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1、马邑之谋

在刘彻统治下的某一天,匈奴军队正沿着汉军布下的诱饵踪迹,一步步靠近这座看似唾手可得的大汉边城,这场由刘彻暗中部署的伏击,史称“马邑之谋”,击碎了延续数十年的汉匈“和亲”政策,也拉开了大汉对匈奴全面反击的序幕,当时的大汉,已经不是汉初那个在匈奴铁骑面前委曲求全的王朝,“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关中粮仓的粟米堆积如山,太仓的铜钱因为穿钱的绳子腐烂而难以清点,刘启平定“七国之乱”后,中央集权空前巩固,刘彻登基之初,便对和亲政策深恶痛绝,正巧,一个来自马邑的商人聂壹,为刘彻献上了一条诱敌深入之后围歼的计策,聂壹本是往来于汉匈边境的商贩,熟悉匈奴的习性与路径,聂壹决定以自己为诱饵,假装向匈奴单于投降,谎称马邑城守将贪腐,城中防备空虚,愿意向匈奴献上大汉的城池,等匈奴主力进入马邑,汉军再设伏围歼,刘彻当即召集大臣商议,朝堂上,御史大夫韩安国援引刘邦“白登之围”的教训,力主继续和亲,认为匈奴骑兵机动性强,一旦伏击失败,会引发更大战乱,而王恢则坚决支持聂壹计策,王恢认为大汉国力足以与匈奴抗衡,最终,刘彻决定采取聂壹的计谋、攻击匈奴。

三十万汉军开始秘密筹备,刘彻命韩安国为护军将军,统领李广、公孙贺等名将,率汉军主力埋伏在马邑城附近的山谷中,王恢率领三万兵马,埋伏在代郡,准备截断匈奴的退路和辎重,一切部署妥当后,聂壹按计划潜入匈奴,见到了军臣单于,并献上了一颗死刑犯的人头,谎称是马邑县令头颅,证明城中已乱,让单于赶快来接管,军臣单于果然中计,亲率十万骑兵向马邑进发,当匈奴大军到了距离马邑百里之外的武州塞时,军臣单于突然起了疑心,军臣单于发现沿途草原上布满了牛羊,却看不到一个放牧的百姓,这并不符合常理,恰好此时,匈奴军队俘虏了一名汉军尉史,在严刑拷打下,尉史供出了汉军的全部计划,军臣单于惊出一身冷汗,当即下令撤军。

消息传到马邑,汉军将士仓促追击,却早已不见匈奴踪影,负责截断退路的王恢,见匈奴主力安然撤退,认为三万兵马难以与之抗衡,最终按兵不动,这场精心策划的伏击战,以“虎头蛇尾”的方式草草收场,刘彻当时非常生气,后来命令处死王恢,韩安国等将领被贬斥。马邑之谋虽未成功,却成为了汉匈关系的分水岭,从此,大汉彻底抛弃和亲政策,转而以武力对抗匈奴,卫青、霍去病等名将即将在历史舞台上登场,马邑之谋的失败并非偶然,汉军虽有三十万,却缺乏与匈奴大规模野战的经验,聂壹的计策虽然巧妙,却忽略了细节的破绽,那个被俘虏的尉史,更像是偶然出现的历史推手,让匈奴躲过一劫。

从长远来看,马邑之谋标志着大汉从“守”到“攻”的战略转变,激发了中原王朝对草原民族的主动出击意识,在刘彻的授意之下,大汉的军队在霍去病等猛将的率领下,主动对匈奴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攻击,在铁与血的战争中,磨砺出了大汉强大的骑兵军团,最终,大汉军队成功将匈奴赶往漠北,为后来大汉打通河西走廊,以及民族交流融合埋下了伏笔。 ffVfjzeAj+3P3Y4Yh75+bSXpPFTo605LRVu5x4067scTZIS9VbQ8fqBxkb9Ibaw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