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0、成败萧何

在大汉的建立与稳固过程中,萧何的地位极其重要,萧何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忠诚品格,成为刘邦的左膀右臂,萧何的一生充满波折,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一句话道尽了萧何与韩信之间的恩怨纠葛,折射出萧何在复杂政治环境中的无奈与挣扎,萧何早年在沛县担任主吏掾,虽官职不高,却在当地颇有声望,萧何精通律令、处事干练,目光敏锐、善于识人,此时的刘邦不过是沛县一个小小亭长,整日游手好闲,但萧何却看出刘邦绝非池中之物,对刘邦很是欣赏,俩人由此结下了深厚情谊,秦末天下大乱,陈胜、吴广起义后,沛县百姓蠢蠢欲动,萧何与曹参等人商议后,决定响应起义,并力劝县令召回在外流亡的刘邦,县令起初应允、后又反悔,萧何当机立断,逃出沛县与刘邦会合,在萧何的推动下,刘邦顺利成为沛县起义军首领,开启了反秦之路,此后,萧何一直追随刘邦左右,负责处理后勤、政务等重要事务。

在刘邦西进关中、东出争霸的过程中,萧何展现出了非凡的政治才能,每当刘邦率军出征,萧何便留守后方,安抚百姓、征收赋税,为前线源源不断地输送粮草和兵员,萧何治理下的关中地区,制安秩序井然,百姓安居乐业,这里也成为刘邦坚实的大后方,刘邦攻入咸阳后,众人纷纷抢夺金银财宝,萧何却直奔秦朝的丞相府和御史府,将秦朝的律令、图书、户籍等重要资料全部收集起来,这些资料让刘邦对天下的地理形势、人口分布、经济状况等了如指掌,为日后制定战略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在人才举荐方面,萧何功不可没,韩信早年投奔刘邦,却未受重用,一气之下选择离开,萧何得知后,来不及向刘邦禀报,便连夜骑马追赶韩信,刘邦以为萧何也要离去,大为恼怒,当萧何带回韩信时,刘邦质问萧何为何独自离开,萧何言成,自己并没有逃走,而是去追韩信,如果只想偏安汉中,无需韩信,若想争夺天下,非韩信不可。

在萧何的极力推荐下,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在楚汉战争中屡建奇功,先后平定魏、代、赵、燕、齐等国,为刘邦战胜项羽、统一天下立下无数战功,韩信能够成就功名,离不开萧何的慧眼识珠,以及大力举荐,这就是“成也萧何”,然而,天下平定后,功高震主的韩信逐渐成为刘邦的心头大患,此时的韩信,不仅手握重兵,而且在军中威望极高,刘邦对韩信猜忌渐渐加深,陈豨在代地谋反后,刘邦亲自率军前去平叛,韩信称病未随刘邦出征,暗中却与陈豨联络,准备在长安发动叛乱,吕后得知消息后,与萧何商议对策,萧何深知韩信一旦叛乱,后果不堪设想,为了维护大汉的稳定,决定设计诱捕韩信,萧何以刘邦平叛归来,陈豨已被诛杀,群臣都要进宫朝贺为理由,派人通知韩信,即使生病也要来祝贺,韩信深信不疑,便前往长乐宫,谁知一入宫门,韩信便被吕后预先埋伏好的武士捆绑起来,随后被斩杀于长乐宫钟室,并被灭三族,一代兵仙韩信,最终死于萧何的计策之下,这就是“败也萧何”。

萧何一生忠于刘邦,为大汉的建立与稳定殚精竭虑,但是萧何一生始终保持低调,为避免刘邦猜忌,萧何甚至不惜自己往脸上抹黑,强买百姓田宅,以打消刘邦的疑虑,萧何的人生经历,值得后世之人学习与膜拜。 TsWwdNjyiaxdMZWbR6Lzp4BvS0GT/i/cXVxYV7VZ0w0jI4yq3O2IoAgs9w5mRbV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