱做自己的事情。
而且如果后续的发展顺利,投资人不但不会觉得不舒服,反而会异常高兴,甚至恨不得掏更多的钱来给他花!
万言内部的相应部门风风火火的动了起来。
于是乎,一股关于星空电子的不利舆论逐渐开始蔓延,不过还只是小规模的,毕竟还没到真正引爆的时候。
……
与此同时。
鹏大城的一家高级饭店内。
“云少,您放心!咱们公司的业务那可是响当当的!这笔买卖您绝对不亏!”
穿着polo衫的王荣虎满脸陪笑,作为星空电子的老板,此刻他却对面前这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卑躬屈膝。
没办法 ,谁叫人家来自京城的大家族云家呢,而且最重要的是钱多人傻……
大约在一个月前,这位名叫云傲天的年轻人径直闯进了他的办公室,张口就要他公司一半的股份,当时还给他吓傻了。
结果事后了解才发现,原来这家伙是从大家族出来的子弟,此次是拿着家族里的资金出来历练,想要创造一些盈利,以此证明自己的能力。
为了避免和几个更加强大的兄弟姐妹竞争,干脆就来到了鹏大城这种小地方开始,没想到还真给他找到了。
星空电子,拥有着近乎完美的季度财报,近期的股价也是节节攀升,一片欣欣向荣的态势。
云傲天当即就下定了决心,自己要收购这家公司,所以才特意找上门去。
王荣虎没想到这个世界上居然还有这种好事!其实那公司内部的状况,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了。
公司其实早就到了风雨飘摇的地步。
内部派系林立,职权混乱,外部的主营业务也逐渐增长乏力,甚至有了一再萎缩的趋势。
再加上他们公司的利润率本来就不高,几个季度下来,现金流早就到了极其脆弱的地步,他自己甚至都生出了一些放弃的念头。
然而没想到云傲天横空出世,立刻就改变了他的想法。
反正这家企业无论怎么看也活不下去了,那自己干嘛不趁机捞一笔呢?
直接把账目做得漂亮一些,将整个公司打包卖给对方,卖一个好价钱,然后自己远赴国外,逍遥半仙……
这个想法一旦冒出来,就好像荒原上的火苗一样,很快便形成了燎原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