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信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兵仙”,韩信带兵打仗的能力极其突出,曾经在刘邦面前夸下海口,说自己带兵数量是多多益善,刘邦带兵能力都比不上自己,韩信凭借自身卓越的军事才能,在中国军事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韩信带兵攻破赵国的战役,更是其军事生涯中的经典之作,这次战役充分展现了韩信极其出众的军事谋略与胆识,也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之一,韩信出身贫寒,早年生活十分困苦,常常食不果腹,但是,面对大秦末年风云突变的局势,韩信胸怀大志,渴望建功立业,于是,韩信熟读兵书,等待有朝一日,能充分施展自己的军事才华,农民起义爆发后,韩信先是投奔了项梁、项羽叔侄,但项羽为人刚愎自用,瞧不起出身贫寒的韩信,因此在项羽这里,韩信并未得到重用,多次献策也没有被采纳,韩信于是转投刘邦阵营,起初,韩信在刘邦军中也没有受到重视,只是担任小官职,萧何发现了韩信的军事天赋,多次向刘邦举荐韩信,在萧何极力劝说下,刘邦最终拜韩信为大将军。
刘邦为了实现统一天下的大业,让韩信率领数万汉军东进,攻打赵国,赵国集结了二十万大军,在井陉口严阵以待,井陉口易守难攻,赵军占据有利地形,且兵力多出汉军好几倍,占据显著优势,面对强敌,韩信仔细勘察地形,制定了一套精妙的作战计划,韩信先派遣两千轻骑兵,每人手持一面汉军红旗,从小道迂回到赵军大营后方,隐蔽起来,并下令,赵国军队看到自己就逃跑,一定会自己军营的部队来追,这些人趁着赵军追逐,马上占领其大本营,这是一个调虎离山的好计谋,随后,韩信亲自率主力部队,在绵蔓水东岸背水列阵,这在兵法中被视为大忌,这意味着没有退路,一旦战败,便会全军覆没,赵军见状,纷纷嘲笑韩信不懂兵法,认为汉军必败无疑,天亮之后,韩信率领汉军主动出击,与赵军展开激战,之后韩信假装败退,向背水列阵的汉军主力方向后撤。赵军果然中计,认为汉军不堪一击,倾巢而出,全力追击汉军。
此时,早已埋伏在赵军大营后方的两千汉军轻骑,趁赵军大营空虚,迅速冲入营垒,拔掉赵军旗帜,换上汉军红旗,赵军在追击汉军的过程中,发现无法迅速击败背水一战的汉军,而此时,他们又看到自己的大营中,插满了汉军的红旗,以为大营已被汉军占领,顿时军心大乱,纷纷溃逃,汉军见状,前后夹击,赵军大败,主将陈馀被杀,赵王歇被俘,赵国就此灭亡,韩信破赵之战的胜利,是韩信深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道理,背水列阵看似冒险,实则是激发了汉军将士的求生欲望,让他们为了生存而奋勇杀敌,同时,他巧妙地运用奇袭战术,夺取赵军大营,扰乱了赵军军心,这场战役展示了韩信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也为刘邦在楚汉之争中赢得了战略主动,极大鼓舞了汉军士气。
此后,韩信继续率领汉军征战四方,为刘邦统一天下、建立汉朝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韩信功高震主,最终未能善终,但是他率领军队打出的那些漂亮战役,却被史官一笔一笔地写在了史书中,为历代的将军打仗提供了模范,直到今天,韩信的军事成就仍然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