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六章 抓来跳舞他不香吗?!
“这你可骗不了我,三千个文弱书生,和一个老头,俺一人就能把他们杀他个片甲不留!”尉迟恭很是不屑。
随李世民征战多年,靠着一身胆气,无敌军功才走到今天的位置。
对于如陈煜这般文绉绉的小子很是看不上,这帮人能干什么,能骑马打仗,还是能上阵杀敌。
不过是只是会写写酸腐文章,引经据典骂骂人,有何用处?!
“那将军可就错了,据我家传的古籍显示,孔先师身高七尺有余,门下弟子各个在六尺以上。”
“当年先师孔子腰配德字剑,手持理字弓,能举过门之关,以德服人,以理教人”
“率领七十二路堂口弟子三千余人,从齐鲁之地,杀到关中地带,所到之处,公侯子爵皆避之若猛虎。”
“鬼背一开天地失色,打地天下无神仙!”
尉迟恭眸子一缩,脑海中瞬间浮现出一副恐怖的画面,一个身高七尺的壮汉,带着三千个身高六尺以上的汉子招摇过市。
在人均身高五尺左右(大唐的一尺约为三十多厘米,人均身高约一米六几)的大唐,孔子和他的三千弟子绝对是巨人一般的存在。
尉迟恭艰难地咽了口唾沫,“不对,不对,你说地不对,连俺这个没过什么书的人都知道,《抡语》上孔子的画像是个和蔼的老者,哪能是你描述的这般。”
图样图森破!
陈煜摇头晃脑道:“非也,非也,《抡语》并非《论语》,乃是先师死后为道上的弟兄立下的规矩,“论”乃是通假字。”
“什么意思?”李世民也来了兴趣,“抡语?为何是抡语?”
陈煜道:“简而言之,就是大嘴巴抽他的意思,这才是空先师要传播的道啊,只是世人愚钝,无法 理解其中的奥妙。”
“先师说地很明白,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顺耳,七十则从心所欲,不逾矩。这话就是他老人家行事风格的真实写照。”
“俺听过,这话是说人在三十的时候就要成家立业,四十就......”尉迟恭连声回答。
“错!大错特错!”
陈煜道:“他老人家的意思分明是,只有三十个敌人,才配他老人家站起身来打,即便面对四十个敌人,也不会犹豫,依旧选择果断出击。如果对方带来了五十个人,就会被他老人家打到仿佛是看到了天命。”
“如果做到这些,对方就算有六十个人也会愿意跪下来,听他老人家讲道理。即便面对七十个以上的人,那他老人家依然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嘶!
李世民忍不住倒抽一口凉气,尉迟恭眼神之中也尽是崇拜的神色,“原来这位孔圣人这么牛掰吗?”
若真是如此,这儒学还得学啊,太他娘的对俺的胃口了!
尉迟恭看着陈煜眼神都变得炙热起来,那表情可把陈煜吓坏了,这小眼神啥意思,这黑鬼对老子有企图?
“巧舌如簧,难登大雅,你小子这张嘴,当真是黑的就能说成白的。”
李世民回过神来,“不过,不得不说,还是有些洞察,能察觉到朕的企图,也算是不错。当然,有些人没把事办好,也是一方面的原因。”
尉迟恭挠了挠头,站在一旁傻笑,他真的尽力了,这种细活,他去做确实有点力不从心。
“实际上,朕是真的想打,这帮突厥人简直没把大唐,没把朕放在眼里,必须好好搓搓劼利这厮的锐气!”李世民一拳捶在龙椅的扶手上,这时,无舌来报,“陛下,蔡国公求见。”
“克明来了,快请。”李世民情绪有些激动。
陈煜也来了兴致,朝着宫外望去,提起李世民,房玄龄、杜如晦绝对是不容忽视的存在。
他们两人是李世民能得天下的关键,更是开启贞观之治的关键人物。
能够见到活着的杜如晦,陈煜还是有些激动的。
“诶诶,小子。”
趁着无舌去叫人的功夫,尉迟恭撞了撞陈煜的胳膊,“你刚刚说地孔圣人的事,是真的不,可不能说谎,说谎尿炕。”
我特么二十几岁的人了,还尿炕?
陈煜在心中吐槽一句,“当然是真的,抡语中有大智慧,只是世人对孔圣人有误会,曲解了他老人家的意思。”
破案了!就是这样,俺就说一个只会之乎者也的酸腐儒生咋就成了圣人?
搞了半天,是后面的人误会他老人家的意思,这《抡语》好,《抡语》得学,俺学好了没准也能当个圣人玩玩!
“嘿!当年你爹守东宫的时候,俺可是给了你爹面子的,硬是等他骂完了再进去,就冲这份情谊,你小子是不是也得教我《抡语》?”
尉迟恭激动地搓了搓手,“俺也当个圣人试试?”
陈煜两眼一瞪,“你要当啥?圣人?哪一种,肉身成圣的那一种?!”
“也行啊,诶,你不是说,这《抡语》是孔圣人给道上兄弟立下的规矩嘛,俺从前就是绿林道上的,这算啥......算......”
“渊源!”
望着尉迟恭满是求知欲的眼神,陈煜这才回过神来,没想到来到大唐的第一个小迷弟居然是尉迟恭,这样的人物。
“咳咳,《抡语》正宗乃是家学,绝不外传,先拜师再说喽~~”
“嘿,你小子......”
尉迟恭一脸不爽,斜睨陈煜一眼,那意思好似再说,你小子什么档次,也配让我拜师?
问问你爹,他陈康泰敢在自己面前说这话?!
“臣杜如晦参见陛下。”
说话间,杜如晦来到殿内,李世民快步走下,“克明,如何?此一战,我大唐可战吗?”
都说房谋杜断,实际上,给李世民出主意的人很多,但能作决断的,整个大唐,李世民最信任的人便是杜如晦。
事实上,经杜如晦决策的政令,也从没有大问题,尤其是在大事上,几乎可以说无断不准。
“陛下,方才臣和乔松,辅机,以及李将军商议了一番,我等皆是认为,此一战和谈为上,若战,便是存亡之战,风险太大,得不偿失。”
杜如晦也不废话,开门见山,给出了结论。
李世民先是一愣,沉默半晌之后,才深深看了陈煜一眼,“你小子立功了!”
陈煜消除了尉迟恭在客栈留下的破绽,又给了突厥一个完美的解释,成功避免了大唐和突厥一战。
从这个角度说,陈煜真的立功了。
可结果与李世民的真实想法,相去甚远,他虽然早有预期,却难免失落。
“陛下,待我大唐国力回复,灭突厥,不过信手拈来,再者说,向突厥纳贡的钱财已经都准备好了,没必要再节外生枝。”
“克明,朕知道,朕知道,可这件事......”李世民咬着牙,眼中尽是痛苦,“朕真的不想忍!”
多年共事,杜如晦哪里不知道李世民的心思。
从晋阳起兵到现在,李世民何曾如此憋屈过,被人打到家门口了不说,被逼着纳贡,这对于李世民而言就是耻辱。
杜如晦见状有些于心不忍,他比任何人懂李世民的骄傲,“三年,最迟三年,臣定能让陛下洗刷耻辱!”
“耻辱这个东西一旦存在,那是轻易洗刷不掉的,耻辱就是耻辱,史书会记载,贞观年,大唐皇帝向突厥劼利可汗纳贡......”
“比起向突厥纳贡,把劼利可汗抓到长安来跳舞,他不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