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刘邦去世,其儿子刘盈继位,虽然刘盈稳居皇位,但并没有什么主见,再加上性子比较软弱,所以朝政的大权,就落到了其母亲吕氏的手里,早在刘邦打天下的时候,吕氏就见过很多场面,因此处事手段、政治方面的实行不亚于刘邦,刘邦去世之后,虽然实行了‘白马之盟’的政策,但是依旧没能躲得过吕氏的制裁,为了让自己的吕氏家族能够逐渐掌管朝政大权,吕氏直接废除了‘白马之盟’,再加上吕氏家族的地位在当时影响力很大,几乎没有人不服,但吕氏心里也同样清楚,只有稳住自己的地位,才能把权力牢牢的抓在自己的手中,而为了能够稳固自己的权力,吕氏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
首先就是在政治上打压异己,巩固自己的权力,吕氏十分痛恨戚夫人,即刘邦晚年最宠爱的妃子,不仅如此,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的存在,还严重威胁到刘盈的太子之位,因此,吕氏便对其母子展开残酷的报复,先是指制造“人彘”的事件,以此来杀鸡儆猴,一方面实施自己的报复计划,另一方面震慑潜在的反抗者,这一举动,间接削弱了刘氏宗室中可能威胁自己的力量,之后,对于不服从自己的功臣,吕氏都一一排挤,同时拉拢一些元老来稳定朝堂,此外,公然违背刘邦生前制定的白马之盟,逐渐巩固外戚的势力,私自分封侄子吕台为吕王、吕产为梁王等,让吕氏家族逐渐掌控军政大权,同时打压刘氏的宗室,通过降职官位,被贬流放等方式来,以此削弱刘邦其他儿子的势力,防止刘氏的宗亲对自己家族的统治造成威胁。
在经济上,吕氏延续了刘邦推行的‘休养生息’的政策,稳固了民生,具体分为轻覆徭役,减轻农民的负担,允许民间进行自由贸易,同时促进物资的流通,并且鼓励生产,增加农业劳动力,奖励生育,从而刺激人口增长,还稳定了货币与物价,避免通货膨胀,通过调整控制,让粮食等基本物资价格,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防止民生发生混乱,为了稳定社会的秩序,吕氏继续沿用大汉初期的法律体系,虽然在政治方面比较严格,但对百姓滥用刑法的情况变少,减免牢狱之灾,让基层百姓的生活相对安定,为了缓解对外的关系,吕氏对北方的匈奴采取和亲的政策,这样做避免了大规模的战争,也避免了国库大量资金的流失,在维护战争和平的同时也使一些边境地区逐渐稳定下来。
吕氏掌政期间的一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对大汉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有了一定的积极影响,比如有效推动了‘休养生息’的政策,继续延续了刘邦的政策,之后的社会经济快速恢复,人口稳定增长,粮食储备稳定,百姓生活安居乐业,为之后‘文景之治’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虽然处事方面手段积极残忍,但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制止住了一些反抗势力的叛乱,使得基层的社会秩序逐渐趋于稳定,但同时也为之后的权力斗争埋下了隐患,为巩固权力不惜违背刘邦的白马之盟,吕氏家族逐渐垄断军政大权,引发了刘氏宗室的强烈不满,也为吕氏去世后,众多的刘氏成员反抗埋下了隐患,随着两大家族的矛盾不断激化,最终引发之后的‘诸吕之乱’,导致短期内的政治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