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邦通过多年的征战,最后统一了天下,其实,刘邦除了自身的实力厉害之外,还因为身边有一群猛将,比如韩信、彭越、英布这些人,在打败项羽的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手里握着很大的兵权,随着刘邦称帝之后,心里一直有一个想法,这些人虽然个个能力出众,但是却不是刘家的人,之后若是想要造反,那么实力也是不容小视的,再加上刘邦随年纪变大了,身体也越来越不好,刘邦担心自己死后,皇后吕氏或者一些外戚会趁机夺权,毕竟吕氏当时在朝廷上已经很有话语权了,如果自己打了一辈子的江山就这样被外人抢走,刘邦一定是不甘心的,为了能够保住刘家的基业,在刘邦晚年的时候立了一个规矩,并且让大家都遵守,把朝廷里的大臣都召集到了一起,并且当众杀了一匹白马,用马血涂在嘴上,意为古代的结盟,并让大家同自己一起立下誓言,第一个就是“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意思是,如果不是刘姓的人要称帝,全国人民应该共同反抗,第二个就是“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意为既没有立过大功,也不是皇帝亲自封的诸侯,应当将其斩杀,刘邦之所以这么做,就是想要说明两点,只有刘家的人才能继承王位,封侯也必须各凭本事,不能靠关系,大臣们听完之后都表示赞同,而这也就是后世有名的‘白马之盟’。
但就是这样如此庄严的宣誓,在刘邦死后的不久就被废除了,随着刘邦死后,其儿子刘盈继位,是为汉惠帝,虽然刘盈是当朝皇帝,但其性格软弱,仅仅是有名无实,实际上的朝廷大权都是其母后吕氏在操控,但这并不能让吕氏得到满足,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家族也参与朝廷的掌权,吕氏直接废除了之前的‘白马之盟’,并直接封自己的侄子吕台、吕产、吕禄为王,大臣们知道此事后,虽然心里都很不服气,但是他们不敢轻易放肆,因为吕氏的权力实在是太大了,反对的下场也只有一个,就是死!所以,对于吕氏的任命,几乎没有人敢公开反对,因此,刘邦费尽心思想出的盟约,一瞬间被完全废除,几年之后,吕氏家族的人个个都称了王,逐渐掌握了大一部分军权,也统领了大部分的朝政,大汉也慢慢沦为吕氏家族的天下,虽说白马之盟被废除了,但是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吕氏在世的时候,吕氏家族的统治几乎都有条不紊地进行,但直到吕氏去世,众大臣见吕氏家族没有人撑腰,于是便硬气了起来,又搬出了‘白马之盟’,认为皇位不应该由吕氏家族来继承,因为吕氏不姓刘,称这样做违反了盟约,于是,周勃、陈平等众多的老臣就联合起来,最后打着“遵守盟约,诛灭吕氏”的口号来发动政变,将吕氏的诸王杀害了,把刘家重新夺了回来,之后立汉文帝刘恒为帝。
总之,虽说在此之前‘白马之盟’被破坏了,但是在很多大臣的心里是一直存在的,也是政治底线,之后为了平定诸吕之乱,这个盟约也成了合理合法的理由,同时也让刘邦辛苦一辈子打下的江山,重新归还到了刘家人的手里,之后的朝廷也逐渐稳定下来,但同样“非刘氏不王”也逐渐成了当时大汉称帝的规定,也间接地影响了之后大汉皇位的继承,以及权力之间的争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